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表达美好祝愿不会只用“希望你开心”这类平淡话语,将生活常见的不便当作元素,才能带来强烈的感受。
再掏点干货。
发布广受欢迎的“有瑕疵蛋糕”图片,特意让奶油涂抹得东倒西歪,附上文字“接纳不完美,亮光才能透进来”。
心理领域自媒体人留言:实现自我包容的初始阶段,在于默许生日的心愿不必记录不必展示。
事实胜于雄辩,带有#不完美的我#标识的内容,其获赞数要显著多于那些经过修饰的图片,具体数值高出百分之四十七。
想送祝福,先递“脆弱许可证”,比“年年18”走心多了。
还有更野的。
网络中流行一种特殊的生日祝福卡片:将朋友的微信运动步数截图、网易云音乐生成的年度歌曲列表、以及外卖平台上最常点的奶茶店招牌,一次性组合截取后制作成九宫格图片,再附上一句“希望你的每份能量,都源于欢愉”。
看起来很傻气,其实非常准确击中“被数字技术抚育的年轻人”——信息远比母亲更了解自己。
寄出之后,对方当即情绪失控:你竟然清楚我深夜反复播放的《孤勇者》!
不想动脑?
直接抄这三句,今天发就能收割一波“泪目”:
新的年份,希望你如同程序更新,错误自行排除,存储空间立刻增大,不再因无人回复而感到失落。
把岁月设为静音状态,通知中心仅保留“钟情”与“创收”两项,其他所有信息一律拦截。
当人生过于艰难,不妨奖励自己一块甜点——并非励志话语,而是实实在在的糖果,零热量也可以,快乐最为重要。
别小看这几行字,背后全是“反焦虑”暗号。
年轻人早不吃“祝你万事如意”那套,他们要的是“我懂你”。
如同网友@阿瓜所言:生日心愿在宣泄的瞬间,并非渴望成为英雄,而是期盼能获得短暂放任自流的许可。
因此呢,祝福无需故作姿态,将“你当如此”转变为“你当为之”,把“前景光明”替换成“今晚务必安睡”,这样就能触动人们内心最柔软的角落。
最终再想一句:要是实在找不到合适的词,就发一张将蛋糕切成“404”样式的照片,并配上“链接失效,内容加载中断”的文字说明。
对方秒懂——成年人的浪漫,就是一起把崩溃玩成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