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市技工教育成果展暨技师学院建校30周年庆祝活动顺利举行

日期: 2025-10-13 14:04:45|浏览: 0|编号: 153535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尚超 通讯员 李江 尚美琳 青岛报道

活动现场

9月5日,平度市技师学院成功举办了技工教育成果展览,这也是学院建校三十周年的纪念活动。活动期间,学院展示了技工教育的丰硕成果,全面呈现了学院的办学特色,以及实践教学的优秀成果和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大力弘扬了工匠精神。此外,还邀请了众多嘉宾到场,共同见证了平度市技师学院三十周年的辉煌历程。

青岛市人社局二级巡视员黄同华出席了庆祝活动,青岛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高杰也参加了庆祝活动,平度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郭爽出席了庆祝活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窦利群出席了庆祝活动,市政府副市长生辉出席了庆祝活动,市政协副主席唐云莉出席了庆祝活动,青岛市技工院校代表参加了庆祝活动,青岛市重点企业代表参加了庆祝活动,平度市委有关部委、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庆祝活动,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镇长(主任)参加了庆祝活动,平度市辖区学校代表参加了庆祝活动,平度市技师学院老职工代表和校友代表参加了庆祝活动,平度市人社局领导班子成员及中层以上干部参加了庆祝活动,平度市技师学院全体师生参加了庆祝活动。

开场舞《鼓鸣盛世》

活动开展之际,同大家一起观赏了开场舞《鼓鸣盛世》,激昂的鼓点立刻带动了现场情绪。随后,与会者共同观看了平度市技师学院建校三十周年宣传片《三十正青春》。

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幕。

青岛市人社局二级巡视员黄同华

黄同华代表青岛市人社局向学院建校三十周年表达祝贺,他指出技工教育与制造业和服务业关联最为紧密,同就业创业实现紧密衔接,是培育产业工人和技术工人的核心基地。平度市技师学院积极响应整体规划,秉持“高层次示范、校企联合、多种途径、素质提升”的育人方针,致力于为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加速行业革新、支援农业现代化、开展人才与项目合作、实现计划顺利实施,持续输送专业人才。期待平度市技师学院不断深化对技工教育的热忱、凸显其专业培养的优势,着力提升教育品质,勇于推动制度革新,朝着打造"省内顶尖、国内著名"技师院校的方向持续前进。

平度市政府副市长生辉

生辉在发言时强调,技工教育是平度教育事业的关键构成,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已经完成了从零星到普及,从普及到提升的历程,为平度以及青岛、山东省造就了大量具备实践能力的高水平技术人才,他期望人社部门与技师学院能以这次成就展示作为新的出发点,把握时机、确立高远目标,更新教育思想、拓展教育内容、提高教育品质,切实将技师学院建设成为一所专业丰富、教学质量卓越、独树一帜、在省内外享有盛誉的顶尖职业技术院校

企业代表金玉谟

青岛征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学院之间一直维持着紧密的沟通与协作,这源于双方都怀有促进教育事业进步、培养优秀人才的共同心愿,也基于推动社会前进的集体担当,展望未来,征和工业将和学院携手并进,专注提升专业技能,注重磨练工匠精神,从而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技术人才,企业代表金玉谟这样表示。

老职工代表崔连章

崔连章作为老员工代表,深有感触地表示,虽然岁月流转,职务更迭,但老同事们对学校的关心从未减退,对学校的感情始终不变,对学校的感激之情也从未消失,不管身处何地,他们都在留意学校的动态,挂念学校的成长。

校友代表李海腾

在校期间的学习经历使校友们获得了安身立命的知识,锻炼了展翅高飞的技能。学校对专业的严谨追求和一丝不苟的态度,向学生们阐释了“匠人精神”的内涵与价值,让大家懂得了为人处世、治学求知的根本准则和途径。校友代表李海腾向母校的栽培表达了感激之情。

盲装汽车变速器

在校庆成果展示环节,吉祥物动画片段生动呈现,智能垃圾分类设备高效运行,盲人操作汽车变速器精准无误,西瓜艺术雕刻独具匠心,数控加工中心完成逆向扫描任务,3D打印技术应用广泛,“三牛精神”剪纸作品寓意深刻,西点制作过程精彩纷呈,这些内容充分体现了学院实践教学的优势和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弘扬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理念,彰显了技工院校蓬勃发展的新面貌。

技能成果展示

活动结束后,与会嘉宾到学院校史馆、形体训练中心、青年创业路和各实训车间进行实地考察,目的是为了认识学院的发展历程和教学成果,同时体会学院深厚的技工传统和不懈的奋斗精神。

与会嘉宾实地参观学院

三十年来从未停歇教化之声,三十年来精神传承不断。平度市技师学院度过了开创的艰辛,走过了发展的曲折,感受了前进的鼓舞,享有了成就的自豪。学院始于1991年租用校舍开展教学活动,此后不断经历着建立新校区、迁移地址、提升等级等过程,逐步从最初简陋的办学条件、费力的开创阶段,发展到具有一定基础、持续进步的阶段,从校舍陈旧、设施不足的状况,转变为设施完善、质量提高的阶段,从仅设少数专业、师资不足的局面,转变为学科丰富、形成独特优势的阶段,始终遵循着教育适应社会需要、专业对接行业方向、课程结合岗位实际的发展理念,成功培养了大量助力经济结构优化的专业人才。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