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关店78家, 热度消退、口碑下滑! 哈根达斯要成为"时代眼泪"了吗?

日期: 2025-09-11 03:03:08|浏览: 2|编号: 129754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每年新增的店铺只有八个,关闭的却高达七十八个,人气逐渐衰退,评价也跟着变差,哈根达斯难道要变成“时代的遗憾”吗?

先来做个小调查:大家都吃过哈根达斯吗?

近期一些新闻媒体报道,通用磨坊的母公司考虑转让哈根达斯在中国的经营权,现在正和某些投资方进行初步接触。紧接着通用磨坊发表声明,称这些消息纯属无稽之谈,不作任何评论。不过查阅过去两年哈根达斯在国内的销售状况记录,情况似乎并不令人满意。

根据相关行业资讯统计,2024年哈根达斯在中国的经营网点数量缩减了六成左右,其降幅达到了百分之十三。同时,通用磨坊发布的财务报告也显示,旗下的零售点顾客到访率已经连续数个季度显著降低,降幅超过十个百分点。

那么问题就出现了:原先被视为“冰淇淋界顶尖产品”的牌子,现在为何不再受欢迎了?高端冰淇淋市场又遇到了哪些新的发展情况?

咱们把时间拨回到1996年,那会儿上海南京路开设了哈根达斯的首家分店。

该品牌商品定价对普通劳动者非常不亲民,一枚冰凉甜点要卖25元。要明白,1996年国内劳动者收入均值大概在500元上下,购买一个哈根达斯冰品差不多要耗尽全天薪水,其中最贵的商品价格甚至达到400元,被称作“天价”。

令人惊讶的是,即便在当今社会价格依然偏高的哈根达斯,却在中国市场蓬勃发展已经二十余年。其成功的关键因素非常明确,仅用两个汉字就能概括,那就是品质上乘。

自踏入中国境内,哈根达斯就清晰定位为“顶级冰淇淋品牌”,其策略主要依托两种路径达成目标:

首先是“卷”店。哈根达斯刚来中国时定位为“高级餐饮冰淇淋”,目标是金字塔尖的人群(尤其是外企的高管和职员)。哪里外企职员最多?在上海。

所以,这家公司在中国的第一家分店开设在上海市中心最热闹的南京路,紧接着又在上海市的主要商业区陆续开设了七个分店,上海以外,广州的天河城、杭州的西湖区域等高档地点,也都被这家公司当作了其重要的经营场所。

当时甚至有人说:

初到都市渴望体验喧嚣,前往哈根达斯即可——该品牌门店遍布之处,往往象征着品味不凡。

为了迎合顾客追求高档品质感的心理,哈根达斯专卖店的设计费用高达上百万,运用了波尔多红和金色的标志色调,以及带有北欧特色的店名,迅速营造出优雅的社交场所氛围和奢华气息。

接着是精确的恋爱宣传。一则“为心上人请他吃哈根达斯”的口号,曾打动众多爱侣。当哈根达斯与浪漫关联,它已非普通商品,而是情感寄托的象征——即便收入不高,花几十元就能表达“情意绵绵”,比购置珠宝、名牌包更经济实惠。

这种被称作“浪漫+高级”的哈根达斯,在当时年轻人心目中牢牢确立了其高端形象,甚至透出几分“奢华”的味道。安妮宝贝笔下的“美丽而昂贵的食物”,郭敬明小说里女主角“和心仪之人共享哈根达斯”的愿望,以及《家有儿女》中刘星那句“有了哈根达斯,何必再吃中国冰棒”,都证明了它高端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

往后二十余年,哈根达斯在中国增设了四百余家分店。二零零六至二零一五年间,其国内营收每年递增百分之二十三。二零一七年达到鼎盛时期,中国业务贡献了全球总销售额的一半,成为其绝对主力。

不过近些年情形发生剧变。从二三年开始,哈根达斯不断在中国国内裁撤分店,北京、上海、大连等地的著名店铺接连消失,潍坊、南宁等地的店铺更是彻底不见了踪影。根据窄门餐眼掌握的信息,到现在为止,哈根达斯在中国大陆拥有的店铺数仅剩三百一十三家,与鼎盛时期相比锐减了将近三分之一。

是大家不爱高端冰淇淋了吗?

参考同行的经营状况:以高端定位为特色的DQ,在国内开设了1695家分店;根据欧睿国际的统计,2021至2023年期间,DQ一直领跑国内冰品市场,2023年的市场份额接近29%;去年备受年轻群体追捧的60元“高端冰品”钟薛高卷筒(突出健康理念,价格是哈根达斯的两倍),被年轻人称作“越贵越受欢迎”;以“手工现做”为卖点的野人牧坊,现有566家门店,今年五一期间通过抖音单场直播实现了1500万元的销售额。

为何唯独哈根达斯失宠?答案是“自己作的”。

第一点,双重标准的形象已遭破坏。借助互联网的普及,顾客察觉到哈根达斯在国内外存在价格上的巨大落差——在国内被视为顶级品牌,而在海外仅售一美元就能买到一整桶(后有说明:国际市场由雀巢负责采取经济型策略,国内市场则由通用磨坊负责打造高端形象)。然而,对于购买者来说,该品牌的奢侈形象已经变得不再稳固。

其二,产品存在诸多品质缺陷。虽然价格上的分歧尚能化解,但后续出现的品质问题完全颠覆了公众认知:2021年8月,上海浦东新区市场监管部门因哈根达斯部分产品“外壳采用代可可脂却标注为巧克力外壳”对其作出惩处;2022年,哈根达斯产品又被检测出含有一种致癌成分。

第三点,产品革新能力欠缺。现在风行的华夫饼冰淇淋、鸡蛋仔冰淇淋、水果冰淇淋等新颖产品,哈根达斯全无涉猎;提供的选项依旧是冰淇淋球、冰淇淋火锅、冰淇淋月饼、冰淇淋蛋糕,风味也固守着草莓、香草、巧克力这三种经典口味,完全不能点燃顾客尝试新品的兴趣。相比之下DQ,单单在2022年就通过抖音发布了二十六种独家产品,每个季度都有新的款式推出,让年轻群体眼花缭乱。

第四点,在经济下行时人们的消费行为更趋理性,年轻人对商品性价比的关注度持续提升,不会为那些仅有名头而缺乏实质内容的冰品支付高价,根据艾媒咨询近期完成的一项市场调查,预计到2025年,愿意购买价格超过20元的冰品顾客比例将仅占6.94%,绝大多数消费者,也就是77.39%,会优先考虑价格在10元以下的产品。

当前情形中,早些年备受追捧的优质冰品公司大多遭遇困境:梦龙背后的联合利华由于销售额增长缓慢、市场表现不佳,决定将雪糕业务分离出去;先前以七天售罄五千支闻名的水晶冰淇淋,年初传出人员裁撤、铺面停业,可能今年不再经营;昔日的热门品牌钟薛高,最新动态是已经提交了破产注销申请。

同类型中,经济型冰品品牌增长迅速:湖南长沙的平价即制冰品“波比艾斯”,全国分店将近一千家,一个月内新增店铺七十四家,增长幅度达百分之五点一一;售价两元的“穷鬼冰品”、一元的宜家冰品,也依靠实惠的价格赢得消费者青睐。

确实,哈根达斯并非完全没有进行过改变。早些时候,它悄悄地将原本的“爱他就带他去吃哈根达斯”更换为“Every Day Made ”(每天都要非比寻常),目的在于脱离“情侣营销”的印象,而开始注重“自我享受”。

哈根达斯还掀起价格竞争,发放八折优惠券,设置满减优惠方案,新会员可获赠五十余元单球冰淇淋(优惠后仅需二十元),甚至推出九块九咖啡。

目前看来,那些调整并没有使哈根达斯起死回生,反而让它的上乘品牌形象更加摇摇欲坠。将来,不论哈根达斯是否更换掌门人,都必须正视一个关键议题:在市场状况发生变动时,它那“尊贵品牌”的叙事该如何延续下去?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