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第一股”快被压垮了。
克莉丝汀于3月10日向港交所通报,公司资金周转不灵且面临经营困境,拖欠支付店铺租赁费、供应商货款以及员工薪资,到2023年2月28日为止,未付总额达到5700万元。部分供应商因货款未结清而采取法律行动,冻结了公司银行账户,被冻结的金额在350万元到400万元之间。当前状况给公司经营带来负面效应,公司从2022年12月开始已经暂时停业所有商业网点。
01 股价已暴跌96%
去年下半年起,克莉丝汀便陷入困境之中,处境十分艰难。4、5月份上海爆发的疫情,成为导致克莉丝汀经营难以为继的关键因素。即便当时六月份整体生产生活秩序已恢复正常,但克莉丝汀的众多店铺却迟迟未能重新营业。
2022年7月21日,克莉丝汀官方网站发布通知表明:新冠病毒对克莉丝汀的业务开展造成了严重阻碍,2022年期间公司的发展工作一度完全停摆。不过克莉丝汀并未放弃,持续努力寻求新的发展机会,积极筹备恢复生产。公司计划所有店铺在8月1日正式重新对顾客开放。此外克莉丝汀还保证,在疫情期间暂停服务时到期的会员卡和优惠券,在店铺重新开张后依然有效。
去年八月一日,上海多数克莉丝汀店铺依照计划正常开展业务,不过其内部存在的严重经营困境首次被公之于众,克莉丝汀创始人罗田安在七月二十一日曾透露,现阶段需要兑付的预付消费券金额(购物卡)高达两亿五千万元,他当时表示,凭借公司持有的工厂、设备以及部分门面房、不动产等资产,在理论上具备兑付能力但他同时又表示,资金已经被挪用到别处。
克莉丝汀最新发布公告,计划向中国智雅财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行1.8亿股股份,预计能募集到1087.8万港元,折合人民币约953万元。此次筹措的资金,加上银行冻结的资金,总和不足1400万元。这点钱对克莉丝汀来说,恐怕难以解决根本问题。
2021年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克莉丝汀那一年产生的总收入大约是29000万元,与上一年相比减少了百分之二十七;录得的净亏损约为17000万元,亏损的幅度比去年增加了大约百分之五十四。另外,在2022年上半年期间,克莉丝汀的收入总额约为4651万元,较同期显著降低了百分之七十一点三,而净亏损金额达到了7251万元。到2022年6月30日,克莉丝汀的合同义务达2.66亿元,此笔合同义务主要为从顾客处收取的预付卡券费用。近些年,克莉丝汀的店铺数目持续缩减。2019年、2020年、2021年,克莉丝汀分别结业117家、99家、55家店铺。
克莉丝汀的股票当前价格仅为0.067港元每单位,其整体市场价值缩小到大约8000万港元,和其价格峰值相比较,下跌的幅度达到了96%。
02 消费者的预付卡如何处理?
罗田安来自台湾地区,最初在台湾地区从事牛仔裤销售业务。1992年,他已拥有6000万元人民币的财富,开始将目光投向大陆市场,投资了众多项目,包括铝业、煤矿以及物资流通等领域,克莉丝汀就是其中之一。这家公司于1992年在上海启动运营,项目总投资额达到150万美元,其中上海的两家合资公司各持有20%的股权份额,台湾方面则占有60%的股份比例。
克莉丝汀抵达上海后,采用中央厨房工厂的生产方式,迅速并且大量地提供面包、月饼以及蛋糕等食品产品。公司非常了解中国人在节日期间有互赠礼品的传统,因此特别设计了月饼礼券,这种产品一度成为当时企业间馈赠最流行的物品之一。
以月饼代金券和点心充值凭证为例,预收款已构成克莉丝汀营收的关键途径,然而现在,它变成了公司最显著的债务成因。
2012年克莉丝汀抵达发展的关键节点,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交易,年度总营收达到13.88亿元,从而成为“烘焙行业首家上市企业”。公司上市次年遭遇经营困境,出现亏损状况。2013到2021期间,该品牌持续九年业绩下滑,市场销售额逐年递减。2019年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4亿元,2020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亿元,2021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亿元。门店的总数量从2013年的1052家下降到2014年的952家,每年减少100家。
现在,克莉丝汀旗下所有店铺都已歇业,持有该品牌会员卡的顾客们因此投诉无门。许多顾客在网络上反映,无法联系到客服人员,感觉克莉丝汀已经消失,手里还剩许多券,卡里尚有500元不知如何处理。
法律界人士指出,克莉丝汀存在负债超过资产因而启动破产清算程序的潜在风险,按照《企业破产法》的相关条款,破产资产分配的优先级依次为员工工资、社会保险与税款以及一般债务。在此案例中,拖欠的租赁费用、货款以及客户定金通常归类为同等级别的普通债务。
根据澎湃网披露的信息,克莉丝汀上海本部办公桌上堆放着若干份登记表,上面详细记录了顾客的姓名、联系方式,以及无法使用的优惠券和预付卡余额。有自称该品牌安保人员的人士透露,公司于3月30日召开会议,要求通知已登记的顾客,由负责人亲自告知他们前往新开门店消费。
去年,罗田安曾提及,公司拥有的生产设施、机器设备以及部分商铺、房产等资源或许能够清偿客户的预付资金,然而,他早已脱离克莉丝汀的运营团队,其言论不具备任何效力。
03 创始人出局,新管理层一片混乱
二零一七年十一月,罗田安被股东洪敦清、林煜等人集体解职,职位由执行董事兼南京银杏湖山庄负责人林铭田接任主席。然而林铭田仅上任两月便突然卸任,公司不得不另选朱永宁为新任主席。
朱永宁缺乏烘焙领域的专业经验,罗田安因此指责他无法引领公司走出难关。2018年11月,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将朱永宁列为欠债不还的失信者,对他实施消费限制,禁止乘坐高铁和飞机出行。罗田安质疑道,像这样的人真的适合担任董事长吗?
2019年7月5日,克莉丝汀发布通告,表示收到Sino(要求方)提交的正式文书,要求立刻任命罗田安、罗胜杰、林国伟为执行董事;任命罗田安的配偶任秦华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另外解除詹益昇、徐志明、朱永宁、陈石担任董事的职务。
官方通知表明,申请发起的主体持有克莉丝汀所有流通股份的百分之十八点二四,该主体归属于罗田安全资。不过,罗田安全资试图进行的控制权变更,因获否决票数达五成五而无法实现,其重返该企业董事机构的意图因而受挫。
二零二零年五月,罗田安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了实名控诉材料,指出朱永宁运用不正当途径获取了股份和表决权,公司自从公开上市以来就因为内部持续纷争而衰败,朱永宁方面则指责罗田安“缺乏诚信,全是虚假之言”。
罗田安在公开采访中提及,克莉丝汀作为行业先锋,本应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部分唯利是图的投资机构介入后,公司内部产生严重分歧乃至冲突,致使多项发展计划无法推进,结果被市场远远抛下。
04 老牌烘焙企业普遍面临新问题
近年来,传统的烘焙品牌普遍面临成长困境。
新加坡连锁面包店持续多年经营不善;上海传统蛋糕店宜芝多,2021年突然关闭了三十多家分店;去年三月,著名咖啡烘焙企业85°C完全撤离武汉和湖北地区,……不过,一些老式烘焙店例如好利来、上海红宝石等依然保持稳定发展;而且,一些新起的烘焙品牌诸如虎头局、泸溪河等“热门”店铺也在迅速发展。
据美团外卖统计,2021年烘焙店面的关店比例高达23.77%。为何像克莉丝汀、85度C、在广州经营了26年的东海堂、在上海运营了22年的宜芝多这些知名烘焙企业,纷纷遭遇经营难题甚至停业?
管理存在不足是原因之一。尽管克莉丝汀这类高层纷争并非常见情况,但历史悠久烘焙公司的固有模式导致它们忽略了针对年轻群体的品牌革新、营销突破以及产品更新。
年轻群体喜好不断更换产品,追求新鲜的品牌感受,同时期待通过创新的宣传手段触动他们的情感。例如,一些新兴的“网络知名品牌”给传统糕点公司带来了巨大挑战。诸如墨茉点心局、虎头局这类新式中式烘焙品牌迅速走红,同时赢得了投资机构和年轻顾客的广泛认同。
网红点心最突出的特色是商品持续推陈出新,重点开发新中式、传统点心的全新品类。此外,它的宣传方式更加灵活多样,成功吸引了年轻群体的关注。
2020年6月,初生的墨茉点心局便赢得了种子资金的支持。2021年4月,该品牌估值突破十亿元,当时其门店数量尚有十四家。2021年9月,墨茉点心局再次成功募集数亿元资金,投资方为美团龙珠独家完成。
从家庭日常开销的角度观察,自行烘焙制品正形成一种普遍现象。得益于空气炸锅、微波设备、烘焙炉等小型电器的普及,加之预加工食材供应体系的完善,即便是烹饪经验不足的人也能借助复合调味料、烘焙成套材料,在家中制作出更新鲜的点心和甜点。
05 国产烘焙行业依然充满机遇
根据烘焙行业分析,产品按类型划分,冷冻烘焙成品和冷冻烘焙半成品均可细分为冷冻面包和冷冻糕点两个子类。在所有冷冻糕点中,蛋挞、中式糕点、月饼等产品最受欢迎,占据了市场总量的百分之七十。相比之下,冷冻面包因为含有酵母成分,对生产和保存条件更为苛刻,目前仅占市场百分之三十左右。现阶段国内冷冻烘焙产品的市场流通路径里,经营面包房类店铺的机构占据了大约七成份额,大型超市的销售比例约为两成,而餐饮行业的占比大约是一成。
就产业构成而言,我国冷冻烘焙食品行业体系现已形成完整布局。其上游涵盖面粉、油脂、水果等农业原料及初步加工产物,同时也有奶油、水果制品、酵母等烘焙专用物料。中游环节为烘焙食品制造过程,具体包含大型生产企业和独立烘焙店铺两种类型。下游则涉及超市零售、餐饮服务、网络销售等多种消费途径,以及最终的使用者群体。
2021年国内焙烤制品市场体量为2642亿元。鉴于当前疫情形势逐步好转,该市场有望以年增幅约10%的速度稳步扩张,预计到2023年,中国焙烤制品市场总额将攀升至3070亿元。这一领域将迈入快速成长阶段。从整体行业演进态势审视,我国焙烤行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这表明焙烤食品产业仍然蕴藏着十分可观的拓展空间。
然而,烘焙领域分布极不均衡。根据相关资料,烘焙市场绝大部分的占有率掌握在规模较小的品牌手中,诸如众多地方性新兴的烘焙店和区域性连锁机构,整个行业始终未能形成一家绝对的主导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