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数据化、自有用户群体、基层市场,老式面包店的变革求存。
烘焙领域中,熊猫不走和幸福西饼这两个品牌,目前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讨论。
如今在以新中式风格为主导的“烘焙”市场领域,这两家制作较为守旧的蛋糕企业,甚至显得颇为与众不同,然而接连不断的融资动态却无法让人无视其发展势头。
12月20日,幸福西饼公布已经募集到1亿元发展资金,主要投资方是老股东亚商资本,同时韵达集团的福杉投资和春涧资本也参与投资。就在这之前的9月份,另一个网络烘焙企业熊猫不走也成功获得了XVC的独家1亿元B阶段融资。
幸福西饼并非众多势头迅猛的新兴企业那样,这次融资已是其第五次进行资本运作。早在2018年3月与7月,幸福西饼先后成功募集B轮与B+轮融资,金额分别达到3亿元和4亿元,这一成绩在烘焙销售领域创下了单笔融资金额的最高纪录。
2021年期间,烘培产业成为投资领域中备受关注的“新兴消费”代表之一,仅次于茶饮和小酒行业。不完全统计显示,仅2021年内,该产业便大约经历了22次融资活动。
当诸如虎头局、墨茉点心局这类主打小食点心的品牌,凭借别致的产品、精致的店铺设计以及具有中国风情的包装进行宣传,成功在大型商业区建立起“网红店铺”形象时,另一些像“熊猫不走”、“幸福西饼”这样的网络化蛋糕品牌,则在不为人注意的情况下,持续致力于在线上平台培养顾客群体。
那么,购买次数不多,单个产品价格昂贵,并且人们已经非常熟悉的蛋糕行业,是否真的能够吸引投资者的关注呢?
格局打开,解放蛋糕店的服务半径
长期以来,食品制作领域尤其是蛋糕这一分支,主要呈现地方特色产品,缺少全国性知名企业,可列举的好利来虽为老牌连锁经营中规模较大的,却近年来遭遇经营困境,原麦山丘、85度C等企业也多以烘焙点心作为主打商品。
这背后存在多重因素,首先在于糕点商品在加工、储存、配送环节均需满足更严格条件,导致一般店铺商号难以拓展至远处区域。若要建立覆盖全国的知名品牌,必须攻克两大核心挑战。其一涉及完善并管理好物流配送体系,其二在于确保产品品质达到统一水准。
许多老牌蛋糕店主要靠开设一家又一家直营店来扩大品牌知名度,并延伸服务范围。然而这种方式始终局限于服务周边顾客,同时店铺租金、装修费用以及员工工资都是庞大的固定支出,导致每开一家新店,这些开销都会随之增长,进而严重制约了公司的发展潜力。
而在后疫情时代传统蛋糕店亏损、闭店的消息比比皆是。
2020年8月,经营了26年的上海老牌烘焙企业马哥孛罗面包,已经停止了运营;紧接着在同年的12月,深圳规模最大的面包店超级烘焙工坊,也发表了暂时歇业的声明。进入今年6月,上海知名的蛋糕连锁店宜芝多,遭遇了严重的资金周转难题,短时间内关闭了三十多家分店;即便是业内顶尖的“烘焙行业首家上市公司”克莉丝汀,也依然承受着长达七年的巨额亏损折磨。
那卖蛋糕已经不是一门好生意了吗?当然也不是。
想到周围,亲戚朋友的诞辰,或者情意绵绵、场面盛大的庆典,人们的饭桌上总是少不了蛋糕。这种需要一直存在,并且随着年轻群体对西餐风味的偏爱,其需求还在持续增加。
熊猫不走如今已进入北京、广州、深圳、杭州等二十四个城市,积累了超过两千万个客户,每月营收突破七千万元,取得了业内瞩目的成就。幸福西饼则遍布全国三百多个城市,并在深圳、上海、北京、广州、澳门等众多城市设立了四百多个分散式的生产点。
互联网+烘焙正在成为传统烘焙品牌重现生机的重要方式。
在红海之中创造新机
依据有赞《2021烘焙行业发展趋势报告》的统计,2020年中国蛋糕市场总值达973亿元,占全部烘焙食品市场规模的41%,并且持续快速发展。
这片土地是品牌发展的宝地,然而,要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脱颖而出并非易事,因为该领域并非空白。
一般来说,传统蛋糕店采用两种经营方式。
首先,采用“中心制造点搭配分销商”的模式,能够确保产品规格统一,质量稳定,并且机器化作业水平较高,批量生产优势明显。然而,这种方式高度依赖销售团队以及零售商的协作,应变能力较弱。
第二种是连锁经营体系,运用专业运输体系将生产单位加工的半成品或成品配送到城区销售网点实施现场制作或售卖,亦或是采用店铺兼作工坊的形式即时加工。此类经营体对销售终端的掌控力比较强,能够确保产品具备更优品质,并且可以迅速调整以满足顾客的特定要求。不过此类模式在运营开销上较大,市场拓展速度较慢,对于品牌知名度的提升效果也不够理想。
网络烘焙行业,采取线上接受订单,由制造企业负责产品存储与运输的运营方式,以此减少负担,迅速发展壮大。
官方网站信息表明,熊猫不走公司自2018年正式运营起,仅用四个月时间便在惠州地区商品销售中位列前三,三个月内即在广东佛山地区商品销售中进入前三,一个月之内更是在广东番禺地区商品销售中跻身前五行列。幸福西饼则借助构建“核心工厂配合分支工厂搭配自主冷链运输体系”的经营方式,确保糕点品质稳定生产,同时能够快速派送。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完成订购后,各个分散的加工站点能够确保在服务区域内实现两到五小时的专业冷链快速配送服务。
他们究竟有怎样的优势受到资本和市场的青睐?
与我们固有观念里面包店既售卖面点,也制作奶油蛋糕不同,现代烘焙企业擅长以某个细分品类的典型产品作为切入点开拓市场,由此促使当前烘焙领域形成了众多专业化的细分领域。
熊猫是典型例子。它关注的不仅是糕点,而且是专门针对生日糕点这个与情境融合得更为细致的细分领域。
这种定位使得它的产品在根本层面就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质,与其他品牌存在显著区别。大多数同类品牌主要着力于蛋糕本身的款式多样,而熊猫不走则另辟蹊径,致力于为顾客的生日创造更加独特的感受。
杨振华作为熊猫不走公司的开创者提出观点,他认为,单纯把蛋糕送到家里这种做法还只是初步完成,关键是要让大家能够顺畅地表达情感并制造出合适的气氛,这才是庆祝生日场合里深藏的根本要求。所以,他们决定在送蛋糕的时候,增加两分钟的现场表演环节,这样就能让整个产品变得圆满。
这种O2O+情景文化似乎造就了品牌独差异性的护城河。
所有商业活动都适合借助网络技术重新审视,在互联网用户数量达到饱和的当下,这个观点还适用吗?
要在网络空间立足,必须遵循网络空间的通行准则。用户立场是网络公司必须重点权衡的要素。将蛋糕放到网络平台售卖,这并非简单的表层调整,而是从根本上重塑了蛋糕的消费流程。
在老式糕点铺里,顾客常去店里却买不到现成的蛋糕,只能先选好款式定下来。其实这些步骤都可以在网上办妥。所以,那些以蛋糕为核心卖点的品牌,才更适合摆脱实体店,建立起完整的商业运作体系。
创业初期,幸福西饼沿用过常规的连锁经营方式。那个时期,幸福西饼在深圳设有十余家分店,然而到了2014年,创始人袁火洪面临一个棘手的抉择——终止实体店承接业务,把现有店铺转变为展示场所,集中精力发展网络销售渠道。
这个时机正好契合了传统行业O2O转型的关键时期,在那个线下渠道仍占主导地位的烘焙领域显得与众不同。
当今网络环境下,可供挑选的物品数量庞大,受众的持久专注力日渐衰退,要在短时间内吸引人们,必须借助精简的思路,去除冗余保留核心,精心雕琢出顶尖的作品。
以幸福西饼、熊猫不走为典型的网络烘焙企业,它们打破了传统购买方式的诸多不便,明晰了品牌的市场定位,将原本比较局限的产品类别,优化成了更加优质的消费感受。
在如今投资回报率愈发难以预测的背景下,企业自身的宣传推广水平几乎决定了其能否迅速崛起,以及能够持续发展多长时间,这种掌控自身发展轨迹的体验,无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熊猫不走公司的创办人杨振华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利益并非通过花钱获取关注度,即便直播业务的订单数量再高,品牌形象也无法获得实质性的改善,消费者仍然掌握在网红手中,只有不断地提供高质量的作品,才能让受众主动地协助进行宣传,这才是真正的关注度收益。
熊猫的经营理念决定了其模式非常依赖管理维护,所以所有城市的商品制造点和货物运送都采用公司直接管理的方式,以此确保商品水准和客户体验,它所推出的互动式节目、魔术表演、定制化包装等特色项目,本身就容易引发口碑效应
他们的存在能够促使用户产生分享冲动,引导他们自发地实现私域传播效果。此外,借助一系列社群管理活动、会员机制,他们成为了通过精耕私域流量实现快速发展的先行者之一。
根据相关统计,熊猫带来的私域收入比例超过六成,顾客再次购买的比例也超过了半数。
互联网烘焙的下沉之路去向何处
(艾媒咨询)在2021年9月公布的《2021年中国烘焙食品行业竞争格局与消费行为分析报告》中表明,2021年中国烘焙食品市场总额估计为2600.8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9.9%,往后每年预计能增加10%左右,到2023年市场总额预计能达到3069.9亿元。
由此可见,烘焙食品市场依然有强大的吸引力。
我国烘焙行业的消费主力目前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未来的品牌拓展计划正逐步向三线及以下城市推进。
受外来饮食文化熏陶,面包、蛋糕这类烘焙制品慢慢变成国内民众早餐的重要选项,还产生了下午小憩、职场小憩等新用途,覆盖人群从老到少越来越广,在这种形势下,不少网络烘焙店铺都一致把后续发展重心放在了低线城市消费水平的提升上。
幸福西饼的负责人袁火红最近拿到了一笔资金,这笔钱会投入到"县镇乡村计划"的供应链完善和整个流程的数字化升级中,而且公司还有打算以后去股票市场挂牌。
面对价格反应更为强烈的低端市场,蛋糕销售如果单价偏高且销售频率不高,是否还能持续发展?各个品牌对此都有自己的盘算。
在商品种类方面,幸福西饼囊括了生日甜点、烘焙食品、简餐茶点、深圳地区特色礼品包装以及即制饮品等所有类型。袁火洪着重指出,“甜点属于价格高、购买次数少的类型,而烘焙食品、茶歇等价格低、购买次数多的产品能够满足不同需求,有助于增强顾客的持续光顾。”
当前,幸福西饼已获取了可观的市场比例,于是其适时修正了前进方向,决定回归实体店并专注打磨产品,此举意在减轻单纯依托网络销售时,在拓展市场与增加收益,向下渗透与持续优化等环节可能遇到的风险。
幸福西饼现在已经服务了超过300座城市,其中三线及更高级别的地级市覆盖率已经超过了八成,涵盖了像西藏拉萨、新疆乌鲁木齐、黑龙江、佳木斯这些比较偏远的地区,未来打算在2024年将业务扩展到全国超过八成的县城,目标覆盖超过两千个县级城市。
另有一些挑战,需要这些品牌去应对,包括不断更新产品创意,同时控制好成本,这样才能更好地开拓市场,也能让用户更加依赖。
熊猫若沿用当前的经营方式,在基层市场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以服务增强竞争优势,这条思路已被海底捞证明行之有效,然而将其应用于烘焙这类速食商品,究竟能产生多大作用尚不明朗。
要取得进展,关键在于重新关注食品的多样性和层次感,并且不断扩充辅助项目。
据了解,熊猫不走会继续以生日情境为出发点,慢慢拓展出集体欢庆、家庭同乐等更多样且关联的场景感受,目标是要成为“国内集体活动首选品牌”,同时加强品牌的独特性,并将其作为立足市场的根本依据。
蛋糕市场里品牌控制力普遍不强,新晋的熊猫不走借助创新思路正处在上升期,未来还能享受一段优势时光,但是否能在低线城市长期维持服务特色与价格优势的平衡点,还有待进一步观察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