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呼吸!快来探秘南京“水下森林”

日期: 2025-10-09 07:09:16|浏览: 1|编号: 150464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现代快报报道 在河岸边,可以看见水草摇曳,里面栖息着虾、鱼和螺,还时常有水鸟飞来,景象颇为生动……这些年,南京的河湖里冒出了许多 " 水下森林 "。我们不妨来瞧瞧,这些 " 水下森林 " 里具体有哪些生物。

月牙湖

月牙湖

浮游生物来 " 治水 "

在南京中山门外,靠近明城墙的地方,沿着月牙湖边行走时,常常能发现许多细长的水草在湖水里翻滚跳跃,它们正旺盛地生长着。

月牙湖水面小荷叶

二零一六年十二月,月牙湖着手执行水环境整体治理方案。先期完成污水拦截与清淤作业,继而投放各类水生生物及植物,逐步构建了 "浮游生物(食藻虫)—水下森林(沉水植物)—水生动物—微生物群落(激活土著微生物)" 的互惠生态体系。

月牙湖水下荷叶簇拥交错

秦淮区水务局一位负责人表示,湖底种植了水生植物苦草,同时放入了鱼类,目的是为了健全水中的生物链,从而增强水体自身的净化功能。目前,月牙湖里各种生物的数量比过去增加了不少,水质也保持得很好,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维护,并且要定期清除和打捞部分水生植物。

小鷿鷈在游弋

清冽的湖面也招来了小水鸭、黑颈鹤,它们与已在湖心屿筑巢的黑天鹅一同嬉戏觅食,场面十分欢快。

琵琶湖

" 参差荇菜 " 浮出水面

每到夏天,紫金山南麓的琵琶湖上,漂浮着成片开满黄花的荇菜。

琵琶湖上荇菜开花

叶片呈圆形,形似微缩的荷叶。淡黄色的小花偶然伸出水面,为其中增添色彩,湖面因此增添了几分雅致韵味。

人们对于荇菜,既有了解也有疏远。"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它就是《诗经 · 关雎》中记载的那种古老植物。它不仅代表美好的恋情,也是清澈水质的象征。

权威人士指出,该湖泊中荇菜数量众多,确实反映出当地水域状况相当理想。

莫愁湖

水下 " 生物圈 " 长这样

我们家经常在湖边溜达,偶尔能在水边发现一些小螺丝,有时还能目睹鱼儿跳出水面。住在莫愁湖附近的市民王先生这样说道。

莫愁湖

据记者了解,莫愁湖水环境治理项目已实施污水拦截和淤泥清除,随后采用生态恢复方法。该项目重点包括建立水下植物系统,调整鱼类种群分布,以及改善河床底部环境。

莫愁湖水下苦草摇曳

例如,可以选用苦草、黑藻、马来眼子菜、微齿眼子菜、狐尾藻、伊乐藻、金鱼藻等来构建水下的植物群落,如今这些植物覆盖了主湖面百分之七十的区域,为了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莫愁湖还持续放入了多种鱼类和生活在水底的生物,鱼类包括鲈鱼、鲶鱼,水底生物则涵盖了梨形环棱螺和无齿蚌。

一泓碧波清如许

玄武湖水下透明度达 1.2 米

在南京玄武湖环洲白桥水生态治理示范区,能见到一万五千平方米的水域非常干净,水底的各种植物一目了然,小鱼摆动的身影也能看得很清楚。

玄武湖

玄武湖水下世界

梁翠堤南边的水生态治理区域,布满了苦草这类沉水植物,也点缀着荷花和睡莲这些水生植物。沿着木栈道前行,脚下是澄澈的湖面,远处是城市的轮廓,水面和天空交融在一起,景色令人赞叹不已……

玄武湖水下轮叶黑藻

玄武湖现在设有将近二十万平方米的水下植物种植区域,重点分布有翠洲木栈道附近水域,东南湖西侧岸边浅水区,北湖玄武门至和平门一带水域,以及情侣园周边水域等。玄武湖公园管理处办公室副主任胡凯向现代快报记者透露,这些种植水下植物的水域水质关键指标均稳定在地表水三级标准,水体透明度可达到一点二米。环境质量持续提升,选择 " 度假 " 的游客数量明显增加。我们观察到一种现象,水禽总是伴随水环境改善区域活动。胡凯指出,今年早些时候,景区在环洲莲花广场、白桥等地增设了若干水环境治理示范点。如今,市民不仅能够看到成群的白骨顶鸡和绿头鸭,还能目睹众多鸬鹚在此捕捞鱼虾。

重构水生态

让水下食物链活起来

近些年 " 海底绿洲 " 越来越常见,这确实是南京水生态不断改善的一个真实写照。

清淤工作跟种植水下植物一样,都是在为水族生物建造居所。据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生态研究所副所长周艳文分析,生态治理分为三项任务:首先进行河床改造,然后构建适宜环境,最后恢复植物群落。只有落实这些措施,水生动物才能在河中稳定生存,并顺利繁殖后代。

玄武湖水下苦草

她说明,水下有金鱼藻、狐尾藻、苦草、篦齿眼子菜这些植物,这些是沉水植物,水下森林并非随便种些植物就能形成,维持生态平衡,需要关注整个生态体系,每个环节都关系重大。

月牙湖水下的轮叶黑藻

例如,生态治理能够使水底生物中的主要种类,从能够忍受污染的种类,转变为对环境更挑剔的软体动物如螺类和甲壳类,这反过来也证明了河床环境的优化。周艳文举例说明,经过修复的水域里,发现了铜锈环棱螺、长角涵螺、椭圆萝卜螺、大沼螺以及方格短沟蜷这些体型较大的底栖无脊椎动物。又发现了细足米虾,这种虾有一个尖锐细长的红色额角,所以人们管它叫 " 红鼻虾 "。这种虾的出现,表明水质有了明显的改善。

生态修复创造了适合底栖生物生存繁衍的环境,生态修复也使得底栖生物的数量显著增长,修复后的河段还重新发现了土著鱼类,包括翘嘴红鲌、鲫鱼、鲤鱼、泥鳅、䱗条、鳑鲏等。

改善生存条件,构建完善的食物网络,增强水体的净化功能,推动物质交换和能量传递。如此一来,水生环境的各个构成要素都能相互影响,彼此制约,维持动态的和谐状态,进而确保生态体系的稳固。

月牙湖边白鹭停歇

水域环境改善后,便会招徕多种两栖生物及飞鸟在此安家落户。如此一来,整个生态系统便焕发出生机。周艳文指出,倘若只注重局部环节的治理,而忽略整体生态的完整性,那么修复工作很难取得预期成效。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针对特定工程,对河湖生态系统的整体治理并非要求所有生态组成部分都进行修复,而是要全面评估水生态系统状况,找出导致其退化的主要压力因素,在关键的生态环节上实施治理行动,从而帮助形成健康的水环境体系。这样才有可能实现水环境质量、水资源利用和水生态平衡的协调一致,最终达成人与水自然相处的理想状态。

现代快报,记者卢河燕,张然撰稿,赵杰摄影,王曦负责后期制作。

(编辑 张宇)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