唠科团丨中国面包赢得世界冠军!青稞立大功

日期: 2025-09-29 12:07:00|浏览: 2|编号: 143926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央广网北京十月三十一日电,记者杨扬、鹤佳报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消息,中国烘焙队伍在德国时间十月二十四日战胜了德国、日本、法国等烘焙领域的劲旅,赢得了IBA世界面包竞标赛的最高荣誉,同时还夺得了两个分项目的第一名,创造了新的纪录,并且成功守卫了已有的冠军头衔。

中国面包国家队教练透露,过去比赛时通常使用欧洲地区的烘焙面粉,而这次比赛则选用青稞作为主要原料,其使用比例超过百分之四十,这是夺冠作品中最为突出的特色。

另外,面点里也点缀了东方特色符号。有个面点上面,有两只色彩对比鲜明的熊猫形象塑造得十分逼真:一只蜷缩着身体坐着,另一只垂下脑袋,仿佛在打盹,把熊猫的憨态表现得非常到位。

中国面包国家队此次获奖作品(图源:潮新闻)

青稞发酵难度很大,但仍然被选作面包的原料,这是什么原因呢?青稞面粉适合哪些群体食用?面包在制作过程中,颜色会从深变浅再变深,这是怎样发生的?

本期嘉宾:

梁建芬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

云无心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博士、科普作者

“三高两低”,血糖高也有口福

青稞很能适应恶劣环境,在土壤条件差的高原地带也能茁壮成长,而且它的营养非常丰富。据中国农业大学食品与营养学院专家梁建芬讲解,作为主食植物,青稞的蛋白质、纤维以及维生素成分都很充足,油脂成分却很少,并且它的糖分和油脂含量在各类谷物中都属于偏低范围。

梁建芬还提到,青稞中包含一定量的β-葡聚糖,这种物质有助于调节人体免疫机能。生物与食品工程学博士、科普作者云无心强调,β-葡聚糖是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成分,有助于降低血脂和血糖水平,在各类粮食作物中,只有青稞和燕麦含有较为丰富的β-葡聚糖。

不过要留意的是,青稞的养料水准比小麦、大麦等谷物要高,然而青稞里头依然有能够导致过敏的蛋白质成分。梁建芬指出,蛋白质过敏者吃青稞面包照样不妥,无麸质面包才更切合这类人的饮食需要。

云无心接着说,青稞属于杂粮,或许对某些人来说不太容易被身体吸收,若是肠胃功能存在一定问题,那些容易感到肚子胀气或者拉肚子的朋友,最好还是不要吃青稞面包。

青稞发酵难,烘焙还需“沉淀”

青稞的发酵难度高于小麦,梁建芬解释说,面包之所以主要使用小麦粉,是因为小麦粉中含有面筋蛋白,这种蛋白遇水后利于发酵,并在面包内部构成蓬松的气孔组织。

那个比赛的冠军之作,青稞的用量也仅占五成上下,梁建芬指出,参赛者们也意识到了青稞缺少面包发酵所必需的“面筋蛋白”,因此只能采取折中的手段。

云无心指出,青稞面包虽然富含营养,但若原料仅含青稞,其质地就会与全麦面包相似,过多的膳食纤维会使口感变差,这样就不利于在市场上销售。

要想面包既健康又营养,同时口感又好,就必须在制作过程中多下功夫。云无心认为,如果在面包里增加更多的蛋白质,或许可以兼顾营养价值和口感。

“黑—白—黑”是一条追求健康的轨迹

面包从黑到白再到黑,其实反映出人们对面包的需求变化。

黑面包主要用未精磨的裸麦粉制作,颜色呈深褐色;白面包则采用精细加工的面粉制成,因颜色洁白而得名。这两种面包最显著的差异在于,黑面包富含更多的膳食纤维。

云无心指出,面包的制作演变遵循着食品进步的普遍原则,加工的初始阶段通常追求“物尽其用”,因此会生产出全麦面包这类颜色较深的面点。随着社会财富的增长,人们开始更加关注食物的滋味和质地,于是持续改进制作方法,转而采用精制的白面粉来制作面包。但精制面粉通常不太健康,由于大家健康观念的增强,全麦面粉、青稞面粉便再次成为食品制作的中心选择。

梁建芬觉得,凭借这次面包大赛的胜利,营养均衡的面包会吸引更多人喜欢,像青稞面包、全麦面包、无麸质面包等也会马上被更多人注意到。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