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特色糕点前十名,哪种最具体地方特色?

日期: 2025-09-27 07:14:58|浏览: 2|编号: 142348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上海是国内最为国际化的城市之一,其饮食文化兼具江南水乡的细腻和海派风情的独特。众多美食之中,上海特色糕点凭借别致的滋味、巧妙的样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城市味觉记忆的重要构成。接下来将具体介绍上海十种有代表性的特色糕点,让您感受这座城市的甜蜜韵味。

1. 鲜肉月饼

这种上海特色点心是当地美食的标志,它的起源可以上溯到清朝时期。和广式月饼的甜味口感不同,这种点心的主要特点是酥皮里面包裹着肉馅。制作过程中,需要把猪前腿肉切成小块,再混入一些姜末和料酒等调味料,外皮则通过用水油面和油酥面一层层叠压的方式制作,烤制完成后,外皮会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层次,吃起来口感酥脆。南京路步行街的光明邨大酒家和新雅粤菜馆在中秋节前常常排起长队,显示了这道应季点心广受欢迎。这些年又出现了蟹粉鲜肉、黑松露鲜肉等新式口味,不过上海人最爱的还是经典的鲜肉馅。

2. 青团

清明节期间的特色食品青团,以艾草汁或麦青汁调制成碧绿色,内含红豆沙、芝麻等甜味馅料,或马兰头、笋块等咸味馅料。七宝古镇的老牌"七宝老街汤团店"依旧沿用石臼捣打艾草的旧制,让外皮带有植物纤维的粗糙质感。此外王家沙推出的咸蛋黄肉松青团备受追捧,体现了传统糕点与新颖风味的理想结合。青团不仅是时令食品,更承载着祭祖追思的文化内涵。

3. 条头糕

这种细长的糯米点心是老上海弄堂里共同的怀念。上等的糯米经过浸泡、蒸制、捣打变得十分柔顺,里面包裹着细腻的豆沙心,表面还点缀着桂花增添风味。沈大成和虹口糕团厂制作的条头糕一直保持着传统手工工艺,吃起来能体会到糯米的劲道和豆沙的软糯。冷藏时口感爽脆,加热时会散发出浓郁的香气,这种不受季节限制的特点让它成为上海点心的经典代表。

4. 双酿团

这种点心被誉为糕点界的杰作,双酿团以夹层馅料为特色。外壳由红豆沙构成,里面包裹着黑芝麻膏,糯米外皮又薄又韧不会轻易破损。制作过程要控制好火候——时间太短会半熟,太长就会变形。松月楼在城隍庙以"外皮轻薄内馅丰盈共十八道褶皱"的手艺闻名,每个双酿团都似精美的白玉工艺品,入口即化的甜味让人久久难忘。

5. 蟹壳黄

这种饼因为外形像螃蟹壳而得名,在上海早餐中非常出名。它的面团里加了猪油来制作酥皮,里面包着葱油、白糖或者猪肉做成的馅料,表面还撒满了芝麻,然后进行烘烤。刚烤好的蟹壳黄饼外皮非常酥脆,容易掉下碎屑,但里面却非常柔软并且充满弹性。云南南路上的一家名为"大壶春"的店首创了"半发酵"的技术,让饼皮更加有空气感,如果再配上一碗咖喱牛肉汤,就构成了正宗的上海式早茶体验。

6. 重阳糕

农历九月初九这天是重阳节,上海人有个习惯就是在高处吃糕。这种糕是用糯米粉和粘米粉调合做成的,里面夹着红豆沙和干果,上面撒着红绿丝装饰。老牌子的"乔家栅"做的重阳糕一直用松木蒸屉,所以糕点有股松木的清香。现在新做的版本里加了紫薯、南瓜这些天然食材调色,不过老式的五层构造还是保留着,象征着"不断进步"。

7. 擂沙圆

来自上海浦东三林塘地区的农家特色小吃,把做好的水圆在炒熟的黄豆粉里滚来滚去,表面变得又松又软十分讨喜。黄豆要先用文火炒香再打成粉末,里面掺杂白糖和桂花增加风味。这种不用煮直接吃的汤圆吃法,巧妙地解决了水圆容易粘牙的困扰,无论冷藏还是常温都很受欢迎,一年四季都卖得很好。田子坊里那家专门做街坊味道的小店,还推出了抹茶粉、紫薯粉等新花样,不过最畅销的还是经典的黑芝麻馅。

8. 海棠糕

那模样像海棠花的烤制点心,曾是古城里茶馆里的常见点心,制作时把面糊倒入铜制模具,掺入猪油和豆沙作为内馅,表面再点缀上红绿丝与瓜子仁,烘烤至外皮呈现金黄色,制作的关键在于对温度的把握,需要底部火力强一些使底部变得酥脆,而上面的火力则要弱一些避免烤糊,朱家角古镇的"涵大隆"店家至今仍采用柴火进行烘烤,散发出与众不同的烟火气息,底部酥脆而内里柔软的口感让人印象深刻。

9. 云片糕

这种米糕薄得像蝉翼,可以一片片剥下来,像云彩一样轻盈,所以有这个名字。它是用最好的糯米,经过泡、炒、磨粉等十多个步骤制作出来的,再掺上白糖和桂花压制成型。古镇上"真如老饭店"家传的木模,做出来的云片糕每片薄得不到一毫米,放进嘴里就化开了,但不粘在牙齿上。过去上海人去看望病人或拜访朋友时,常常带着云片糕,因为它的名字有"步步高升"的好兆头。

10. 高桥松饼

发源于浦东高桥镇的精致点心,于2007年入选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其制作工艺运用"三油三面"技术——每一层面团之中都包含两层油酥,因而能够构成层次分明的千层构造。填充物既有传统风味的枣泥、豆沙,亦包含新潮口味的芝士、咖啡。高桥地区的"正兴食品厂"依然依照古法生产,每个松饼都必须经历12次反复的擀制与折叠,制作完成的点心酥松得让人不敢随意触碰,但品尝时却出奇地不易崩解。

这些点心不只是舌尖上的美味,也是上海城市历史的一部分,它们承载着这座城市的故事。从南京路那些有名的店铺,到深街里的小小作坊,从特殊节日才有卖的点心,到平常就能吃到的点心,它们用甜蜜的味道记下了城市的变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的年轻点心师傅们正在尝试把法国的酥皮做法,还有日本的和果子风格,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元素,加进老配方里面,让上海的点心在本地文化的熏陶下,一直有新的活力。品尝这些点心,对顾客来说,是感受舌尖风情的体验,也是一次走访百年上海饮食风情的旅程。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