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度观察|十块钱的雪糕难卖,三十块钱的Gelato走俏

日期: 2025-09-29 07:07:08|浏览: 2|编号: 14378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网站北京6月20日电(记者 邵蓝洁)冷饮市场当前正面临一个不同寻常的时期。总台网记者调研后发现,今年价格低廉的冰棍正在逐渐淡出,售价低于五元的商品已占主导地位,而市场上十元以上的冷饮销售状况不尽如人意。另一方面,价格高达三四十元的冰品却时常映入购买者眼中,越来越多门店正在快速进驻各大商业中心。雪糕冰淇淋消费的分化趋势愈来愈鲜明。

高价雪糕沦为配货

今年夏天,随便走进一家超市、便利店或者街边的小卖部,随手从冰柜里拿出一根冰棍,价格通常不会达到十一块钱。

记者在便利蜂北京某店目击,冷柜陈列四十余种雪糕冰淇淋,其中价格最高的为德芙酥米黑巧脆脆抹茶风味产品,62克售价18.90元,排名第二的是伊利须尽欢寻雪绒莓莓草莓牛乳风味产品,75克售价16.80元。不过,这两个品牌均开展“第二件只需一元”的促销活动。奥利奥香草口味的冰品每份70克售价17.80元,八喜有多种风味的冰品每份90克售价12元。其余的冰棍商品价格都在10元以下,有12种是在5元以下。

便利蜂门店雪糕/冰淇淋价格表 (央广网记者邵蓝洁摄)

在一家7-11门店,记者看到,10元以上的雪糕都摆放在外资品牌区域,包括乐天、延世、宾格瑞、明治、梦龙、德芙、m&m's、哈根达斯等,其中哈根达斯属于30元以上价位,而价格最高的m&m's,70克的杯装产品售价为18.9元。这家公司之前因为“雪糕刺客”而广为人知,目前仍然上榜,不过只有少数几种商品,这些商品的生产时间标明是2024年1月份制造的。

7-11门店雪糕/冰淇淋价格表 (央广网记者邵蓝洁摄)

会有购买者注意到,今年购入的一些雪糕保质期偏长。某网络购物平台上,有购买者反映,今年五月购买到的雪糕实际生产于去年三月。据了解,去年经销商们普遍遭遇库存积压,尤其是一些销售不畅的高价雪糕,受天气及市场整体状况影响较大。

山东日照当地一位雪糕销售商透露,其仓库中存放着2023年5月份出厂的和路雪以及梦龙产品,这些商品过去售价为十元,即便现在降价至八元,销售情况依然不佳。

主要售卖蒙牛、伊利、美伦等常见品牌的雪糕,价格大多不超过十五元。根据一位经销商的说法,他的供货来源主要是旅游景点和大型商店。总体来看,十元到十五元区间的雪糕,比如伊利的须尽欢、美伦的优质产品以及蒙牛的大杯装,销售情况不理想,主要起搭配作用。而五元以下的雪糕则更受欢迎。

在北京西三环某家冷饮分销商处,笔者发现,所有货品均设有突出的标价牌,从0.6元的基础冰棍起,到10元的德芙雪糕止,多数商品定价介于3至5元之间。店主向笔者说明,今年价格最高的当属德芙,另有一款国产水果冰棒售价9元,因其添加了天然果粒。

北京一家售卖冰棍的商铺,多数商品定价介于三到五元之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邵蓝洁提供影像)

线上购物平台同样收到相关市场信息,线下批发渠道也面临类似情况。叮咚买菜的商品策划负责人郭振宇表示,今年该平台冰淇淋销售最火爆的产品集中在2-5元区间,普遍反映顾客更看重产品价值与价格比例。

网红雪糕消失

“雪糕刺客”现象正在消退,人们购买雪糕变得更加谨慎,偏好也逐渐转向经典风味。

近些年,新奇口味的雪糕不断出现,例如2018年的椰子灰款,随后双黄心、芥末海苔、牛奶鱿鱼、臭豆腐以及螃蟹等口味相继问世,极大地拓展了人们对雪糕风味的想象。与此同时,部分品牌开始在产品中添加更多食材,这种做法也导致雪糕的定价有所上升,比如东北大板与每日黑巧合作的限定款,每盒60克的售价约为29.9元。钟薛高最出圈的厄瓜多尔粉钻每袋75g的价格为66元。

那位在山东日照从事雪糕销售的人士向央广网记者透露,近两年网络流行式雪糕变得稀少,像“一颗葡萄”以及“半个凤梨”这类造型与众不同的雪糕,可视为今年备受追捧的网红雪糕品种。

快消品领域第三方调研机构即时掌握的调研结果揭示,在2022年至2024年4月至5月期间,涉及雪糕及冰淇淋的产业板块中,头部企业前十强名单及占有率同比演变状况显示,钟薛高品牌从2022年的第5名下滑至2023年的第7名,至2024年已不在该名单之内;与此同时,众多以传统工艺生产雪糕的企业和品牌再度引起关注,例如2023年进入名单的奥雪及德华,还有今年重返前十名的天冰。当下注重价值观念的消费风潮下,冰淇淋行业正逐渐转回以品质证明自身,凭借产品实力赢得市场认可。

今年,大众开始重视雪糕的解暑作用,传统口味的雪糕重新受到欢迎。郭振宇表示,今年公司平台推出的产品包括带有“80后”“90后”童年回忆的鲜奶提子雪糕、红豆炼乳口味、绿豆炼乳口味等,这些产品在口味上符合大众喜好,并且性价比更高。

网络上的冰淇淋不见了,不过还是有人在入行。今年开始做冰淇淋的公司包括飞鹤和认养一头牛这些。

飞鹤雪糕已在门店有售。(央广网记者邵蓝洁摄)

拥有优质奶源的乳制品公司开发冰淇淋产品是自然而然的选择,蒙牛、伊利、光明等品牌在此行业已有较长的经营历史,伊利2023年的财务报告显示,其冰淇淋业务的利润率达到了38.45%,超过了液态奶产品30.36%的利润率。

通过向商家咨询得知,飞鹤牧场经典1966乳制品每份重62克,标价4元;而认养一头牛的独立包装商品,购买后每支花费大约9.9元,其杯装商品则需花费约11元。

应该特别留意,飞鹤和认养一头牛在其雪糕包装上着重突出了奶源信息,前者标注了“来自婴幼儿奶粉的奶源”,后者则表明“100%精选A2β-酪蛋白鲜牛乳”。实际上,顾客们虽然明确表示不想要“雪糕刺客”,不过对于品质上乘的雪糕依然存在需求,特别是在儿童消费群体中,他们特别在意食品成分是否包含真奶、真果汁、真巧克力。在满足品质需求上,一些商家先行一步。

商家加速开店

这种冰品有时被称作“手工冰品”或“意式冰品”,但它与美式冰品(冰淇淋)存在差异,它的原料通常选用当季水果、天然果仁、牛奶等,除了原料本身含有水分外,在制作过程中不再额外加水,所以它的质地更加细腻,保存时间相对较短,价格自然也更为昂贵,例如某品牌80克的抹茶冰品售价为36元,120克的双拼装售价为52元。

但是价格昂贵未能冷却购买欲望,近些年商店在商业综合体内设立的数量持续增长。中粮祥云小镇的一位负责人对采访人员表示,甜品的一个特定分支近年来颇受顾客青睐。中粮祥云小镇在2014年仅有哈根达斯这一家售卖冰淇淋的店铺,到了2017年、2018年以及2023年,又先后增添了野人先生、Salud撒露和自然醒这三个品牌,根据实际运营状况,截至当前时间,这四家店铺在2024年的销售总额较去年同期增长了百分之十。

现在养生和绿色食品是近年来的热门议题,毫无疑问,这个趋势正在加速发展,特别是在今年国内已经非常显著。帝娜朵拉公司的主管陈强谈到,从去年十月至今,这个品牌在国内新开了大约十家分店。自2013年在广州建立首个店铺起,帝娜朵拉在国内外已经拥有超过150家店铺,其中超过100家位于国内地区。

野人先生合伙人姜博向央广网记者表示,这种东西并非近期才出现,二十年前国内就已开设相关店铺,但因设备条件及进口材料价格昂贵,发展一直比较缓慢,到了2023年,市场关注度有所提升,展现出兴旺发展的景象。他明确表示,现阶段品牌大多以单个店铺或三五个店主的零散经营为主,达到十家以上店面的连锁品牌还比较少见。

姜博表示,野人先生的经营网点主要设置在京城、沪上、鹏城以及邻近的层次较高的城市里,当前正在运作和建设中的网点总数大约为210个,预计到2024年岁末这个数目能够增加至300个,2025年的网点规模目标超过500个。

根据调查发现,主要服务对象为少年儿童和青年群体,他们对于食物的营养成分和味道更为看重,不太在意价格因素。姜博说明,野人先生主要面向的是有孩子的家庭顾客,也包括一部分年轻人,消费行为多发生在追求生活享受的休闲场合,或是寻求美味又不希望对健康造成负担的情况之下。

吸引了一部分儿童客群。 (央广网记者邵蓝洁摄)

帝娜朵拉的目标客户群体覆盖面更广,陈强说明,在意大利,购买需求涉及各个年龄段。自今年起,国内店铺也逐步展现出跨年龄层的消费特征,3岁到50岁的民众都是他们的目标群体。

中粮祥云小镇方面的人士发现,各个品牌的特色口味相差无几,主要包含巧克力、坚果以及莓果这几种类型,不同之处在于它们的宣传手法、品牌定位和产品价格。那些形象设计出色的品牌,往往更能吸引购物中心的注意,同时也更受顾客的欢迎。另外,那位负责人还表示,以往定价偏高,价位多在40至50元区间,今年价格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减幅大约为5%到10%,目的是为了提升销量,增加市场占有率。

姜博觉得,雪糕的制作手法、选用的材料、包含的要素等很多层面,都和市面上大量制造的同类产品不一样,其花费构成也截然不同,这自然会影响到最终的销售价格,不过他也坦言,现在购买冰淇淋的消费者,价格确实在走低。

姜博认为,终端价格降低,一方面源于消费需求的变化,另一方面则受到线上各项价格策略的制约,线上价格对大众的消费选择产生了作用。不过总体而言,产品不断更新换代是必然趋势,这符合冰淇淋这一品类发展的方向,未来在整体规模上应当有更广阔的前景。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