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再迟三天,或许就领不到刚出炉的月饼了”——南京路世纪广场每日五十万只刚烤制的月饼总是瞬间售罄,有顾客凌晨四点就到现场等候,只为品尝那温热的酥香外皮。
这不是饥饿营销,是真抢不到。
活动头一天,8万人涌进南京路,把世纪广场挤成“月饼春运”。
工作人员表示,烤箱一直在运行,传送带上的月饼刚出来就立刻被取走,过程十分迅速,如同生产线上的射击练习。
老字号把压箱底都掏空了。
杏花楼从保险箱取出保存三十年的玫瑰豆沙秘方,当众碾碎花瓣,慢慢熬制糖浆,甜香弥漫至河南路口。
光明邨的蟹粉鲜肉做法独特,单个月饼内填满整个大闸蟹的精华部分,两万个份额,刚开张九十分钟就全部售罄。
新雅的松露牛月饼成了黄牛的目标,最初售价十五元,转卖时涨到四十五元,依然有人抢购,毕竟其中混杂了意大利的顶级菌菇,用苏式酥皮包裹,这组合实在太奇特。
创新区更野。
洁而精将整只麻辣小龙虾装入月饼皮中,掰开时红油喷涌而出,仿佛把夜宵摊塞进了面饼里。
盒马与敦煌合作推出的“飞天”月饼,外壳运用了3D打印技术制作的飞天飘带图案,吃完后的包装盒可以转变为一个小型夜灯,在小红书上已经引发热议,价格被炒到了199元一个。
现场最热闹的是非遗工坊。
老阿爷借助家传木模制作月饼,一下一下地敲打成型,许多年轻人都拿着手机排着队尝试,抖音上#外滩月饼王#这个话题,三天内观看次数就突破了千万。
26号那个晚上直播时,两小时内售出十二万件商品,观众评论都在说“请帮我预留一盒,不要中断直播”
数据比味道更刺激。
上海每年月饼销售额达30亿元,现烤产品两年间增长了25%,意味着每四个饼中就有一个是刚出炉的。
低糖款同比再涨四成,怕胖又嘴馋的人终于不用纠结。
这款茅台特别合作礼盒售价三百一十八元,面市后仅经过七十二小时便全部售完,其抢购难度甚至超过了飞天茅台。
有人将这场角逐视作中秋节的预演,实际上它更像是“上海味觉身份标识”的年度审核。
等候的人群中,本地居民用方言称赞点心层次分明,外来观光者将糕点作为纪念品,一位来自法兰西的美食家录完影像后赞叹:华夏将庆典活动安排得如同限时庆典。
还没去的人,只剩最后机会。
27号当天下午三点终止投票入口,前三位选手将立刻进入外滩源中秋市集,若未能参与,则需等待来年。
地铁二号线南京东路站点最近增添了黄色标识,指引出口就在前方;附近商场出示月饼购物凭证可以减免停车费用,务必保管好付款单据。
归根结底,人们争抢的并非月饼,而是那份“中秋佳节尚未来临,我已率先品尝到家庭团聚的喜悦”的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