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大楼现已空无一人,因拖欠供应商货款导致银行账户被冻结,知名烘焙企业克莉丝汀公开承认面临资金周转困难,负债高达5700万元,所有门店暂停营业,消费者手中的数百元充值卡和蛋糕凭证恐怕难以兑现。
3月20日,澎湃新闻记者来到克莉丝汀上海总部,在正门内侧的桌子上看到一份厚厚的登记表,上面详细记录了顾客的姓名、联系方式,以及无法使用的优惠券和预付卡余额。一位自称是克莉丝汀安保人员的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记者透露,公司计划在30日召开会议,届时会通知已登记的顾客打电话来店铺购买。
到3月20日为止,克莉丝汀(01210.HK)下跌了2.90%,最终收盘价是0.067港元,该公司自首次公开募股以来股价已经缩水了超过95%。
图解:克莉丝汀上海本部,后面附带的图片全部由澎湃报业记者汪琦雯于三月二十日拍摄完成。
总部值守人员称将处理消费者诉求
1993年,克莉丝汀在上海建立,最初由14位台湾人士,以及上海市糖业烟酒(集团)公司、上海市老西门冠生园食品公司共同组建而成。
克莉丝汀度过二十年历程后在香港证券市场挂牌交易,被称作“烘焙行业领头羊”,曾一度非常引人注目。三十年光阴转瞬即逝,克莉丝汀上海总部的办公场所现已变得人迹罕至,墙面上覆盖着浓厚的尘埃,地面砖缝中甚至冒出了青草。
克莉丝汀的总部在一楼,那里原先设有“甜蜜恋人”金沙江路旗舰店。一张手写的白纸,上面写着“停止营业”,被贴在了旗舰店的侧门边上。透过灰蒙蒙的橱窗往里瞧,柜台里面依然摆放着一些已经包装好的点心。柜台上的机器用黑布遮盖着,旁边的快递架子上还留有几个快递包裹。
在克莉丝汀机构的主要入口处,入口内部的台面上摆放着若干份登记簿,其上详细记录了个人姓名、联系方式以及无法兑换的凭证和预付卡余额,这些记录显示近期都有顾客或职员前来注册。根据澎湃媒体的调查人员所见,这份注册表格大约有六张纸,每张纸上列出了大约四十项信息,大致推算已有超过两百位顾客或职员完成登记手续。
有位声称是克莉丝汀安保的人员向澎湃媒体从业者透露,他负责引导前来注册的顾客,"30号他们要开会,届时会联系已注册的人",当媒体从业者询问是否指本月三十日时,安保人员回应:"是老板和公司安排的,通知他们开业了可以去消费。"
根据早前新闻报道,克莉丝汀上海总部的安保人员透露,该店已经停业数月,有传闻称5月30日将重新营业。
当天,澎湃媒体的工作人员反复拨打克莉丝汀负责投资沟通的联系电话以及处理顾客申诉的专用号码,每一次尝试都没有人回应。
克莉丝汀总部正门墙面,张贴有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发布的通告,该文书日期注明为三月十五日,内容涉及克莉丝汀在徐汇区租赁的房产,因拖欠十二万一千六百元租金问题,且公司目前联系不上,法院已通过公告形式,向企业送达起诉相关文书资料。
南京工厂欠薪月余
李鸥的母亲在克莉丝汀南京工厂任职已满三年,自2022年开始,其工资便被屡次拖欠。社保也同样遭遇拖延。母子二人多次报警求助,然而情况始终未获改善。
李鸥向澎湃新闻的记者透露,起初职员们曾“集体提出过诉求”,公司方面“也逐步做出过回应”,不过随后又耽搁了,拖到2022年11月尾最终停工了。
他们之中多数是三十到四十岁的工龄,我母亲已经四十九岁,若再让她另寻工作并缴纳社保,实在力不从心。李鸥感到十分为难,她猜想或许能等到最终的经济补偿,然而厂里早已停发薪水,她的母亲最终决定不再等,转而另投别处谋职。
克莉丝汀管理机构邻近处一家店铺的经营者也追忆说,今年春节返回克莉丝汀管理机构后就没有目睹职员来岗,传闻职员薪资未发放,众多访客前来过。
员工的工资尚且被拖欠,更别说拿着储值卡、面包券的消费者了。
克莉丝汀2022年的中期报告表明,去年前六个月公司整体营收里,接近一半五成五是实体店销售贡献的,具体数额达到2624万七千元;剩余部分大概四成五是由礼品卡和预付产品兑换所得,金额约为2166万三千元。
预付卡形式使许多购买者陷入困境,登记表格显示,部分购买者仍有数十元面额的代金券未使用,同时也有200元、300元乃至800元储值的卡无法找到消费途径,从2022年12月开始,不断有人在社交网站上投诉当地克莉丝汀店铺停业,手里拿着几百元的储值卡和优惠券却无处使用。
3月20日那天下午,先后有两名顾客到访克莉丝汀总部,不过门岗人员并未出面引导。其中一位顾客透露,有人赠送了她两张价值100元的克莉丝汀预付卡,然而居住地附近的店铺早已歇业,又从新闻中得知克莉丝汀总部似乎不再营业,因此特意前来探查。
她本人同样经济拮据。这位顾客坦白说,倘若克莉丝汀能拿出面包来抵换,她倒也可以容忍,前提是她能花掉手头这张预付卡上的所有金额,这样她就不介意了。
澎湃新闻记者 赵子易 摄
江苏万盈律师事务所律师吴兆熙手上的克莉丝汀储值卡尚有300多元未使用,她本人打算有空时对克莉丝汀提起诉讼,同时会在社交平台上为网友们汇编一份简明的“诉讼指南”。
实际情况维护权益会十分困难,吴兆熙表示,克莉丝汀未来或许会启动破产程序,也可能在破产后选择重整或和解途径,但不论哪种情形,消费者首先提起诉讼都是正确的做法。
她同时指出,购买者需要权衡法律程序的经济负担,聘请法律专业人士的花销或许会超出退款所得,因此她主张个人单独提起法律程序,而不是联合他人集体维权。
自曝拖欠5700万元
门店停业、资不抵债
根据官方网站信息,克莉丝汀从1993年开始制造并售卖烘焙食品,属于较早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外资烘焙公司,主要在长三角的优质地段以及核心城市开展经营,供应的面包、蛋糕、月饼等商品种类超过两千二百种。
克莉丝汀于三月十日通过官方通告坦承,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购买力出现下滑,导致企业运营承受巨大压力,资金周转出现窘境并面临管理难题,拖欠了店铺的租赁费用,供应商的货款以及职员的薪资。
到2023年2月28日,克莉丝汀累计未付款项达到五千七百万元人民币。因为未支付货款,一些供货商已经提起诉讼,冻结了公司的银行账户,冻结的金额在三百五十万元到四百万元人民币之间。
克莉丝汀在通告中说明,企业从2022年12月开始已经暂停了所有销售网点,现在机构正打算借助合适的资金渠道,例如变卖资产和募集股份,来处理周转金短缺的情况,并且打算在2023年上半年度重新开展业务。
克莉丝汀公布的2022年中期报告表明,去年前六个月企业营收显著减少,降幅达到71.3%,大约为4650万元,而净亏损则高达7251万元,营收无法弥补亏损的缺口。
克莉丝汀的财务报表反映出,曾经备受瞩目的“烘焙业领头羊”如今面临债务负担沉重的问题。到2022年6月30日为止,该公司手头可支配的即时变现资产合计8160万元,与此同时需要立即偿还的债务总额达到了约6.69亿元。
值得留意的是,克莉丝汀的店铺数量从2012年首次公开募股时的898家减少到2022年上半年剩余的246家。克莉丝汀在2022年半年度报告里坦承,由于经营状况欠佳、场地租赁费用大幅上涨以及改造翻新项目难以实现成本回收,公司决定关闭了94家分店,这批关闭的店铺里,有57家位于上海市,23家位于江苏省,14家位于浙江省。
事实上,克莉丝汀的困境在公开募股前就已显露征兆。2008到2010年期间,该公司的税后收益持续三年减少,2011年盈利实现小幅反弹达到9582万元,然而2012年香港交易所挂牌后,经营状况急转直下,年度盈利骤降至大约2008万元。
从那以后,克莉丝汀持续亏损九年,2018年亏损金额猛增百分之八十,达到两亿三千二百万,创下2013年至今单年最差表现。公司的营业收入同样呈现逐年减少趋势,2012年之后不断走低,巅峰时期的十三亿八千八百万营收,到2021年已经萎缩为二亿九千二百万元。
中国食品行业专家朱丹蓬指出,克莉丝汀面临当前困境,源于国内烘焙领域历经三十载演进,产业构造在革新进步、更迭速率及品质水准等层面,未能有效契合新一代顾客追求新奇体验、热衷社交分享的购买习惯与取向。
克莉丝汀近些年未曾致力于产品革新与迭代,因此它远远滞后于行业整体进步,它必定会被消费者逐渐舍弃。朱丹蓬表示,品质的持续稳定,食品安全的可靠保障,应用场景的开拓,服务体系的建设,以及客户忠诚度的提升,都与中国烘焙企业实现突破性发展密切相关。
事实上,克莉丝汀于2015年6月通过官方网站公布了《变革方向》一文,文中说明该集团自2014年起着手门店的深度改造,将早餐、简餐以及午后茶点等业务整合,并且在店内增设了供人放松的座椅区域,不过该品牌的革新过程好像遇到了不少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