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倡节省、反对食物糟蹋的风气下,今年的中秋节已经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几乎每一年的中秋节期间,都会有几类新闻出现:节前,各式各样包装精美的月饼出现在市场上,价格高昂的月饼引发讨论,过度包装的问题需要关注;节后,则是月饼大幅降价促销,人们开始思考多余的月饼都流到哪里去了,并对浪费行为进行反思。
事实上,人们对月饼的食用量,早已达到极限了。许多购买者在中秋节那天,也只是象征性地品尝一两个,再吃就感觉饱了。传统月饼过于甜腻,为了身体需要控制摄入量;而新式月饼常常设计得过于花哨,难以被大众所接受。
这些尚未到期的“当季月饼”,反倒成了每家每户棘手的“麻烦物件”。因此,月饼的“节前购置、节后丢弃”,已经成为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惯例。
让人头疼的“过季”月饼
假期刚结束就上班了,在北京做计算机相关行业的年轻人小孙碰到了一件让他感到窘迫的情况,家里还留着两份未开封的月饼礼品,实在不知道如何处置,家里人以及朋友们都不想吃,他看着上面印着公司专属标识的月饼盒子,十分不好意思地透露说办公场所里还摆放着几份。
许多人同样正承受着与小孙相似的困境,中秋节过后的这种棘手状况,如何妥善处理,已经成为一个令人烦恼的难题。
一项涉及3505名顾客的研究显示,有34.1%的顾客谈到,往年的中秋节月饼全部吃完了,有18%的顾客提到会留下一部分月饼,有34.7%的顾客表示只享用了一部分,还有4.9%的顾客说会剩下很多。月饼所具有的社交功能,使得一些对月饼兴趣不大的民众承受了“甜蜜的负担”。
中国人究竟为月饼花了多少钱?
月饼在市场上广受欢迎的时候,它们在各大商场货架上停留的时间其实非常短暂,只有一两个月的工夫,人们购买月饼也大多集中在中秋节来临前的那些天,而真正吃掉这些月饼,可能仅仅是在中秋那个晚上以及假期结束后的几天作为早餐,但这些情况丝毫不能阻挡月饼变成一项规模庞大的商业活动。
根据央视财经披露的信息,相关财务资料表明,2020年,广州酒家的月饼类商品创造了13.78亿元的销售总额,该类产品的利润率达到了58.37%。与此同时,*ST麦趣在2020年,“节日食品”板块的收入为7048.2万元,其利润空间为53.16%。此外,元祖股份在2020年,中西糕点礼盒的销售额高达13.88亿元,对应的利润率为55.96%。相比粽子、年糕等节庆食品,月饼利润率更高。
艾媒咨询方面的资料表明,在2015至2020年间,我国月饼市场的销售额持续增长,具体金额从131.8亿元增加至205.2亿元,并且根据预测,2021年该市场的销售额将能达到218.1亿元。
根据《2020年月饼数据消费报告》可知,国内中秋月饼的销量一直在不断增加。2015年,月饼的产量为32.8万吨,销售额达到了131.8亿元。到了2019年,月饼的产量提升至36.4万吨,相较上一年增长了1.4%。同时,销售额也增长到了196.7亿元,同比增加了7.9%。在2019年,我国月饼销售总量达到了13.8亿个,表明每个中国人都能分到一块。
网友支招
可把月饼做成“三明治”
中秋佳节刚结束,剩余月饼如何处置,成了每家每户的“烦心事”。月饼的保鲜时间比较有限,一般只有一两个月,可多数月饼都是提前制作的,过了中秋,月饼的实际保鲜期大约只剩一个月,所以面对那些糖分和油脂含量高的月饼,怎样在保质期内吃完又不造成浪费,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有网民称,将月饼置入微波设备进行短暂加温,大约过一分钟后再取出来,月饼立刻充满诱人香气,质地也变得松软,相较于冰凉的月饼口感更为适宜,品尝时滋味也更为浓郁。
有网友称可以将月饼改造成“月饼三明治”形式,需要备好面包片、生菜、煎蛋,把月饼切成薄片,再把所有食材夹在面包里面,这样既有菜又有蛋又有肉,营养比较丰富,味道也很好。
月饼售卖者提出,家中剩余的糕点要放在阴凉干燥且空气流通的位置,储存时需注意这些条件。打开包装的月饼,应该尽快消耗掉,否则容易发生腐坏现象。另外,消费者要留意饼干的到期日,一旦过了这个期限,就绝对不能继续食用了。
在上海,长宁区华阳路街道与上海多家公益组织合作举办的“月饼再利用活动”,使剩余月饼得以继续发挥作用。
听说,在名为“月饼改造工作坊”的活动里,米其林名厨演示了三种创新做法,包括将五仁月饼改造成的能量棒,用月饼皮制作的早餐酸奶杯,还有把莲蓉馅料改成的和果子。
那个饱受网络嘲讽的五仁月饼,厨师却让它焕发了新生:他先将月饼内馅单独取出,接着掺入果仁和枣泥,一根坚果条就此完成;饼皮也不丢弃,磨成碎末拌入酸奶和鲜果,又变成另一种美味。品尝时,仍能感受到月饼原有的味道,但月饼本身甜腻的感觉明显减弱,参与活动的民众们对改良后的月饼无不交口称赞。
实际上,对于许多家庭而言,那些吃不完又送不出去的月饼,最终很可能会被丢弃,而提前购置,事后丢弃,则构成了大多数人年复一年过中秋时的惯例。
月饼是中秋节特有的食品,它代表的是家庭团聚,促使我们回归初心,倡导理智消费,以免让这份象征团圆的馈赠变成“甜蜜的累赘”。
最终,你们家的月饼是否在中秋节后都已吃完?通常,人们对于剩余的月饼会采取哪些方法来处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