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刷80cm草莓蛋糕,竟想妈做的草莓塔了

日期: 2025-10-10 11:11:59|浏览: 3|编号: 151300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草莓蛋糕长度达到八十公分的时候,在社交媒体上迅速走红,我恰巧正在面包房等候,排在我前面的小女孩拿着手机,对她朋友说道:这根本不是什么蛋糕,分明是我被无休止的工作夺走的一段宝贵时光。

一句话把我钉在原地。

她屏幕里,老师傅把草莓一排一排摁进奶油,像给大地插秧。

我注视着那双大手,指节处粗糙的皮层呈现出鲜亮的青绿色,这时忆起母亲当年用粗瓷碗分离蛋白,整个空间弥漫着禽类的排泄物气息,我竟咧嘴傻笑。

如今无人干预了,设备三分钟就能完成,但抖音却执意播放延时画面,使时光倒流回三十年前。

数据说手工蛋糕一年涨三成,情感定制占四成,我信。

点单的人都不是阔绰之人,而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打算花两百元换取半小时的“受到重视的感觉”。

杭州有家店用人工智能先判断顾客心情再调整奶油量,这种做法非常夸张,系统分析出客人想哭时,工作人员就会多旋转几次裱花嘴,导致每月订单数量增长了一倍。

北京朝阳区近来盛行小规模情感表达,两三位朋友聚餐,不用记录消费,餐后连盘子都吃掉,采用可重复使用的器具避免清洗,也防止将“讲究”的食物丢弃在废物箱中。

草莓价格上调百分之十五,师傅依然选用本地产品,解释称外地草莓经过冷藏运输后就会失去真谛,变得不甜了。

牛津学院的某些人运用脑成像技术检测思维活动,发现观看手工制品影像时,大脑中神经递质的活跃程度,与实际制作时相比,高出约百分之六十五,我对此表示赞同,因为我观看相关影像后会立刻进行购买,这种反应速度比追求异性还要迅速。

上海有间店铺特别黑心,要求顾客描述童年的味道,然后模仿制作,价格涨到原来的三倍,我写了“放学时五毛钱的香蕉冰棍”,三天后拿到了蛋糕,刚尝第一口就哭了,老板赚了我三百八,我反而感谢他。

巨型蛋糕适合拍,小蛋糕适合哭,大小都逃不过“被看见”的瘾。

老师傅说,草莓一过夜就烂,人心也是,得趁想吃的当天做完。

我提着新买来的蛋糕往家去,今晚决定不再去公司值班,要把草莓一个一个吃掉,把往昔时光也慢慢品味,然后把空盒子丢掉,顺便把心中的失落也一并舍弃。

糕点会变形,奶油会融化,但是那种“有人愿意为我放慢脚步”的错觉,足以让我持续到下一次情绪失控。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