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家老字号西饼店,才是北京人真正的白月光

日期: 2025-10-03 02:06:23|浏览: 0|编号: 14650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原创 二猪 吃货研究所

今天来谈谈京城那些历史悠久的西点铺子。这些店铺至今仍然开门纳客,要是你有心,路过时不妨买上几块品尝,体验一番别样的“京味儿”~

1983面包坊的拿破仑 | 图片来自小红书@七七qq

01

莫斯科餐厅面包坊

/ 老北京的老莫 /

在京城,倘若询问年长居民关于洋快餐的信息,多数人会推荐“老莫”这家地方。老莫是本地人称呼位于北京展览馆西侧的莫斯科餐厅的一个别称。

老莫于1954年开张,起初是面向苏联援华专家和在华的外交人员,主要供应俄式餐饮,诸如罐焖牛肉、奶油烤杂拌、红菜汤等,均为传统美食。2019年11月,荣获“北京老字号”的认定。

老莫西餐厅 | 's

在老莫旁边,开了一家莫斯科面包店,主要售卖各类面包点心。

这家店的特色食品包括莫斯科核桃蛋糕、黄油小布丁、黄油三角以及大列巴。近些年,店家还根据食客的喜好,研发了若干款新的西式点心,例如泡芙、抹茶面包等。这些西点选材讲究,口感醇厚。

老莫的忠犬蛋糕 | 阿肚 拍摄

街面上,有一家名为“老莫西饼”的烘焙店。起初,从店名判断,我误以为是一家由老莫经营的西点铺子。有时我会去那里买些糕点,渐渐地,我才意识到,这个“老莫”跟我想象中的那个人并不一样。

这家老莫西饼机构在1988年2月建立,似乎起初同莫斯科餐厅有过协作关系,不过因为管理上的矛盾,莫斯科餐厅终止了合作,老莫西饼从此独立运营。

老莫西饼 | 图片来自小红书@天蝎座

记得曾经老莫西饼的铺子遍布各地,如今却已日渐稀少,比如我家周边的平乐园,那家店早就转型成了其他业态。

[]

新侨三宝乐

/ 崇文门的老北京记忆 /

京城的老牌西餐厅,若不是莫斯科餐厅,那就要数1954年开张的新侨饭店了,这家店地处崇文门一带,因此有了“北方称老莫,南方道新侨”的讲法。

[]

新侨饭店西餐厅于1979年对外开放,到了1980年又增加了餐厅的零售区域,随后在1985年实施了改造和扩建工程,并将其更名为新侨三宝乐西餐厅。红烩泥肠、奶油杂拌、罐焖系列以及软煎鱼都是该餐厅的招牌菜品,零售区域也在同一年改称为新侨三宝乐面包店,形成了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

新侨三宝乐面包店 | 阿肚 拍摄

我家祖宅邻近崇文门,时常能品尝到新侨三宝乐的糕点。那时岳母也常在下班途中为内子购置,我们众人皆偏爱这几种点心。其中豆沙面包馅料最为丰盈,香甜奶油牛角包口感极佳,奶油条同样美味,还有夹着火腿的咖喱面包也十分可口。

新侨三宝乐的奶油牛角面包 | 阿肚 拍摄

03

北京1983面包坊

/ 马克西姆餐厅 /

新侨饭店的隔壁,也有一家资历深厚的西餐厅,就是声名显赫的马克西姆餐厅。马克西姆在1983年9月对外开放,主要供应法国风味的西餐,其中招牌菜品有藏红花炒虾仁、法式鹅肝、炸山羊奶酪佐无花果等。我父亲讲过,当年在马克西姆吃一顿饭,需要花掉他一个月的薪水……

马克西姆餐厅墙上挂的老照片 | 阿肚 拍摄

马克西姆蛋糕房如今改名为北京1983面包坊,我脑海中似乎还有记忆,它先前曾用过“美尼姆丝蛋糕房(Minim's)”这个名字。九十年代时期,这是北京少数几家能现场制作生日蛋糕的店铺。记得奶奶六十岁寿辰时,一位堂兄带我到此处选购蛋糕,不足一个小时便制作完成,令年幼的我感到十分惊奇。

1983面包坊 | 阿肚 拍摄

我记得这里的牛角面包味道很棒,红丝绒蛋糕也很诱人,不过因为价格偏高,所以只能偶尔品尝到。

1983面包坊的红丝绒蛋糕 | 阿肚 拍摄

现在这家店中最受欢迎的是拿破仑,各式各样的拿破仑摆放得井然有序,单是瞧一眼就让人心痒难耐。

1983面包坊的拿破仑 | 图片来自小红书@七七qq

04

凯宾美食廊

/ 高档酒店的面包房 /

九十年代流传着京城四大傻的戏称,内容是:用餐时总点龙虾,手上总戴雷达表,逛街只去燕莎,工作日结束后就回家。

在燕莎的邻近位置坐落着一家资历深厚的高端酒店凯宾斯基,该酒店自1992年起开始提供服务,其内部设有餐厅,其中一间名为凯宾美食廊Kempi Deli的场所,主要供应德式西点产品,这些产品在业界享有盛誉,过去时常出现顾客为购买西点而排起长龙的景象,较为知名的有黑森林蛋糕、烤乳酪蛋糕以及巧克力麦芬蛋糕等。

凯宾斯基的面包房 | 图片来自官网

除了那些常年销售的老牌食品,他们也会根据时代潮流推出一些新颖的产品,比如最近制作的特别版金元宝形状的面包,已经吸引大量顾客提前下单购买。

元宝面包 | 图片来自小红书@北京燕莎凯宾斯基饭店

05

中关村茶点

/ 曾是科学家们的最爱 /

中关村存在一家名为“中关村茶点”的糕点铺子。这家店铺的门面不大,看起来十分普通,店里的工作人员能让你感受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有企业商店的服务状态。喜欢这家西点的顾客数量不少,据说他们都需要在点心制作完成的时候准时排队购买,否则就很难买到。

外观很简陋的中关村茶点 | 图片来自小红书@是凯妹阿-

这家店铺的表面看起来规模不大,其实其背景相当深厚,据说在五十年代为了满足海外学者和专家的饮食偏好,经过诸多努力获得了特别许可才得以开设,有传闻郭沫若、钱三强等知名人士都曾频繁光顾此地,这里的黄油饼、奶油卷以及蝴蝶酥等点心深受顾客喜爱,十分抢手。

中关村茶点 | 图片来自小红书@是凯妹阿-

这些你吃过几家?觉得怎么样呀?

作 者 名 片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