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上热搜!“出月饼票,让你躺赚中秋”?

日期: 2025-09-30 22:03:56|浏览: 4|编号: 144932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赵丽、林铭溱/法治日报

中秋佳节将至,购买月饼的欲望日益高涨。不仅大街小巷店铺门口,排队选购月饼的顾客络绎不绝,许多公司也选择将月饼券作为福利分发给职员。不少民众更倾向于将月饼券当作礼物,送给亲戚朋友们。

中秋临近时,众多品牌月饼券的兑换需求激增,相关交易活跃起来。不少商家打出广告,承诺快速到账并确认,引导用户私下联系。也有信息显示,2024年的月饼券正被高价回购。此外,有人询问××楼月饼券是否还有人愿意收购。经调查,社交网站和在线购物平台上充斥着大量回收月饼券的信息,涵盖元×、星××、美×等知名品牌,回收价格通常在面额的百分之四十到七十之间。相关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网友讨论。

有个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售卖票务的账号,来自江苏苏州,既收购票也出售票。在收票的页面,这个票务声称要高价收回月饼券。记者随机挑选了一张某品牌的月饼券,价值318元,去询问这个票务,对方说这张券的回收价格是150元。

记者点击了“出票”页面的详细信息,这个页面表明“月饼券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通用,如果你有企业资源可以合作,那么报价、发货、开票等事宜都会帮你办理妥当,让你轻松赚取中秋的利润。”记者又用一个不同的账号,假扮成公司采购人员,向这个票务平台咨询了同一款月饼券的“出票”费用,该票务人员告知月饼券的售价是248元。

月饼券可以打折,开票时按原价给普票,纸质票和电子票都行。该票务说明,他们直接开具月饼厂的发票,不是经销商的。如果大量购买,会开苏州当地某知名品牌的发票,确保拿到的是月饼的票据。

另外一种商品是记者询问的某个品牌的月饼,票务人员还向记者推荐了另一种更经济的选择,即×××斯产品价格更实惠,他们销售时价格较低。这种票券可以享受六折优惠,而开具的发票金额在原价的八折到九折之间,票务人员还特别说明,购买这些月饼的主要考虑因素是发票报销额度,选择×××斯月饼,他们开具的发票能报销更多费用。

记者询问了票券打折力度为何品牌间存在差异,票务人员解释说,价格较高的票券是从市场上回购的,而价格较低的则是从票券分销商那里大量采购的,因此我们的进货成本更低,自然售价也就更便宜了。

调查得知,一些个人账号在社交平台上转售自己的零散票证,还出现了自制月饼券共享楼的情况。相关帖子下方常有众多买家报出购买意向。评论区里不乏自称“大宗月饼券贩子”“专收票券”的账号,专门向“卖家”求购月饼票。

采访中记者发现,月饼券的发行量超出实际产品供应,导致券的数量多于饼的个数,这种情况被称为“券比饼多”,被视作月饼市场的一种暗箱操作。

有业内人士透露说,月饼券的流转情况,有点像期货交易,基本上是生产厂家,经由购买者,再回到生产厂家,或者是生产厂家,通过购买单位,再经由购买单位职工,最终回到生产厂家,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好多年了。

调查期间,记者发现社交网络上有个热门帖子,讨论月饼券的运作模式,称生产商以优惠价卖给分销商,分销商再提高价格卖给企业等需要送礼的客户,这些券还可能经由赠送或转手交易落入票贩子手里。他们先把经销商那里的大量月饼票,还有个人手里的月饼票低价收进来,然后可能以略高的价钱,卖个月饼厂,也可能转卖给其他需要的人。

缺少月饼制造环节,相关厂商、分销商以及囤积居奇的中间商依然能够获利,这一情形被称作月饼的“金融化”。关于这个现象,一位来自上海的业内人士刘娟(化名)向记者剖析了月饼代金券的运作方式,她举例说明,如果食品公司发行面额为100元的月饼券,以65元的价格转卖给分销商,分销商再以80元的价格卖给顾客A,顾客A又把这张券送给了顾客B,顾客B以40元的价格转手给了票贩子,票贩子最终以50元的价格把券又卖回了食品公司。在这个循环里,即便一个实体月饼都没有制造出来,但是月饼公司得到了十五块钱,分销商也获得了十五块钱,“黄牛”赚到了十块钱。

刘娟说明,月饼券的中间商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大中间商”,他们有能力收购价值数百万至数千万元的月饼券,类似分销商的身份。这些人通常在每年五六月时与商家商议来年订购额度,并试图争取部分退款;另一类是“小中间商”,他们从个人手中购买月饼券,不进行囤积,而是依据市场状况转售。

刘娟表示,月饼的“证券化”现象,导致了月饼券市场价格的起伏不定,厂商难以准确判断每年的需求量,或许会印制过多,也可能印制不足。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