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2元面包店,完全采用了与过去的Dikka、LeTAO、雷诺特等超高端品牌截然不同的策略,定位十分亲民。记者观察到,Dikka在进入上海后,一度成为热门的网红聚集地,然而早在2023年7月,这家店就已经无声无息地停业了。
现在,售卖两元面包的店铺在许多城市迅速扩张。通过调查,在北京、广州、西安、潍坊等城市,都能找到不同品牌的两元面包店。苏昧两元面包已经进入眉山、雅安、许昌、菏泽、济宁、石家庄、保定、洛阳等许多地方。同时,分想分享、爱舒蜂、糖一2元面包等品牌也都在开设实体店,形成连锁经营。
媒体报道称,现阶段两元面包售卖点的合作方式存在差异,部分要求支付学习成本或合作金,部分则需购买预制面包原料等。以和面为例,个别烘焙品牌仅此项技能的入门费就高达两万九千八百元,虽然会提供教学,但这并非短期内就能掌握的技艺。有从业人士透露,这种经营方式存在被过度利用的风险。
成都占师傅2元面包店合伙人刘啟成表示,目前只经营一家分店,计划在春节前将自营店扩展到十家左右。他强调,要重点保障供应链稳定,确保食用油、鸡蛋、牛奶和面粉等原材料的品质。同时,公司已经建成中央厨房,专门负责生产半成品面包,为未来的连锁经营奠定基础,这将成为主要的盈利来源。刘啟成谈到,目前每日有二十余种商品,它们大多含糖量低且脂肪含量少,同时需要持续开发新款式,目的是满足市场的要求。
现在,购买力正在逐步减弱,在这个时期,两元面包铺拥有高性价比的特点,符合当前整体消费的态势。朱丹蓬谈到,从产业全局来看,将来会形成超顶级、顶级、中上级、中级、中下级、下级六个不同的消费等级。
在这个问题上,于润洁指出,2元面包店实际上把价格低廉当作了其主要的竞争优势之一。实际上,价格低廉并不能算是企业的核心优势,由对产业链的掌控和运营效率的提高而带来的低成本,才是价格低廉背后真正的优势所在。2元面包店是最近出现的热门领域,她个人并不认为它们的低价是建立在低成本的基础上的,所以它们没有发展潜力。
2元面包店通常采用加盟方式经营,多为社区型店铺,面积大约在20平方米,需要准备一些烘烤器具。其中,劳动力费用和房屋租赁费用占据了大部分支出,单家店面的整体投入大约为6万元。
这些两元钱的面包,确实切合了当前顾客的偏好,给创业者开辟了新的赚钱途径。成都餐饮同业公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袁小然谈到,售价低廉就必须依靠顾客的高频率回购,只有销量提升后采购成本才能降低。所以,虽然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但获取的都是劳心费力的收入。必须用心做好产品,用心搞好服务,用心讲好品牌故事,用心塑造好品牌形象。
袁小然指出,依据国务院发布的《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以及相关说明,开展特许经营业务的公司至少要经营两个自营店铺,并且这些店铺的运营时间需达到一年以上。此外,这些公司必须在签订第一份特许经营协议后的十五天内,按照条例要求向商业管理机构进行登记备案。告诫开创事业者要清楚了解合作经营的潜在问题,挑选具备相应资格的商标合作,以免部分机构借助品牌授权行骗。
产品创新仍有待提升
成都的百年老店协盛隆已经停业好几年了,到了2019年5月才重新开张。现在,这家店在成都已经开设了近三十家直营店,即便这两年烘焙市场比较低迷,它还是在持续增加门店数量。
协盛隆董事长王亦娇谈到,他们重新赢得市场好感和信任,关键在于把握了两个要点,一个是借助新中式糕点的特色,依靠产品更新来吸引年轻群体,比如低脂低糖的健康点心变得非常普遍,另一个是把握了国潮流行的时机,大力宣传具有国潮特色的品牌形象。
烘焙行业的发展需要追求环保、健康、天然、无公害,这是袁小然提出的创新思路,具体来说就是要倡导健康的生活理念,选用天然无污染的食材。在大健康理念推动下,烘焙品必须摒弃过多糖分、脂肪和热量,逐步转向低盐、低脂、营养均衡的路线,其中减少糖分和脂肪含量是食品生产商必须明确的目标,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烘焙领域正体现出一种将旧式做法与新颖理念融汇的走向,需要让顾客享受到安逸的用餐感受。
媒体报道显示,好利来、鲍师傅、原麦山丘、墨茉点心局、稻香村等众多烘焙企业,近些年陆续推出了少糖少脂的食品,目的是响应民众注重健康饮食的倾向。
开发出广受欢迎的新产品,对于老式面包行业来说,是吸引年轻一代顾客的重要因素。于润洁指出,受欢迎的前提是“美味”,中国本身就是美食之国,各地风味丰富多样。烘焙产业如何从丰富多样的地方风味中获取灵感,是产品创新的便捷途径。方便面领域的做法很值得参考,包括产品研发和口味改进;同时,增强企业内部管理,提升经营效能,减少经营开销,为顾客提供更高性价比的烘焙食品,也是产品创新的关键环节;此外,品牌建设需要时间来验证,一旦某个产品走红,或者某个品牌出名之后,管理者能否控制住扩张的欲望,能否一直为顾客提供实在的产品而非花哨的噱头,这才是产品创新的关键。一款真诚的持续好卖的老产品,胜过开发十款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