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财经类媒体向两家企业的公共关系主管核实消息,得到的回应都是“合并的消息不真实”。
虽然公关方面声称并非如此,不过不少内部人士表示,整合确实已经发生。同时,职员们为了争取更高待遇,已经开始了秘密的行动。
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合并大潮,终于要席卷爆发了吗?
1、传言落地?
点融网有位客户经理陈玮(化名)透露,3月10日,于上海点融网会议室,销售团队在集会上告知,4月,点融网与夸客金融将正式完成合并事宜。
会议中要求大家迅速提升业绩表现,三月份哪个部门的业绩更优,合并之后该部门负责人将获得领导职位,这是陈玮透露的信息,虽然合并的消息尚未对外宣布,但点融和夸客内部,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利益冲突现象。
一切早有风声。
最早有传闻称两者可能合并,此消息出现在2016年8月的公开报道中,不过很快,相关方就出面辟谣了。
此后,陈玮所在的点融网微信群中,其上级告知众人,不可对外公布点融与夸客合并的消息。
点融网与夸客金融的办公地点,同处于上海某产业园内,两者相距极近,仅有一百米之遥,陈玮这样介绍道,并且两个公司已经尝试过互相使用办公场所。
虽然双方对信息极力保密,然而事情已经在上海当地广泛传播,陈玮表示。
一本财经从多位知情者处得知,“合并消息属实”。
4月7日,某财经记者冒充客户向点融网销售咨询业务,付姓职员在说明情况时表示,点融与夸客已经合并,双方平台上的数据已经整合在一起了。
倘若点融网与夸客金融的整合确有其事,这势必会化作网贷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式节点。
点融网是由 Club 联合创始人苏海德在中国创办的企业,陈玮指出,该公司的创始班底长于产品与技术层面,而在其他方面则不具备突出优势
处理难题的方式很明确,需要什么就购置什么。因此,经营了四年的点融网,先前确实从别的机构招募了部分推销人员,陈玮向某财经媒体说明。
三月二十日,点融网与夸客金融公布消息,双方将展开合作,共同建立点融夸客信贷工场。在夸客金融的官方网站上,依然可以查到相关宣传页面。
夸客金融官网上,双方合作的宣传页面
根据双方发布的通告可知,信贷工场的设立是顺应监管要求的结果,同时反映出金融科技正逐渐成为平台竞争的关键要素。
而此次信贷工场的基础,是夸客的风控和反欺诈技术。
点融网的领导者苏海德谈到这次伙伴关系时提及,郭震洲博士以及夸客金融的成员在风险控制以及融合领域都处于开拓的前沿位置。
根据某本经济类读物披露的情况,双方决定联合的根本缘由,或许在于彼此能够相互补充,实现优势互补。
2、合并潮爆发?
点融网与夸客金融的合并消息引起广泛关注,业界再次热议网贷行业可能出现整合浪潮的话题。
这样的推测,也是情有可原。
去年开始,网贷进入洗牌期,行业迅速降温。
二零一五年一月,网络借贷平台新增数量曾经达到峰值,一共有189个。到了二零一七年二月,新增网贷平台数量首次变为零。这表明行业发展的转折点已经来临。
业内不少人士认为,度过洗牌浩劫的办法,就是“抱团取暖”。
一位负责人表示,在竞争加剧的时期,平台若想持续发展,就需要企业间紧密协作,彼此借鉴长处,并且要注重细节管理。
所以,便产生了“优势互补”、“优胜劣汰”的思路,唯有这样,方能在行业重组时得以保全。
然而,真实情况确实如此吗?
先前,点融网和夸客金融合并之前,业内也曾有过两次重要平台的整合事件。
二零一五年十月,团贷网完成了对控股融金所的收购,二零一六年十一月,多赢金融和骑士贷达成了合并协议。
去年9月底,媒体有消息称,团贷网控股了融金所。
团贷网的最高负责人唐军向外界透露,他们高度认可融金所团队的专业能力,以及其在资产端所具备的雄厚实力,融金所旗下设有四十多家分支机构,其经营场所散布于全国各地,这些实体运营资产是他们最为看重的部分。
也就是说,商业布局上,团贷网是看重了融金所的线下资产端。
而多赢金融与骑士贷的合并,和前一案例,也有着某种相似性。
金融集团高层人士在整合过程中曾向新闻界说明:这次挑选骑士贷平台作为合作单位,主要看重的是其投资方在众多领域中拥有的产业资本优势,以及它在资产来源方面的强大实力。
而关于回溯观点,融网与夸客金融的合并消息,夸客金融官网披露,该公司已在48座城市布局了业务点,资产端优势突出。
某种程度上,双方的合作,旨在构建线上金融与实体财产的完整体系。
能够看出,表面上,人们都在高喊“优势互补”,寻求强强联合。而其深层的核心动机,或许都源自于互联网金融的“资产荒”。
事实上,除了上述三个事例,那种所谓的“大鱼吞食小鱼”或者“贪吃蛇”模式的游戏,并没有在网贷领域集中出现——许多人多次预料的“整合浪潮”,并没有按期到来。
3、路还很长
实际上,单纯的合并,在互联网金融圈意义不大。
无论是滴滴和快的归并,还是赶集与58同城的联盟,本质上,都是“用户资源的整合”——大家拼尽全力争夺的,其实都是那些特定人群,烧钱大战,不如干脆联手共同获利。
事实上,国内发生的兼并活动多数情况下难以产生协同效应,其核心动机在于削弱行业竞争,对此观点,曾对宜信、京东金融以及融360进行早期投资的知名资本操盘手周炜这样表示。
金融行业的整合,首要好处在于扩大经营体量,提升资产价值,进而更便利地获取投资或进行公开募股。
平台间仅是合并行为,其价值有限,网贷之家联合创始人朱明春表示,业内对于理财客户资源的竞争并不白热化,真正匮乏的是品质良好的资产,这种资产才是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今年春节后,资产荒更是成为整个行业的难题。
网贷之家统计称,节后七天期间,行业排名前十五的平台中,有十二家P2P平台的满标所需时间,相较于一月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缩短。在这其中,拍拍贷的缩减幅度最为显著,具体减少了六百二十分钟。
有些小平台的满标时间极短,仅需0.04分钟,可以说是瞬间售罄。
设置好时间还是赶不上,是不是所有人都不休息呢?众多网民在网帖中发牢骚,这也显现了优质资源匮乏的现实情况。
三年前网贷行业刚开始发展,关于资金端和资产端哪个更关键的问题,大家进行了热烈探讨。当时多数人的看法,是流量和资金端更为重要。
而时间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可靠的财富,构成核心优势——获取财富,决定最终对决。
这也是合并浪潮推迟的关键因素,人们渴求的物品极为难得,达标的企业确实屈指可数。
而另一方面,金融平台的磨合,太过艰难。
周炜向某财经媒体表示,互联网金融平台若要合并,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即用户群体差异显著,且不在同一行业范畴,否则合并过程会带来高昂的代价和冲突,投资者不会主动促成此事。
现在,网络借贷领域遇到了某种困境。企业间的整合行动迟迟没有发生,过去那些上市公司大规模进行的兼并活动,也已经成为历史。
网络金融领域曾掀起狂潮,众多企业纷纷购置网络借贷公司,经历一番整合之后,又转为大规模的出售和分离行动。
例如2016年10月10日,公开企业盛达矿业公布消息,打算以三千零六十万元,把所持有的两家P2P平台各自五分之一的股份全部卖掉,这表明,盛达矿业与网络借贷行业交往还不到一年半,就已经结束合作。
过去备受追捧的事物,现在却成了棘手难题——金融领域,它本就毫无温情。
当前市场环境十分严峻,企业只能依靠自身力量应对,不太可能期待外部获得额外支持。
交易数量不多,吸纳行为稀少,该领域的发展,难道这么困顿吗?值得庆幸的是,市场整合不会导致所有参与者都被“自然选择”。
即便进行行业重组,市场上也不会仅剩少数几个巨头相互竞争。朱明春举例说明,网贷领域规模最大的平台陆金所,当前拥有的市场比例也仅仅达到百分之十。
在金融行业,鲜少存在寡头经济。当然,支付行业除外。
第一是国家不允许,一家公司控制经济命脉,这还了得。
另一方面,人们的欲望五花八门,对风险的偏好更是形形色色,再加上应用情境各不相同,没有哪家企业能够完全满足大众所有的经济要求。
所以,这决定了互联网金融洗牌之后,依然会是百家争鸣。
寒冬阶段,P2P平台或者联合抵御风险,或者独自面对挑战,目的都是为了最终决战时,仍然具备战斗的条件和实力。
审视一个领域在平和与审慎阶段之后的突破与存活,蕴含着极为深刻的启示。
当前尚处初期阶段,前路依旧遥远。朱明春表示,我们距离行业最终的局面演变,估计仍需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