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莉丝汀是不是出状况了?自从上海的工作和生活节奏恢复常态,Yuki每天下班回家路过路口的克莉丝汀,总是看到紧闭的门扉。直到她在微博上看到有关克莉丝汀的新闻,才明白了自己为何感到困惑。
最近,那个在上海市内很有名的连锁面包店,也就是以前被称作“股票第一股”的克莉丝汀,有人揭露它好像在经营上出了问题,好几个分店都还没重新开张。
克莉丝汀的掌门人兼投资人罗田安先生,在知晓机构运作出现问题时,主动联络了上海地区的新闻媒体,当众表达了歉意。
创立克莉丝汀已近三十载,我深感惋惜与无奈。在此,向所有顾客、职员、合作商及店铺业主致歉,我们未能妥善维护这个品牌。
情况在7月21日出现变化。克莉丝汀官方网站发布通告称:“自2020年起的新冠疫情给公司的日常运作造成了很大影响,2022年上海的疫情更是导致我们的业务一度停摆。”公司同时强调,仍在“坚持不懈地努力,寻求新的开始”,目前已开始筹备工厂重新开工的相关事宜,所有店铺计划于8月1日恢复接待顾客。
从克莉丝汀的说明中,可以领会到公司的想法。这家公司现在处境艰难,但是它还在继续奋斗。
十分不易却从未松懈,从未松懈却依然艰难。克莉丝汀目前的处境,映照出的不只是自身面临绝境的困境,更揭示了行业老字号走向衰落后的普遍困境。
克莉丝汀怎样逐渐达到现在这个地步的?在失去了以往的声望之后,老牌的面包店应当怎样保留有价值的部分去除无用的东西?又该如何迎接新市场的未来呢?
亏很久的第一股
我们常说,罗马城池并非一日建成。这句话只概括了部分真相,事实上,罗马城池也并非一日荒废。
克莉丝汀的倒闭发生得比媒体报道要早得多,新冠病毒的冲击只是最终导致它无法继续经营的导火索。
先让我们梦回2012年。
那一年,克莉丝汀成功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是当时食品行业里的领头羊,引起了广泛关注。
叹只叹,出道即巅峰,高开却低走。
借助资本市场的推动,克莉丝汀迈入了快速扩张阶段,大规模增设经营网点。在其发展顶峰,克莉丝汀在上海地区经营着543个店面,全国范围内的店铺总数更是一度攀升至一千家以上。
克莉丝汀试图通过复制粘贴的方式实现扩张,计划采用统一的管理方法覆盖全国范围,却未曾考虑到各个地区的经济状况和购买力的不同。
公司刚开始公开交易的时候,除了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克莉丝汀选择在合肥、马鞍山、商丘、江门这些地方开设分店,采取了与众不同的策略,这种做法比较特别。不过,这些地方的消费者对于价格相对较高的西点产品,其喜爱程度远远比不上长三角一带,因此出现经营上的损失,也就不是令人惊讶的事情了。
不出所料,企业于公开募股后的第二年就转为亏损状态,2013年损失高达三千七百四十二万元人民币。紧接着的2014年,公司的亏损进一步加剧,达到了一亿五千一百万人民币。由于经营困难,克莉丝汀不得不选择关闭部分门店,当年关闭的店铺总数达到了一百家。
但是,采取收缩防守的策略并未使公司经营状况出现好转。紧接着的各个年份里,克莉丝汀始终处于亏损状态,到2021年为止,这家企业已经连续九年没有实现盈利。
公司2021年的营收总额为2.92亿元,与2012年的13.88亿元相比,大幅度下滑了将近百分之八十,除了净收益之外。
克莉丝汀诞生于1992年,是率先登陆中国市场的洋品牌烘焙公司之一。
在国内那个时期,一般民众还很难有机会品尝到西式点心。像慕斯蛋糕、蝴蝶酥、奶油面包这类精巧的西点,对大众来说算是难得的奢侈品,能在克莉丝汀买一小块蛋糕,就被看作是追求品质生活的标志。
世事无常,时移世易。自从国家推行开放政策并参与世界贸易体系,我国对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迅猛增长。转瞬间,众多面包连锁店便在上海的商场内外及街道上星罗棋布,顾客面对琳琅满目的选择,市场竟呈现出产品过剩的状况。
艾媒咨询方面的资料表明,2021年国内烘焙食品市场的体量达到了2600.8亿元,同比实现了19.9%的增长,同时机构预测到2023年,该市场的规模会继续扩大,最终达到3069.9亿元。
烘焙品市场有足够的需求,但问题在于其分布过于零散,导致竞争异常激烈,情况十分严峻。
元祖食品、面包新语、巴黎贝甜这些外资品牌,与中国市场共事将近二十年,它们都未能在全国范围内开设超过一千家分店。
也就是说,对于传统糕点行业来说,面对自身发展极限进行坦白,虽然令人心酸,却十分必要。若非巨擘,立足本地也不错。若勉强追求称霸地位,采取盲目扩张策略,甚至可能丧失原本的市场份额。
克莉丝汀昔日是高档消费场所,如今却已没落,许多顾客纷纷涌向新兴网红面包店,同时抱怨克莉丝汀“价格低廉味道平平”“格调不够高雅”,让人感慨万分:只见后来者欢笑,哪闻旧时悲鸣。
没有企业能永远当红,但总有企业正当红。
管不好的预付卡
提及克莉丝汀,其预付卡制度广为人知。当前,该品牌尚未兑换的预付消费凭证总额高达两亿五千万。
上海单用途预付卡协会常务副会长范林根表示,自六月份起,陆续接到众多消费者关于克莉丝汀的反映,由此可以判断该公司运营方面出现了状况。
克莉丝汀的信用状况已被上海单用途预付卡监管平台评定为D级,同时被纳入了预警名单之中。
根据消息,上海预付卡的信誉评定分为A、B、C、D、E五种级别,D级和E级都带有不同程度的信用风险,存在不能兑现等情况。
管理单位已经与克莉丝汀的负责人进行了沟通,公司立刻展开了应急方案。紧接着克莉丝汀公布重新开业的消息,机构也同时说明,受疫情影响暂停营业期间到期的克莉丝汀代金券,等店铺重新营业时依然能够使用。
虽然很多人抱怨说,要是没有预付卡和消费券,根本不会选择克莉丝汀的商品,但我们必须承认,预付卡确实在某些方面展现了更优的性价比,并且也常常被众多商家当作增强顾客忠诚度的有效手段。
各类场所,例如健身场馆、美容发屋、饮食场所、衣物护理点、知识传授机构,普遍运用了预付式消费卡模式。
从公正的立场来看,预付卡确实是商家的促销工具,但购买者也能从中得到好处,可以用更低的价格买到心仪的商品,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公司必须稳定经营。
今年初,老牌烘焙企业宜芝多正式歇业,其全部预付卡停止兑换,同时启动追偿程序,每100元卡券补偿32.3元。
最新统计表明,今年已有21家支付公司退出市场,其中涉及预付卡的企业数量占绝大多数,比例超过八成,这种情况说明,如何确保预付卡制度能够持续稳定发展,已经不再局限于个别行业,而是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预付卡体系关联政府部门、商业机构及购买者三方面,政府方面尤其要构建一个具备权威性的平台,同时制定配套法规来维护购买者的正当权利。
七月份初期,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北京市商务局联合推出了《北京市零售、餐饮、居民服务业单用途预付卡服务合同(示范文本)》版本,该合同中包含了七天考虑期。这个考虑期作为一项制度安排,能够给予相关方一段审慎评估的时段。
谈及关键所在,针对购买者,他们主要忧虑店铺无故消失,导致申诉无法进行;针对经营者,部分声誉良好的小型店铺会遭受行业内的恶意行为波及,进而妨碍其后续的融资活动。
怎样才能化解彼此的困境呢?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冯芸提出了她的看法。
金融科技公司,特别是第三方支付公司,与小型商业店铺往来最为频繁,其技术产品和服务方式最为完善,契合度也最高,所以能够为小型商业店铺提供专业细致且全面的创新收款及金融附加服务。
小微商户的资金虽然由第三方机构统一管理,不过金融科技公司为商户提供服务时,能获取到经营状况和预付账款的详细信息,据此可以作出更周全客观的信用判断,进而协助商户从银行取得贷款。
此外,部分信誉良好的商家,原先由于信息不够公开,众多保险公司不愿对企业提供担保,而财务状况变得清晰之后,金融科技公司也能够为预付款实施担保。
预付费账户余额公开可见,有助于为小型商业主体构建经营风险监测体系,亦可促使保险公司开发新型保障项目,针对预付凭证的履行提供担保,使购买者对这类凭证更加安心,从而推动预付凭证得到更恰当的运用。
对于预付卡这类涉及买卖双方利益的商品,没有必要采取极端做法禁止它。应当让它健康发展,构建起社会、商家和用户三者和谐共生的格局,这才是各方共同追求的理想状态。
很难的老牌烘焙
确实,克莉丝汀的孤寂跟它自身的盲目扩张联系紧密,但假如把视野放宽到整个传统面包行业,便会意识到克莉丝汀的窘境并非孤例。
二零二零年八月,经营烘焙行业长达二十六载的马哥孛罗面包,最终停止了运营;紧接着在同年十二月,深圳规模最大的面包店超级烘焙工坊,也选择了暂时歇业。
老字号面包店之所以令人惋惜,主要因为它们在经营和商品方面,都无法适应现在的发展步伐,跟不上当前的潮流。
从产品方面来说,传统面包行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近些年急剧增强,增长速度非常快。
二零二零年,墨茉点心局和虎头局这类新中式烘焙企业迅速走红,并且很快拿到了数千万乃至上亿的资金支持。
2022年春节过后,新中式烘焙行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降温,然而成功并非瞬间达成,新中式烘焙的崛起至少为整个行业带来了启示,那就是必须打破旧有模式,坚持创新思维,唯有如此,才能重新激发市场活力。
外形出众,口味精巧,风格本土,这些是现代中式烘焙的显著特征,它们旨在满足年轻群体的需求,采用独特且个性化的产品策略,同时不断拓展更加丰富的消费场合。
新型中式烘焙之外,不少高级面包店也日益受到关注,各式新奇面包不断涌现,既让顾客品味到美味,又带来视觉上的愉悦,同时迎合了年轻人猎奇与追求高品质的需求。
克莉丝汀的产品种类多年来几乎没什么变化,还是那些经典款式,缺乏新鲜感,所谓的怀旧感在更有活力的新兴品牌面前显得不再有吸引力。
对于进入门槛较低的烘焙领域而言,坚持传统的同时寻求创新,持续开发新式产品,才能吸引顾客的注意,创造出众多受欢迎的商品和特色招牌,从而逐步提升品牌的市场地位。
其次,从运营的角度考虑,老牌烘焙也完全不赶趟。
如今仅靠实体店销售已经无法满足顾客的期待了。居家隔离期间,或是酷暑时节,人们更倾向于通过手机下单,让面包直接送到家里。老字号面包店恰恰缺少网络经营理念,这是它们的一大弱点。
当然,那些历史悠久的品牌并非全都束手无策,诞生于1986年的西点连锁“红宝石”从去年起大力拓展美团外卖业务,2021年通过外卖获得的收入已占总营收的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未来“红宝石”计划结合促销活动,力求将外卖业务的收入比例提升至百分之二十。
还有85度C同样以勇猛的姿态竞争市场。这家品牌起初和克莉丝汀相似,也运用了集中厨房的经营方式。然而,随着新一代顾客越来越关注面包的即时口感,85度C另辟蹊径,在各个分店内部配置了烘焙区,将冷冻面团运送至各店,现场烘焙出售。顾客踏入店内,就能闻到刚出炉面包散发出的浓郁烘烤气息,这种现场制作的风味,远非预制的面包所能比拟。
另外,考虑到年轻人偏爱将咖啡搭配面包,或是将奶茶与面包组合在一起购买,85度C也开发了许多新式饮品,朝着市场上最受欢迎的茶饮方向努力。
老牌烘焙们还在努力追回失落的时光。
结 语
每当人们追忆传统店铺的古朴气息时,不得不承认,并非所有童年记忆中的滋味都能永恒留存。
过去的传统面包房得益于五十至六十年代的长周期经济浪潮,赢得了广泛的喜爱,成为了人们口中的热门选择;如今这些老牌面包房必须紧跟新时代的经济周期,否则将面临不进则退的困境,如同逆水行舟般艰难。
这家年纪很大的老店,还能迎来转机吗?我们无法保证老店的每次探索都必定成功,不过,愿意接受失败代价,不拘泥于旧有的安乐窝,才有可能获得重生。
快来说说,哪家店的面包或蛋糕让你念念不忘?
请于下方评论区告知我们,点赞数达20的参与者(统计时段为七天,每个账号仅限领取一次),零售君将赠送爱奇艺会员月度卡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