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消息,由记者李燕京撰写,培育宝石的销量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那么消费者在选购时应当注意哪些方面呢?为此,记者采访了相关领域的专家,他们为消费者提供了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如何选培育钻石?
负责人梁耀中向人们说明,要购入培育钻石,需先确认是否有相关证明文件,再比较价格。
审查证明时,必须查证商家提供的官方权威机构评估证明。为确保钻石评估结果的公正性,部分商家会采用双重证明,即单颗钻石同时拥有美国宝石研究院、国际宝石学院、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其中两个机构的评估证明。倘若两个机构的评估结论一致,那么钻石的级别便没有异议了。
选购1克拉培育钻石时,若价格远超两三万元,或显著低于四五千元,都应避免考虑。培育钻石的生产成本不可能低于2000元。这是因为未加工的培育钻石价格就已超过千元,而将钻石打磨成型需要几百元费用,若要达到优质切工标准,其加工费用需上千元,此外,通过正规检测机构的鉴定费用约为500元。因此,价格过低的裸钻或首饰,很可能是假冒产品。
挑选时也要考虑后续服务,有些实体店铺会时常提供免费清洁、协助调整造型,此类举措能提升培育宝石的实用性。若通过网络购买,收到宝石后可委托权威机构进行检验,确认无误便可在平台完成最终支付。
如何选培育彩宝?
挑选培育彩宝的依据仍然是价格和证书。
中国珠宝首饰行业协会学术教育及人才培养专业委员会委员、高级珠宝鉴定师李红兵表示,红宝石可以通过尖晶石进行培育,这种培育方式的1克拉成本大约只有十几元;而采用红宝石晶体进行培育的话,成本则需要几百元,两者之间的价格差距十分显著。
培育彩色宝石时,品质差异非常显著。福建杰睦珠宝的副总经理李静宇告诫购买者,即便同是人工培育的宝石,其品质也千差万别,以培育的帕帕拉恰为例,其生长时间需九十天,若用放大镜观察,其颜色分布均匀且无生长痕迹,这是由于生长时间较为充分,而培育时间较短的彩色宝石,则常常出现形态扭曲的生长纹路。
培育出的优质彩宝在品质上完全可以和天然宝石相提并论,它的色彩浓郁度、透明度以及光学效应都与天然宝石别无二致,然而采用传统高温熔融法制造的合成宝石,尽管化学成分与天然宝石相同,却因为制造工艺存在不足,最多只能算作色彩较为鲜明的石头,根本无法达到宝石的级别。
实验室制作的彩色宝石是近些年才发展起来的技术,国家相关规范比较迟缓,现阶段只能提供人工蓝宝石、人工红宝石的鉴定文书,无法进行品质评定。
天然钻石和培育钻石的证明文件不一样,证明文件里都有具体内容,需要认真查看。拿到证明文件之后要访问签发该证明机构的官方网站,找到网络注册的相同编号证明文件,核对证明文件信息是否相同,再核对证明文件上登记的钻石编号与购买的钻石上的编号是否相符。如果完全相符,证明文件就是可靠的。如果还有疑虑,可以把培育钻石送去再次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