当我们吃杂粮时,吃的是什么

日期: 2025-09-24 00:15:34|浏览: 1|编号: 140005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中国历来被誉为“杂粮大国”,所产杂粮种类丰富多样。现代国内外众多研究证实,杂粮不仅能够供应人体所需的基本营养,同时还具备调整身体代谢状况、增强免疫抵抗力的功效。在各类杂粮中,豆类杂粮的血糖反应指数通常要小于谷物类杂粮,而谷物类杂粮的指数又比小麦和稻米要低,这种特性使得它们特别适合糖尿病患者以及体重超重者食用。因此,部分糖尿病患者和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者,日常饮食仅限于粗粮,并且长期固定吃某一种粗粮,使得检查结果仍然不达标。专家提醒,不可忽视粗粮的丰富多样性,需合理搭配粗粮。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指出,我国居民每天要吃200到300克谷物薯类食物,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要吃50到150克,薯类要吃50到100克。那么,要吃够每天杂粮的量,应该选哪些杂粮来做健康饭菜呢?在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沈群老师编写的《杂粮与科学的美味相遇》里,编者及其研究集体从国内众多杂粮佳肴中,挑选出小米、荞麦、燕麦、薏米、高粱、青稞、绿豆、芸豆、豌豆、红豆这十种杂粮,借助十三万字的篇幅并配上精美的插图,以贴近日常生活的表述方式,向大众呈现了这十种杂粮的由来、分布地区及其营养价值。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作者在说明如何将这些粗粮烹饪成佳肴的过程中,也阐述了这种食物的动人故事,使您不仅能品尝到美味,更能领略饮食文化,达成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收获。

如今,在家中自己动手制作食品作为消遣已变成都市生活的一种流行趋势,大家越来越乐意把精力投入到烹饪之中,并且亲手做的食物已经从最初那种味道重、热量高的类型,转变为既能限制卡路里又能令人满足的均衡营养餐点,本书的编写者特别收录了这些粗粮佳肴的制作流程,让读者即便待在家里,依然能够品尝到各地风味的特色菜肴。

我是一位健康指标已出现异常的美食工作者,在审阅这份文稿时,书里描述的佳肴多次勾起我的食欲,让我在是否要吃夜宵上犹豫不决。同时,我对他为帮助人们正确了解粗粮的养分信息,提升科学选购信念所展现的职责心感到非常感谢。

如果这本书能够被您读到,必将获益匪浅——

你是否清楚,普遍的绿豆,除了夏日煮成解暑饮品,还具备哪些保健作用?

你是不是知道,豆类有大豆类和淀粉豆类之分?

……

我确信,关于杂粮的诸多要点,您若想了解,在《杂粮与科学的美味邂逅》一书里都能寻得回应。

这位作者是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的副编审,同时也是中国科协农业科普创作专业委员会委员。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