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金融危机导致“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暂停建设,该项目现已重新开工,采用的新规划方案显示,建筑高度为492米,地上部分包含101层,预计在2007年完工
上海小陆家嘴的布局呈“山”字形构造,核心区域将建造400至500米的摩天大楼,周边环绕300米上下高的建筑群,最外层则是200米以下规模的办公建筑。“第一高楼”坐落于小陆家嘴的地理中心
建造摩天大楼的原因是什么?是由于土地资源稀缺。小陆家嘴的办公楼租赁率已经超过了90%,其中一些办公楼甚至达到了100%。在土地极其宝贵的陆家嘴地区建造高楼大厦,这是非常合理的。
中国新闻网2月17日发布消息,报纸华东新闻当日刊登一篇深度文章,该文对近期重新投入使用的“全球最高建筑”——“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就其诸多备受瞩目的事项,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新闻称,2月13日,在“咚咚”的桩机声中,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一处名为“Z4—1”的地块结束了长达五年的沉寂状态。当天,由于亚洲经济危机导致施工中断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再次启动建设。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吉村明郎公布,该楼新规划方案的具体信息如下,建筑高度达到492米,地上楼层共101层,整体建筑空间大约为37.73万平方米,计划于2007年整体完工。
备受各界瞩目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最终公开了其新的高度。据消息,截至目前,环球金融中心的设计高度已经登顶“全球最高建筑”的宝座。
增资250亿日元,重夺世界第一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由一家公司承建。这家公司是森海外株式会社联合日本三十三个有影响力的银行、保险公司、商业公司等机构共同组建的投资实体,并且完全由这些成员出资成立。
谈到这座建筑的投资总额,吉村明郎透露为“1000亿日元”。这个“全球领先”的定位,代价相当可观,较原计划要多支出250亿日元。吉村明郎补充说,现阶段森海外的融资计划“已有轮廓”,虽未正式开展招商,却已有众多跨国企业表达了参与投资金融中心的意愿。吉村明郎笑言:“我们不仅需要日元,还需要人民币和美元。”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最终获得了如今“世界最高建筑”的认定。在项目启动典礼上,吉村明郎向与会者阐述了设计上的调整:“大楼的体态更加粗壮,楼层到楼顶的垂直距离从原先的2.7米提升至2.8米,而且办公地板的规格也提高了。”
金茂大厦的设计者,美国SOM事务所知名结构工程师法兹勒·康曾指出,如今建造190层高的建筑已不存在实际难题。森海外被迫中断工程五年后,如今重新启动,无论面临何种挑战,他们都必须再次赢得曾经的世界第一头衔。而且,在原设计466米高度的基础上再增加几层,或者再提高几米,在当今已经没有任何技术障碍。
早先曾经传出消息,台湾和香港也在兴建超过四百八十米的摩天大楼,意图争夺“世界最高建筑”的称号,吉村明郎对此却并不认同,他认为全球各地对于计算楼高的标准并不相同,举例来说,台湾当前正在建设中的“台北国际金融大厦”,其标称的五十零八米高度包含了顶部天线部分的长度,而我们通常遵循美国的计算方式,不计入天线部分,所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才是真正的世界第一。
据透露,环球金融中心意在成为中国办公楼中的杰出代表,为国际公司提供顶级的办公场所,因此它的核心楼层7至77层被规划为办公用途,79至87层则计划建造一家拥有150间客房的六星级饭店,吉村明郎指出,负责运营酒店的主人必定是声名显赫的酒店经营企业,但此事目前仍是商业机密在环球金融中心的上端,设置了一个直径为50米的环形空缺,这个空缺的下半部分计划修建一座桥梁,这座桥梁完全由透明材料构成,能够展现出它在云雾缭绕中的迷人景象,观光区域位于90层到97层之间,吉村明郎对此充满信心地表示,每年的游客数量有望达到400万人。
金融区与摩天楼互聚人气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工程向来气魄非凡。根据相关资料,自从该区域动工以来,十几年间平均每12天就能建成一座大约30层高的建筑。此前,浦东新区多位政府官员也多次表示,将整体提升陆家嘴中央商务区的建设水平。事实上,林立的摩天大楼正是商务核心区地位的重要象征。
据消息,上海当局在小陆家嘴区域的设计蓝图是“山”式布局,核心区域将建造400至500米的摩天大楼,外围区域是300米上下高度的建筑群,最外层则是200米以下规模的办公楼宇。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位于小陆家嘴中心位置,竣工高度492米,契合规划方案。吉村明郎表示:“这是我们能获得上海当局批准的理由。”
1998年,位于陆家嘴的金茂大厦作为“中华第一高楼”宣告落成,其租赁和销售情况异常火爆。尽管每日的保养开销达到100万元人民币,但从社会影响力来看,这座建筑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一切成就都源于它突出的高度,以及陆家嘴金融区旺盛的人流吸引力。
森海外株式会社董事长森稔特别向笔者表示,中国成功获得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权,上海的经济发展增强了我们的信心,而且上海房地产市场持续保持良好态势,房产政策对市场发展非常有利,估计2—3年后上海的房产需求会超过供应。森稔注意到,即便全球经济低迷,依然有许多外国资本流入上海,他认为,环球金融中心项目再次动工的时机已经恰当。
森稔对上海及中国经济的看法,源于金融机构、跨国公司总部和区域总部在陆家嘴中央商务区的集中现象。根据上海市政府一位官员的说法:“开发商非常精明,他们建造高楼时,必定确保不会亏损。然而,在陆家嘴,亏损也变得十分困难。”
森海外株式会社在中国有两个项目,一个是大连的“森茂大厦”,另一个是上海的“汇丰大厦”,这两栋建筑几乎全部租出去了。对于办公楼的租赁情况,吉村明郎表示,租客大部分是欧美公司。谈到租金标准,汇丰大厦现在每天每平方米要1.8美元,吉村明郎猜测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租金会更高,理由是它的设施更先进。这座环球金融中心的大部分收入预计会通过出租办公楼来获得,森海外非常乐观地估计,在初期阶段出租率就能够达到百分之八十。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紧挨着金茂大厦,等到了2007年完工之时,这两座巨型建筑将怎样共存呢?吉村明郎表示很谦逊,说他们已经把环球金融中心的设计细节告诉了金茂大厦的业主,未来,这两栋楼会彼此配合。先前,中国金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方面人员曾明确指出,环球金融中心并不会对金茂大厦形成“阻碍”,实际上,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这些知名建筑将一起推动浦东地区进行下一阶段的开发建设。
安全成为焦点问题
建造摩天大楼的原因是什么呢?是由于土地资源稀缺。小陆家嘴区域的办公场所租赁率已经超过了90%,其中部分办公场所的出租率甚至达到了100%,陆家嘴地区的办公场所供需关系非常紧张。在我看来,在土地极为宝贵的陆家嘴地区建造高楼大厦是合乎情理的。
现代都市的标志——摩天大楼,其高度不断被刷新,速度也越来越快,从西边的帝国大厦、世贸中心,到东边的吉隆坡双塔、上海金茂,这种趋势十分明显。如果“9·11”事件没有发生,人们可能不会对摩天大楼有如此多的反思和讨论。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工程再次动工,其安全性能引发各界高度瞩目。虽然“9·11”属于极为罕见的人为恶意行为,不过,怎样防范人为因素与自然灾祸并实施有效救援,依旧是超高层建筑设计师们必须面对的课题。森稔提及,在新建大楼的设计中,他们运用了有助于提升安全程度的巨大构造,增设了紧急逃生楼层,并且多次进行测试,以此验证了消防设施和安保系统的完善性。森稔指出,经过重新规划的大楼,其安全性能更为周全,相较于普通超高层建筑,表现出更高的稳固性。
摩天大楼的稳固性是一个精密的系统工程,理论上讲,再周全的防护措施,也仅能应对突发状况。1993年,纽约世贸中心遭遇袭击,近万名人员耗费九小时才疏散出楼内十万民众。上海金茂大厦曾进行过相关测试,召集一群体能出色的消防员从八十五层向下移动,结果其中跑得最快的队员也用了三十五分钟时间。对于高楼建筑而言,即便其防护措施再怎么周全,保障程度终究是相对的,必须持续投入关注和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