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商务信息网报道 39年前,杨钝因儿子遭遇听力障碍,从此投身于特殊教育领域。她积极向他人学习,并独立探索形成了一套专属于聋哑儿童的康复方案。为了帮助更多听障儿童融入正常社会,1979年,杨钝利用临时租用的几处民房,个人出资建立了聋儿语言训练机构。
回忆起三十九年前发生的意外事件,杨钝至今仍深感自责。那时,他正忙着制作油炸糕点和准备过年饭菜,就在附近响起三声鞭炮巨响之后,孩子敏感的听觉系统受到严重损伤,儿子刘欣从此丧失了听力功能。为了治好儿子的耳朵问题,杨钝带着孩子四处奔波,先后去了北京、上海等地的多家医疗机构就诊。大型医院一家接一家地看遍了,但刘欣的耳朵状况依然没有改善。最终无计可施,杨钝决定自己在家教导孩子。
在祖父的悉心点拨下,依据刘欣的恢复状况,她着手处理听障失语少年的医疗复原、言语矫正、学识培养等事务。1977年,她通过研究中外聋童教学方式,特别是英式和美式教学方式的优缺点获得启发,将二者与汉语拼音方案融合,设计出一种综合性的教学体系,该体系包含音素分解组合快速语言训练,以及聋哑儿童使用普通中小学教材并与正常儿童同步学习的教学方法。
杨钝领着儿子和两位同伴参与了该项目,让儿子顺利学完了小学、初中及高中的所有科目,还先后两次进入大学,修读了一些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七年前,杨钝的儿子创立了榆林市壮皕福聋人机械维修装饰企业并出任负责人,此后,他围绕企业开展传承技艺的活动。他像母亲那样,一次又一次无偿收徒弟,助他们习得谋生、独立、奋斗的多项本领,既成功经营事业,又顺利开展教学。
杨钝就读的学校学生数量稳定在六十到八十人之间,年龄跨度很大,最大的学生已经十八九岁,最小的学生只有三岁。
这所学校三十七年来,接收了一千多名听障和语言障碍孩子,并且不收取任何费用。通过老师悉心指导,这些孩子学会了正常交流,能够独立生活,找到工作,达成个人理想。
据消息,杨钝是陕西省榆林市聋儿语言康复学校的负责人,2015年9月被选入“中国好人榜”,杨钝因此被称为“中国式莎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