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评丨“天价”粽子转为网上吆喝 线上监管也得跟上

日期: 2025-10-19 07:08:59|浏览: 2|编号: 157666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西南地区某城市一家酒店入口处,一个显眼位置上,陈列着若干个标价498元的“端礼雅韵”粽子礼盒。这排礼盒由新华社记者万志云拍摄。

临近端午,“新华视点”记者走访部分省份时注意到,市面上出现了“燕窝粽”“人参粽”“鲍鱼粽”等高价粽子,其内馅选用珍稀材料,外包装也极尽奢华。在与多位销售人员的交流中了解到,这些高端粽子礼盒大多是为送礼而准备的,购买者通常并非自用,食用者也往往不是购买者。

中华传统节日中,端午节与中秋节都和食物联系紧密。端午节食用粽子是为了缅怀屈原,中秋节则通过品尝月饼表达对家庭团聚的美好愿望,这些传统食物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随着时代发展,节日里的粽子和月饼逐渐被商业活动所渗透,失去了原有的淳朴。一些粽子与月饼在添加了名贵材料且经过豪华包装后,身价变得极高,它们不仅违背了传统节日的本意,还导致了大量资源被无谓消耗,同时助长了不良风气,因此备受批评。

粽子和月饼是用来享用的,不是供观赏的,更不该转变为“人情粽”“人情月饼”。因此,近些年管理部门加强了对高价食品、过度包装等现象的管控。例如去年六月,管理部门就公布了《关于禁止高价月饼、推动行业良性发展的声明》,对售价超过五百元的豪华月饼盒装产品实施了严格管理。

逃避审查,昂贵粽子的贩卖呈现了“由明转暗”的新动向:高级粽子多数从商超售卖转为预约定制,流向星级酒店、高档饭馆、社交平台,由实体赠品转为数字礼券,还玩价格“擦边球”,搞套餐式售卖。

昂贵粽子如今虽已虚化,仅剩网络叫卖形式。适应新状况,监管机构需同步强化实体店销售监督,并优化对网络销售平台等虚拟渠道的管控。网络融合时代,线上监管早已非全新议题。某种层面上说,监管反而能实现更快速、更精确、更高效的覆盖。

监管机构能够利用网络检索功能,追踪相关线索;同时,组织社会人士依据现行规范,在特定时段参照个人行为实施检查。例如,临近端午节日,可对网络售卖的食品进行重点观察,识别并记录可能出现的违规捆绑销售情形。需要时,监管单位能和权威组织联手发起网络清理活动,实施全面排查,使不正常的昂贵粽子无法隐藏。

江鱼耗费两千多年,也无法吞咽你的一丝傲气。每逢农历五月初五,我们都会追思“普天之下皆浊我独清”的屈子风范。时代变迁,但这种宝贵的精神遗产绝不能被扭曲的“天价”粽子所亵渎。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