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儿时吃的桔红糕吗?惦记巷口卖糖人的吆喝声吗?那些时光里,那些美味小吃在我们脑海里刻下印记,记忆里的甜蜜是尽情奔跑嬉戏的无忧无虑,是吃到糖果就感到的简单满足!
为日子增添些甜蜜,下面介绍几种温州的老式糖点,能否让你怀念起往昔的欢愉?管住你的嘴馋,出发!
桔红糕
桔红糕是用糯米制成的一种温州传统点心,形状晶莹透亮,质感温润似玉,个头小巧玲珑,口感细腻柔软且富有弹性。
@温州深夜食堂
口感十分宜人,甜度恰到好处,没有丝毫甜腻之感,还夹杂着些许清凉的薄荷气息,带来舒爽的体验,只需品尝一次,便让人回味无穷。
双炊糕
@瑞安文旅资讯
这种点心因其制作工艺而得名,需要经过两次烘烤才能完成。首先,选用优质糯米粉,掺入白糖和水混合成团,再撒上桂花进行初次蒸制。接着,将蒸好的糕团切成小块,进行第二次烘烤。这种糕点口感细腻,质地柔软又有韧性,香气浓郁,味道甜美,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食用。
一百多年前的清光绪时期,温州瑞安糕点名家李大同茶食品店的开创者李瑞庆研发而成,因此也称作李大同双炊糕
@瑞安文旅资讯
揭开外层,一阵诱人的桂花气息立刻弥漫开来,浅棕色的糕点令人食指大动。取一小块品尝,甜中带韧,口感绵软,吃完之后,口中依然能感受到那股芬芳。
白象香糕
@温州深夜食堂
白象香糕又名板糕,历史悠久,起源于清朝末年,由浙江乐清县白象镇公久南北货商号首创,属于传统特色糕点。这种糕点主要采用糯米粉作为原料,辅以芝麻、白糖和柑橘饼,通过蒸制的方式完成制作。
@乐清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香糕呈乳白色,味道十分纯正,香气四溢,质地非常松软,甜度适中不会觉得腻。二零零八年六月,白象香糕的制作工艺被收录为温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白象香糕制作模具 @乐清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白象香糕制作模具 @乐清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九层糕
九层糕,也叫九重糕,千层糕,中元糕,蕴含着长命百岁,事业腾飞的美好愿望,属于温州地区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点心。
@诗画浙江文旅资讯
文成的九层糕制作工艺很独特,它是由许多薄薄的米粉片堆叠起来的,样子看起来是浅黄色的,味道香甜细腻,既可以蒸熟来吃,也可以煮熟来吃,或者煎着吃,每一种吃法都有不同的口感。
猪油糕
@温州深夜食堂
温州猪油糕,也称作脂油糕,在清朝时期就已享有盛誉,根据《元和唯亭志》的记载,它被称作“吴中佳品”。
@温州深夜食堂
猪油糕以糯米和白糖为原料,制作成薄薄的糯米皮,在猪油中煎炸,外层变得香脆可口,食用时撒上白糖增添风味,再用粽叶包裹起来,品尝时感觉油润但不油腻,这种点心做法简单,风格质朴,深受一代代温州人的喜爱。
糖糕
@瓯海旅游
糖糕属于温州地区的传统美食,口感爽滑,风味甘甜。每逢临近新年之际,众多制作糖糕的摊点便会遍布温州古城的各个角落。
@瓯海旅游
@瓯海旅游
糖糕以糯米粉和红糖混合,然后放进蒸屉加热至熟透,趁它还温热时,就把它放进石制的容器里,用石头的工具一下下捶打,直到变得非常有弹性。接着把它放在平板上,师傅用手把它塑造成型,有时做成元宝的形状,有时则放在一个叫做“糖糕印”的模子里,用力压出形状。“糖糕印”上面的图案,通常是“状元及第”“三官赐福”“魁星点斗”这类带有好兆头的民间图画。
枇杷梗
记得春节时家里总得备上枇杷梗招待客人,那噼啪作响的声音特别悦耳,炸得恰到好处,咬一口格外酥脆,里面是香甜的糯米粉,掺杂着白糖和芝麻,满嘴都是甜香的味道。
@温州深夜食堂
此刻端起一杯茶,再吃一点枇杷的嫩茎,让舌头重新感受味道,香甜的滋味在口腔里逐渐散发,原来快乐就是这么容易。
稻杆绳
温州的方言叫“稻杆绳”,其实是一种裹着糖衣的麻花,在温州长大的70后、80后,童年时能尝到一根稻杆绳,那是一种难得的开心体验。
@温州深夜食堂
@温州深夜食堂
面粉搭配其他材料经过长时间发酵,然后进行揉和,把两三条面团状的东西缠绕在一起,采用油炸的方式使其成熟,接着放到糖浆里混合均匀就可以了,颜色呈金黄色,口感既酥又甜。在瑞安地区,还有在糖浆里掺入小葱的,甜腻的味道里夹杂着一丝葱的香气,形成一种与众不同的风味。
炒米糖
@温州深夜食堂
@温州深夜食堂
爆米焦香,新春将近。爆米糖,在温州民众观念里,占据着特殊的位置。从前每逢岁末,这种香酥的点心,便是孩子们节日期间的常备食品。
@温州深夜食堂
温州炒米糖系列包括花生炒米糖、芝麻炒米糖、玉米炒米糖等,它们是温州人十分偏爱的点心。制作炒米糖主要用到糯米,其烹饪方式以挂霜为主,整体风味偏甜。炒米糖的颗粒大小均匀,形状类似蜂蛹,口感软硬适宜,味道香甜且酥脆。
麦芽糖
@中国永嘉
温州地区,喜爱甜食的儿童没有谁能够抵挡敲糖的吸引力。敲糖指的是麦芽糖,售卖者会借助小铲和小锤将新鲜制作的麦芽糖逐一敲开,并且覆盖上炒米研磨成的粉末,以此防止糖块互相粘着。售卖者在四处游历时,通过敲击小铲和小锤发出“叮叮”的声响,以此作为招揽顾客的吆喝,因此也被称作“叮叮糖”。
@中国永嘉
制作麦芽糖流程相当复杂,特别是在捣糖环节,整个操作过程如同武林好手习练武功那样。刚咬破糖块,首先感受到的是米粒的清雅气息,而后细细品味,麦芽糖独有的甘甜慢慢在嘴里散开。
芙蓉糖
芙蓉糖,就是温州沙琪玛,是用白面粉和鸡蛋混合成团,压成粉皮,粉皮要均匀又薄,在猪油里炸成芙蓉花片,再用饴糖浆把它粘合在一起,撒上桂花,最后切成块状。
@温州深夜食堂
花瓣成品相互堆叠,层次分明,呈现麦色,表面细腻发亮,一咬就化,口中满是甜美,并且不会粘口。
麻巧
@温州深夜食堂
温州传统童谣《十二月令》里提到“七月七,巧食喜鹊啄”。就是说,到了七夕这天,一定要吃麻巧。温州当地有个习俗,每逢七夕,母亲总会准备一盒麻巧送给已经出嫁的女儿。
@温州深夜食堂
麻巧别名巧食,以精良面粉、红糖、猪油、食盐、苏打等为主要原料,通过调和塑成舌状,全身裹满芝麻,再入油锅炸制而成。这种食物成品酥松香脆,摸起来不粘手,食用后不觉得燥热,口感地道,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品尝。
冰淇淋打蛋
@温州深夜食堂
温州人的夏日里,缺少了冰淇淋搅打就无法应对的难题,倘若不够,就得准备两份。这种吃法在温州人看来别具一格,却让外地人觉得难以接受。将生鸡蛋直接浇在一块光明冰块上,再拌入炒香的芝麻,用力搅拌后,便成了这项流传多代的夏日美味。
@温州深夜食堂
制作完美的冰淇淋时,必须确保原料齐全,包括冰淇淋、鸡蛋和芝麻,这三者都不能缺少,芝麻带来独特的酥脆口感,冰淇淋提供甘甜的风味,鸡蛋增添浓郁的香味,它们组合在一起,达到了完美的和谐。
杏仁腐
@温州深夜食堂
温州人认为,缺少杏仁腐的夏天是不圆满的。温州当地制作的杏仁腐,其实里面不含杏仁,它是通过将琼脂与牛奶、糖、水等原料混合熬煮,再让其冷却凝固形成的。这种食品的形态和鲜美的口感,都十分类似于豆腐。
一碗盛得满满的杏仁豆腐,放入橘子、黄桃、芒果、梅干、葡萄干等丰富配料,在酷热的午后享用一份冰镇的杏仁豆腐,既能消暑又能解渴。
杨梅汤
临近的杨梅时节,杨梅汤很快就可以制作了!相较于酿造杨梅酒和晒制杨梅果脯,制作杨梅汤的步骤更为简便,而且这种饮品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享用。
杨梅搭配冰糖熬煮完成后,放置阴凉处使其降温,随后置于冰柜中进行冷藏,需要享用时便可以方便地取用,呈现出诱人色泽的杨梅饮品能够生津解渴、增进食欲,使人感觉精神焕发、头脑清醒。
青草豆腐
“青草豆腐”是温州人从小吃到大的夏日常备食品,用中草药“青草”熬制而成,具有清热、去暑、生津的功效,堪称家中必备的消暑佳品。“青草豆腐”这个名字直接来源于温州方言,其中“豆腐”形容其外形,“青草”说明其原料。
温州地区以往有在盛夏时节烹制“青草豆腐”的传统做法。春季与夏季交替期间,当地民众会前往山林中赏花并采集“青草”,采集到的“青草”需要经过日晒、堆积、以及发酵等步骤,促使它自然发酵并变黑,接着将其煎煮取汁,再进行浓缩处理,最后晾干形成冻状食品。
@瑞安文旅资讯
用青草和打冻做成的青草豆腐,带着田野乡间的气息,如同未经雕琢的美玉,清澈透明,食用时撒上白糖粉,再淋上薄荷水,每一口都感觉清爽宜人,没错,这便是夏天的味道。
水花腐
“水花腐”在温州话里称作“白凉粉”,做出来的成品呈现白色且晶莹剔透,它的主要原料是中药材薜荔,需要先挤出汁液再进行冷冻处理。它的味道和青草豆腐有些相似,不过也自有一番独特的风味。
温州城里,夏日里记忆深刻的,是那些路边摊售卖的凉粉。摊主们手持薄平勺,分次舀起凉粉,很快就能盛满一碗。上面会覆盖薄薄的糖粉,再点缀少许薄荷汁液。若想增添风味,还可以选择放入葡萄干、黑芝麻、杨梅干或桂花等配料。捧在手中,这便是最能带来夏日清爽感的享受。
九山湖冰淇淋
沈宏非先生作为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的总顾问,曾发布一条微博引发热议,这条微博被大量转发,内容是关于温州地区最顶级的冰品——九山冰淇淋,其售价仅为五元人民币。摊主杨女士在游泳桥这一地点,已经售卖了超过三十五个年头,始终坚持使用纯手工制作的方式。她自信地表示,即便是博洛尼亚出产的冰淇淋,也比不上自己做的美味。这条微博内容,让众多网友纷纷回想起自己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温州美食
九山湖冰淇淋确实与众不同,单纯依靠情感共鸣很难吸引美食爱好者,关键在于它味道出众才能产生如此大的吸引力。它的质地十分顺滑,风味清新,完全没有其他冰品常见的甜腻感。里面点缀着少量芝麻,蛋筒外皮呈焦褐色调,逐渐过渡到锥体部分的黄色,既香又脆。芝麻的香气浓郁,伴随着蛋筒发出的清脆声响,让温州人共同度过了许多炎炎夏日。
每吃一次甜品,心情都会愉悦。这种甜蜜感,不仅留在记忆中,如今也能随时体验。感到想吃时,就立刻满足自己的嘴巴吧!
你清楚温州有哪些美味可口的甜品饮品吗,或者你与这些点心之间发生过什么有意思的经历,请立即在评论区向朋友们讲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