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百味快餐品牌在美国经营不善:2017年关闭国内八百九十余家分店,数量为前一年三倍。
1月2日,美国商业内幕网站刊发了赛百味的相关信息,同时援引多位知情人及信件内容,剖析了赛百味连锁店走向衰败的缘由。
赛百味部分分店停止营业后,有消息透露,该公司二零一七年在美国本土的市场销售量同样遭遇了下降。
一些合作商透露,他们估计,赛百味在2018年停业的地方会多于2017年,有个合作商甚至透露,公司关闭的店面或许会超过一千家。另一些合作商透露,在美国,超过三分之一的赛百味店面在2017年没有赚钱。
赛百味正在实施全新的店面布局方案,同时也在对全美范围内的店铺进行升级改造,部分合作商认为这些商业策略调整全都白费了力气。
一位赛百味分店负责人透露,多数店铺目前处于转手阶段,他们店也在此列。由于店铺翻新费用巨大,没有后续经营者愿意接手,就连店铺所有者都清楚赛百味正走向衰落。
有数十封由顾客、加盟商及员工寄来的信件表明,他们对于赛百味的食物品质和现成度感到担忧和沮丧。
业内媒体分析指出,赛百味若想维持运营,必须对自身提供的食品种类进行改进,这一点已成为广泛共识。
食材不新鲜:每周进货频率为1-2次
据十多家连锁店及员工透露于商业资讯平台,多数赛百味分店每周仅采购一到两次货品。
有位合作商谈到,周末时生菜会出现严重损耗,只需几天时间,这种蔬菜就会变得如同“纸屑”般难以食用。
早些时候,这位掌管两家店铺、具备十余年经营履历的加盟商曾指示手下采购当地出产的食材,不过其后,赛百味公司却强制要求她终止该做法。
她谈到,多年以前她就主张采用每日现采的蔬果,且愿意让顾客为吃到更优质的莴苣承担更多花费,然而她的经营方式受到阻碍。她指出,当今的食客对食品添加剂非常排斥,同时渴求饮食更为纯净。
部分合作商称,每周采购一到两次并不会造成困扰,商品具备足够长的保质期,能够存放一周以上。他们认为,任何大规模商业体都必然会面对此类状况,售卖部分稍显陈旧的生鲜蔬菜是商业运营中无法避免的环节。
然而,其余的同事、访客和合作商并不同意这种观点。近期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默塞德的一家赛百味店离职的Gunn向商业内幕网站透露,他们售卖的蔬菜中接近半数品质相当差劲。他本人亲自尝过这些食材,味道完全不是人们通常希望品尝到的。
另有一位职员谈到,他来自宾夕法尼亚州东南部,在工作期间发现,他们得到的生菜多数接近过期,即便包装袋是抽真空的,叶子上也出现了褐色斑点,西红柿情况类似。他说这些食物运到后,往往过不了几天就会变成烂泥,并且开始腐败。
赛百味通过一份面向商业内幕的公开文书表明,该公司与美国众多家庭农场及供货方建立了协作关系,以此保障其各分店能够获得新鲜的物料供应,不过该公司对于店铺的补货周期具体是每周一至两次这一问题,并未给予明确答复。
供货商凌驾门店之上:门店对食材选择权小
赛百味合作的独立供应商企业的高管表示,该企业有严苛的食材品质要求,能保证从产地到成品售卖的全过程都选用最新鲜的食材,加盟商能够自主选择下单时间,以便店铺始终能提供新鲜的产品。
然而,那些对赛百味相关政策持有异议的加盟商和职员指出,他们在处理订单方面的自主空间相当有限,并且当需要选择本地供货商时,他们的决定权微乎其微,供货商甚至可能让独家经营权压倒店铺的实际运营。
据美国伊利诺伊州一位门店经理向商业内幕网站透露,某位加盟商选用本地供应商而不是分销商,当这一做法被揭露之后,他失去了自己的店铺。
1990年代初,Scott在弗吉尼亚经营着三家赛百味分店,他认为赛百味的面包和调料品质不高,而且公司不允许当地农民在夏季进行生产,所以最终他离开了赛百味,他进一步指出,品质的下滑有利于公司利润的增长,这体现了企业的自私本质。
广告公司Pitch的首席战略官Sara谈到,如今,大众对于营养知识、食品选购以及商业伦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所以,想要赢得顾客的信任并提升销量,光是将部分食品贴上“天然”的标签已经远远不够了。
商业内幕网站分析指出,赛百味实际上已经为注重“新鲜”的连锁品牌铺好了基础。同时,赛百味的影响力导致顾客对餐厅的要求不断提升,原先的优势反而变成了自身的压力。
创意公司GYK的负责人York称,赛百味应当回归其本源,即提供热腾腾的面包和用心搭配的原料。这些食品不仅需要体现诚意,还要能同其他品牌形成明显差异。他进一步指出,企业不能随意将食材堆放在任意的面包上,还指望这样能让反应越来越快的消费者产生深刻共鸣。
丑闻降低了公信力:黄金时代不再
据商业内幕网站报道,赛百味曾有出现过一些食品卫生问题。
比如2014年,有位美食领域的自媒体人向赛百味反映,希望他们移除面包里的偶氮二甲酰胺,该物质也用于制作瑜伽垫。尽管公司方面当时迅速回应会去掉这个被认为有风险的材料,但事态的不良后果已经难以挽回。
同类的负面事件在2017年上半年度亦出现过,经过调查揭示,赛百味售卖的鸡肉三明治,其构成成分中大豆的含量接近半数。
赛百味方面彻底驳斥了这一传言,公司最高负责人 Greco 通过一份公开文告明确指出,所谓其鸡肉产品仅含一半鸡肉原料的说法完全站不住脚。
然而,相当一部分顾客依然心存疑虑。通过向商业内幕网站发送邮件,有六位消费者明确表示,正是因为这些事例,他们决定不再光顾这家连锁餐饮店。
因此,即便当前尚无任何实证显示赛百味售卖损害顾客健康或品质低劣的食品,但此次事件的发生,反而加剧了公众对于赛百味并未提供真实或新鲜食材的质疑。
一位赛百味工作人员称,这些是长期存在的情况,没有任何依据显示这些状况会对销量造成持续性的干扰。
该连锁餐厅的经营困境远不止菜单上的问题,这只是其面临挑战的一小部分。很多人觉得,赛百味过于猛烈的扩张步伐,让各家分店都在互相争夺客源。不少加盟商透露,公司推出的各种大幅优惠活动,特别是即将推出的4.99美元的特价套餐,让门店几乎无法维持正常的利润水平。
然而,在食客眼中,菜单往往是最让他们困扰的部分,并且是引发最多麻烦的源头。商业内幕网站收到的超过一百封电邮里,众多顾客都在询问该家餐厅的赛百味究竟遇到了什么状况。
有位消费者反映,食品不再新鲜了,蔬菜显得软烂枯黄,肉类和奶酪也显得陈旧,味道很差。这位消费者说,赛百味已经过了巅峰期,现在正走下坡路,它曾经辉煌过,但现在风光不再。
另有一位不再光顾赛百味的顾客谈到,美国要为产品缺陷承担后果,赛百味始终不曾给他们购买一个出色的三明治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