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河北风味,绝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驴肉火烧的香气,然而在燕赵古城的幽深巷弄中,有十种传统点心,才是深深烙印在本地人味蕾记忆里的甜蜜——比如康熙皇帝钟爱的玫瑰饼,也有慈禧太后情有独钟的棋子烧饼,还有乾隆皇帝诗中赞美的烙糕,以及苏东坡曾经夸奖过的馓子,每一种都是历经岁月沉淀的饮食文化,只是非常遗憾,许多外来者甚至都没听过它们的名字!
承德特产玫瑰饼,源于康熙帝寻宝往事——三百年前御厨将野生玫瑰揉入白面,搭配桃仁瓜子作馅,烘烤后外皮香酥,内里满是玫瑰芬芳,连乾隆帝都下令在避暑山庄遍植玫瑰,如今当地人常配杏仁茶享用,甜而不腻的玫瑰香气,比奶茶更令人愉悦。
承德杏仁酥曾是清代贡品中的一种珍品,以当地山杏仁磨成粉末作为馅料,外层包裹着酥脆的杏仁,吃起来外酥里软,杏仁的香气扑鼻而来,让人忍不住打喷嚏,老人们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山野美味,如今超市里售卖的依然保持着当年的甜味,给孩子当作零食,比普通饼干要好上许多倍。
唐山棋子烧饼堪称慈禧的“美食暗器”——明朝戚继光改进士兵食品,清朝改用五花肉作馅,以驴油和面,缸炉烘至金黄,掰开肉馅四溢,如今添了梅干菜、香辣牛肉口味,本地人视作“必备小吃”,配粥配酒皆宜!
唐山蜂蜜麻糖有四百年的历史,它源自丰润排杈,制作时面片炸得酥脆,薄得像蝉翼,淋上蜂蜜桂花糖浆,吃起来脆得掉渣,甜度极高,如同浸泡在蜜中,广盛号老字号至今仍采用浇浆法制作,给老人买一盒比蛋糕更受欢迎!
石家庄缸炉烧饼被称作刘秀的“救命食粮”——在西汉时期,民众借助大缸来烤制烧饼,从而救助了光武帝,如今制作时以温水调和面团并加入芝麻,将其贴附于缸壁进行烘烤,外皮呈现焦脆,内里则富有弹性,品尝一口能感受到麦香与芝麻香交织的滋味,当地居民视其为“早餐首选”,夹入油条后,其美味程度更胜汉堡!
承德烙糕在乾隆的诗作中被称作“市井中的甜蜜”——它以小米面发酵后的浆液为原料,在热锅中烙制而成,外皮焦脆而内里柔软,搭配韭菜鸡蛋作为馅料,吃起来既有米的清香又有菜的鲜美,老人们回忆说“当时叫卖声能传到三条街远”,如今兴隆的农家小院依然坚持着旧时的制作工艺,品尝一口仿佛能回到童年时光!
蜜三刀是宋代皇室钟爱的甜品,它以白糖和麦芽糖混合熬制,外裹糖浆,色泽金黄,口感松软,甜而不腻,深受当地人喜爱,常在喜庆场合出现,人们认为它沾酒后,生活会更加甜蜜,现在网上有真空包装出售,送朋友比送月饼更显诚意。
衡水鞋底儿烧饼源自民国时期,堪称“肉夹馍的另一种选择”——用七种中药材熬制肉汤和馅料,烤炉的上下层使其外皮变得酥脆,内里夹上熏肉,吃起来外酥里嫩,肉香与饼香交织在一起,当地人将其视为“午餐必备”,10元就能吃饱,比点外卖要快得多。
迁安建昌营馓子被苏东坡誉为“寒具”,这种食品需经17道工序手工制作,面团用盐水和成后搓成细条,再油炸至薄如纸张,呈现嫩黄色泽且透亮,吃起来香气扑鼻却不会腻人,老辈人讲“寒食节食用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如今超市售卖的依然保留着儿时的风味,作为儿童小吃比薯片更营养!
承德驴打滚源自满族传统,堪称甜点代表,制作时以本地黄米蒸熟成团,再涂上红豆沙作为内馅,之后裹上黄豆粉,表面呈现金黄色,口感细腻且甜而不腻,豆香浓郁,馅料甜美,当地人认为现做才能品尝到最佳风味,如今在农家乐可以吃到新鲜出炉的,其地道程度甚至超越蛋糕店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