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裹住内馅后,昂贵粽子总有诸多解释,今年粽子的价格主要源于包装。选用优质材料,设计独特形状,购买时附赠美酒,采用三层包装搭配木质盒子等,各种包装方式层出不穷,今年端午节粽子礼盒的价格几乎达到一千元。
精美的外包装和昂贵的售价背后,反映出粽子市场增长速度减慢、产品种类趋于饱和的行业现状。龙头企业五芳斋的粽子销量也开始下降,行业内外对于粽子市场发展极限的讨论越来越激烈,部分商家在节日期间获取高额利润也就不足为奇。不过,在国家出台政策明确禁止商品过度包装后,商家这种铺张的包装方式是否合法呢?花样包装又能否真的能打破天花板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礼盒价格直逼千元
端午节快到了,北京商报的记者注意到,今年商家们主要在礼盒的包装上下功夫。在网上的购物平台上,一个粽子礼盒的价钱大概是一百到两百元,有些甚至高达九百多元,差不多接近一千元的价位。
这些粽子礼盒价格高昂,主要是因为内馅用料考究、包装精美以及附赠物品价值高。例如,有些粽子以人参、鲍鱼等名贵食材作填料;有些礼盒的包装选用桐木、丝绸等上乘材料;还有些礼盒内除粽子外,还配有陈年黄酒和普洱茶饼,因而售价也随之大幅提升。
和苑酒家出品的干鲍裹粽黄礼盒,标价699元每套,包装规格为50厘米,里面装了四份每份500克的干鲍粽。江南赋旗舰店推出的“万里河山”粽子套装,售价468元,但里面只有六只粽子,这套礼盒更引人注目的是一幅流沙画,一盒会倒流的香,以及一个散发木香的底座。沈荡专卖店售卖的“招财进宝礼”粽子套装标价九百三十六元,其外包装选用“樟子松方平招财宝盒”,整体构造设有两个独立隔间,内部配置包括两坛“十二年精心酿造的黄酒”以及四枚“古法腌制海鸭蛋”,而作为礼盒核心的粽子仅含有四只。根据销售代表说明,礼盒中附赠的黄酒品质较高,历经十年窖藏陈化。
这个奢华的礼品盒装饰与国家颁布的规范不符。依据2022年8月生效的《关于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GB 23350-2021)国家标准的首个修订版,粽子的包装层数须少于三层,禁止采用贵重金属和红木作为材料,同时粽子也不得与价值远超本身的产品一同包装。价格超过一百元的粽子,其包装费用在售价中的比重是百分之十五,价格不足一百元的粽子,包装费用在售价中的占比是百分之二十。
对于先前提及的粽子产品是否属于过度包装的问题,北京商报的记者联系了国家市监局进行咨询,国家市监局食品经营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说明,粽子包装是否过度需要由国家市监局执法稽查部门进行认定。接着,北京商报的记者又拨打了国家市监局执法稽查部门的电话,到文章完成时,该部门仍未接听。
商家们对于过度包装的问题或许心存顾虑,部分商家在包装改进方面采取了若干举措,例如粽游记推出了“龙舟盒”,这种包装盒在吃完粽子后能够当作茶盘使用;木礼食品专营店则制作了行李箱造型的粽子礼盒包装,吃完粽子后该包装盒还可以用来存放物品。
九德定位咨询公司创办人徐雄俊谈到,首先,如同俗话所说“人因衣饰显身份,马配鞍镫增风采”,优质的外在装束确实能促进粽子的销售,新奇的粽子包装设计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传统饮食文化,这是对中华美食文化的一种创新性发展;然而,另一方面,倘若商家过分强调价格高昂的礼盒,乃至搭配一些高档附加商品,便背离了粽子本身的属性,违背了基本的经济学市场规律,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朱丹蓬作为中国食品产业的专家分析,认为粽子礼盒不只是食物本身,还兼具了节日赠品的特性。精美的、高档的包装设计,能够提升商品的附加价值。尽管国家针对过度包装的问题出台了相关法规,但这个问题在短期内还难以彻底解决。
市场规模增速放缓
粽子的卖点向来不少,近些年,粽子的创新主要集中在外馅,奶茶波波粽、黑松露香鸡粽、咸蛋黄芝士粽、榴莲粽、酸笋粽、巧克力粽等层出不穷,还有紫米、芋泥、奶酪、爆珠等各式食材纷纷登场,应有尽有。如今,粽子的吸引力体现在包装上,这是粽子品类发展接近极限,商家们希望在端午期间大赚一笔的考量。
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粽子市场近年来的扩张速度呈现递减趋势,由2016年超过百分之十四的增幅降至2023年大约百分之七的水平。该行业内部参与者数量众多,市场分布较为零散,除少数头部企业外,从事粽子生产的中小型工坊超过五千家。通过超市等实体店以及网络平台销售,该细分领域的整体交易额维持在八百亿元至一千亿元区间。
当前市场状况从仅有的上市公司“粽子第一股”五芳斋的发展中可见一斑。该公司公布的财务报表显示,2022年整体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下降,其核心粽子产品销售收入降低了12.97%。同时,粽子的年生产规模和销售数量分别缩减了12.89%和13.77%。五芳斋在财报中解释,市场环境的转变直接影响了连锁门店的销售业绩,并导致经销商的订单量减少。五芳斋的负责人厉建平以前公开讲过,整个粽子行业规模有限,差不多已经到了极限状态。
五芳斋的负责人对北京商报记者谈到未来走向等事宜时,为在2023年端午时节推动粽子销售,五芳斋已经推出金牌系列、传世臻粽系列、FANG粽系列、新鲜粽系列等多种新品,在风味、工艺、装帧上都有革新。借助融合商业、网络销售以及加盟经营这三种主要途径,打造一个全面互通的营销网络体系,并且要在社交团体、视频播报和数据分析系统里加大品牌宣传力度,以便实现品牌影响力、销售效果和产品销售的统一。
突破时令性限制是重点
线下商超售卖的粽子,包装风格较为朴实无华,与线上平台琳琅满目的创意设计形成鲜明对比。许多购买者表示,选购粽子主要看重的是传统节日的寓意,而非过分追求外包装的精美。
北京商报的记者对北京物美超市、果多美等实体店铺进行了考察,发现这些地方的粽子主要采用散装或者袋装的形式出售。紫光园的三色藜麦粽每包装12.8元,包含218克,相当于每只6.4元;五芳斋的猪肉粽每包装12元,净含量200克,每只大约6元;在果多美,粽子的价格区间从4.8元一只的蜜枣香粽到6.8元一只的蛋黄肉松粽不等。礼盒装粽子价格通常在几十元到一百多元之间,例如五芳斋珍情五芳礼品粽售价65元一盒,包含8只,五芳双喜礼盒标价89元一盒,里面有6只。
另外,不少超市增设了专门售卖箬叶、蜜枣、糯米等食材的柜台,供人选购。正在挑选包粽子材料的是一位李姓女士,她来自福建,每年家中都会制作南方肉粽,今年计划继续沿袭。在她看来,亲手包的粽子蕴含着更浓的节日氛围,同时也能借此机会参与传统文化传承。
业内普遍认为,粽子产品与端午传统节日联系紧密,因此其销售受到季节影响很大,呈现出明显的旺季和淡季差异。五芳斋在其公开文件中也提到,粽子业务受到地域分布和季节变化等因素制约,这直接引发了企业产能不足的困境,同时也造成了其销售网点分布不均衡的现象。
一些学者指出,如果想要有效提升粽子的市场表现,就必须强化产品的研发能力,打破粽子销售的季节性瓶颈。不应只在包装设计上投入过多精力,仅仅依靠端午节的短暂销售高峰,而应该拓展粽子的应用范围,使其成为不受季节影响的日常食品。
徐雄俊认为,想让粽子不再局限于端午节,而能全年流行,首先,粽子公司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同时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和食用安全,确保粽子既安全又美味。其次,要着力打造品牌形象,比如借助广告宣传、公共关系活动以及抖音这类网络平台进行传播,以此突出产品特色,提升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