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山芋拿破仑蛋糕和烘山芋

日期: 2025-09-11 07:06:44|浏览: 8|编号: 129890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烘山芋拿破仑蛋糕和烘山芋

程乃珊是知名作家,于1979年着手创作并刊登小说,其作品蓝屋、穷街、女儿经、金融家等纷纷被改编成电视剧和电影,广受欢迎。1991年之后,她频繁往返于上海和香港之间,开始从事媒体工作,同时也创作纪实类小说,主要探讨沪港两地文化、经济、社会生活的不同之处及其内在联系。

老上海的顶级法式餐厅Masel,曾推出一道叫“乔治桑鸡胸肉”的看家菜。这道菜源自法国王室,选用法国本地的白羽蓝脚布雷斯鸡,到了上海后,完全改用本地的草鸡。经过地道的法式调味和烹制,据说非常美味,还带有浓郁的异国情调。遗憾的是,我出生得晚,无法品尝“乔治桑鸡胸肉”,只能通过别人的描述来想象它的味道。

乔治桑的鸡胸肉,让人联想到她与肖邦那段持续九年的爱情故事,这段往事令人感慨。那个世纪,法国的上流社会就盛行一道以名流命名的菜肴,这道菜就是鸡胸肉。想来乔治桑当年一定点过这道菜,它就像中国菜里的东坡肉、贵妃鸡,还有上海滩时传说的“六小姐炒饭”,都是以人物名字来命名的。中西方文化之间,原来存在许多这样有趣的交汇之处。写到这里,忽然想起童年六十年代文革之前上海老大昌的拿破仑蛋糕,是否拿破仑亲自品尝过我们无从查证,但老大昌的拿破仑蛋糕,好比凯司令的栗子蛋糕那样,已经成为标志性产品,而且,确实像拿破仑一样在上海西点行业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那时候,去老大昌不去买它的拿破仑蛋糕,就好像去杭州不买一些西湖藕粉和龙井茶一样,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拿破仑点心其实是一种多层酥饼,口感酥脆不散,每一层都夹着新鲜奶油,里面还混合着核桃碎,咬一口时奶油在口中四溢,充满整个口腔,味道香醇美味,甜度极高,是我从小到大连吃都不腻的点心,上海的点心制作工艺有时甚至比标准做法更令人满意,那是因为在制作时充分考虑了当地人的口味偏好进行了改良。海外的地道糕点制品,口感反而比不上上海的精致,尤其难以适应其中香料过于浓烈的气息,然而提及拿破仑蛋糕,法国本地的民众普遍表示从未听说过

不管怎样,食品的叫法,其实也是一项很关键的营销策略。上海市民在这点上,特别擅长想办法。

实际上,与食品的标签相比,气味的吸引力更为突出,也更直接。英国利物浦大学的心理学研究者发现,气味能够轻易激发人的情感共鸣,其作用远胜于对其他感觉的刺激。

譬如,路边的糖炒栗子摊、烤山芋摊,无需叫卖就能招徕路人驻足观看。我一位离开上海五十年之久的亲戚,无意间在街上嗅到烤山芋的香气,竟然感动得流下了泪水。她深信,这便是她脑海中始终萦绕的“上海风味”!

我最喜爱的味道,是刚出炉的面包香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