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普遍追求理想体态,体重超标不仅损害外观,还会提升多种健康隐患的发生可能,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相关疾病、痛风以及睡眠障碍等,所以控制体重便成了众多体型偏胖者首要考虑的事情。
常言道“基础训练占三成,营养补充占七成”,膳食在瘦身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正为减重操心的你,在控制饮食方面,是否陷入这些常见错误?不妨对照检查一下,看看自己是否也犯了同样的错误。
误区一:坚果是健康零食
油炸食品、甜点等富含糖分和热量的食物是不言而喻的,节食者通常都会回避它们,然而对于核桃、腰果、松子、花生这类坚果,您是不是全都接纳了?
坚果类食品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等有益成分,适量食用对心脏有好处,但这类食物含油量高,属于高热量食品,很容易无意间吃多了,这样就会导致热量摄入超标,进而引起发胖问题。另外,很多坚果在加工时会加入不少糖分和盐分,这样就间接增加了能量摄入量。因此,建议减肥人士每天食用坚果要适量,且最好选择原味的。
误区二:吃沙拉能减重
沙拉主要由各种蔬菜构成,蔬菜里含有维生素、矿物质等对身体健康有好处的物质。不过沙拉里的其他配料,比如熏肉、酱汁、调味品等,热量含量都相当高。所以说沙拉整体的热量并不少,吃的时候要注意控制分量。
误区三:空腹运动减脂快
瑜伽、慢跑这类运动量不大的活动,适合在肚子空的时候开展,当时身体里储存的糖分比较少,活动过程中会促使身体消耗更多脂肪来提供能量,这样瘦身作用比吃完东西后再动要好一些。不过要是已经感觉到非常饿,那就不要去活动了。剧烈活动时,例如高强度有氧间歇训练、力量练习等,不宜空腹进行,因为体内糖原大量消耗后,容易导致低血糖症状,诸如头晕、疲倦、心悸等。需要了解的是,“空腹锻炼”并非指完全饿着肚子去运动,适量补充一根香蕉或一片面包,并配合充足水分摄入,才能有效维持血糖稳定,同样能高效燃烧脂肪。
误区四:不吃主食瘦得快
初期不摄取主食确实能带来显著的体重下降,不过作为必要营养素,碳水化合物的补充量必须维持在一定水平,哪怕在瘦身阶段每日也要确保150克。要留意的是,应降低高血糖指数食物的食用,诸如糖分、大米、面包这类,它们会激发胰岛素的分泌,而胰岛素又容易导致脂肪的囤积。可以选用升糖指数较低的谷物,诸如荞麦、燕麦、红薯等,来替换它们。
误区五:运动后不吃饭
运动之后不要故意挨饿,那样不仅不能帮助身体更瘦,反而会损失肌肉呢!运动完,特别是持续一个小时以上的活动,必须马上给身体补充能量和水分,可以吃些全麦制品、面包等主食,还有果汁、牛奶等饮品,由于运动期间身体会流失很多水分和矿物质,同时也会大量消耗糖原储备。若不即刻补充营养,运动后疲惫受损的肌肉便无法得到及时恢复,日积月累将造成肌肉减少和损伤。
误区六:运动饮料敞开喝
运动饮料并非适合那些每天只在跑步机上慢跑或快走一个小时的人。你流出的汗水以及失去的电解质,少量饮用矿泉水就能补充。需要了解的是,运动饮料的含糖量普遍较高,通常一瓶500毫升的运动饮料就含有15到40克糖。这些糖分代表着真实的热量摄入,相当于白白跑了20分钟。
轻食计划这样吃
活动前:活动前半小时最好补充些易消化的食物,给身体提供能量。这样做能够减轻活动后的疲惫感和饥饿感,防止运动后血糖急剧降低,从而避免后续出现补偿性的过度进食。
首选的食品类别:那些消化速度较慢的糖类,比如燕麦、全麦制品、马铃薯、地瓜。同时,应该摄入含高量必需氨基酸的食品,例如酸奶、禽蛋。
运动期间:若活动时间不足一个小时,只要身体感觉良好,无需额外提供营养,然而一旦超过一个小时,就必须暂停进行短暂休息,摄入适量的食物,以便为身体补充充足的动力,确保运动能够顺利达成目标,同时维持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
优选食物:能迅速提供能量、迅速消化糖类,含糖量高的水果、能量棒。运动期间保持水分补给很关键,每过二十分钟要摄入一百五十毫升液体,矿泉水或低浓度盐水均可。
锻炼完成时:在运动结束后半小时之内补充肌肉塑形餐,把握住这个关键的“黄金时段”,有助于肌肉的塑形和燃脂。这个阶段肌肉能够迅速吸收营养,进行能量消耗和物质代谢,促进肌肉的修复和发育,无需担忧会转化为脂肪。一旦错过了那个关键的45分钟,肌肉的恢复和增长会变得非常缓慢,速度会减少一半以上,而且更不妙的是,你吃进去的大部分营养都会变成脂肪囤积起来。
优选的饮食方案:易于消化吸收的高品质蛋白质,如鸡蛋、鱼类、乳制品,同时搭配富含维生素的食材,包括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若有可能,可在早膳与午膳之间、午膳与晚膳之间补充些许食物,将正餐与晚餐的份量,分摊至其他两餐之中。补充食物不必大量进食,牛奶一杯,苹果一个,玉米一根,即可作为加餐,它的好处在于增强饱腹程度,促进基础代谢,还能减少正餐食物的消耗,从而控制全天总热量,对维持理想体重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