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介绍了用面包机制作的芋泥面包,不少朋友反应非常喜爱,既美观又美味,而且制作过程简便,特别是家里配备面包机的朋友们,私下里询问能否再推出几种不同风味的面包机配方。
使用面包机并不复杂,只需熟悉基础配方,经过几次实践,熟练掌握后,便能更换馅料,制作出多种风味的面包,过程十分简便。
恰巧我为了处理先前用面包机做成的肉松,又连续制作了两次带有香葱风味的面包,这种面包在咸味面包中非常受欢迎,味道既咸又香,再融合葱香,格外好吃,也是我们家经常制作的一种。
这个食谱可以烤出一个面包,这个面包的量足够我们家四个人吃一顿早餐,现在就让我们一步步来学习这个面包的做法。
【香葱肉松面包】
【食材清单】:冷藏牛奶160克,鸡蛋一个,调味盐两克,甜味白糖二十克,烘焙专用高筋面粉260克,高糖环境适用酵母粉三克,调味沙拉酱,风味肉松,增香葱花。
【详细制作过程】:
首先开始和面,我依然借助面包机的专用功能进行操作。将配料单上指定的160克冷藏牛奶、一个鸡蛋、2克盐、20克糖分以及260克面粉,依次放入面包机容器中。然后开启和面模式,我的和面模式单次时长为18分钟,先运行一个完整流程。
这个环节不加酵母,由于面包机单独运行揉面功能时结果不理想,两个程序组合时间太长,酵母若提前放入,20分钟内就会开始发酵,而面团尚未充分处理,这将干扰揉面过程。
第二个和面环节完成,面团表面尚显粗糙,但容器内部相当洁净,无需清理。
步骤三:混合酵母粉。用少量牛奶或清水把酵母粉化成糊状。
第四步:再次进行面团揉捏,将酵母粉调成糊状后,覆盖在面团表面,开启第二个揉捏模式,持续时间为十八分钟。
第五步:初次发酵,面团经过揉制,表面变得更加细腻,面包机启动了发酵功能,我将时长调整为六十分钟。
发酵时长须视环境温度而定,观察面包形态比紧盯时间更可靠。此阶段发酵旨在让面团舒展,即便面包机内一小时后体积未增倍,亦无妨,只要面团明显膨胀,即便未达预期大小,仍可进行下一步。切记不可让面团发酵过头。
步骤六:面团初次膨胀结束。膨胀后的面团体积显著增加,大约是初始状态的二倍,用手轻轻按压,能够感知到面团的回弹特性以及内部存在气体,手指在面团上制造一个凹陷,该凹陷不会坍塌,这种情形即为理想状态。
第七步:首先排解面团里的气,然后让面团松弛,接着把它擀开。把已经发酵好的面团取出来,放在操作垫上,把里面的气体排掉,使它变成圆形,随后用保鲜膜盖住,静置十五分钟。倘若面团略微粘附,可以在手上涂抹些油,或者撒上一些粉末防止粘连,这样再接触面团时就不会粘了。
面团得到舒展,体积略微膨胀,借助擀面工具将其延展,排除内部产生的气孔,使其形成一块矩形面皮,然后涂抹上调和酱料。
第八步:开始放置内馅,用工具将酱汁抹得均匀,只需覆盖表面薄薄一层即可。接着,散上一层肉松,再撒上葱花。然后,再次挤上适量酱汁。
我之前亲手制作过肉松,做法也在我的主页公布过,可以上去瞧瞧。要是没空弄,就网购一些现成的。
步骤九:整形。将装有馅料的面饼从一端开始卷起,卷向另一端,确保收口处紧密闭合,然后用手轻轻压平,或者借助擀面杖将其压扁,以便于后续分割。用刀具将卷好的面体等分为三段,注意不要切断顶端部分。按照编织麻花的技法,将这三段面体交织组合,并将两端向内侧折叠,使中间形成美观的凸起部分,置于顶部。
步骤十:进行二次发酵,将制作完成的面包面团放入面包机桶中,开启发酵功能,我设定了45分钟,结果持续了大约60分钟。必须指出,发酵时长与环境温度有密切联系,关键在于观察面团的变化,不必拘泥于预设时间。
第十一条,进行烘烤,当面团膨胀至容器容量的将近四分之三时,判断时机已到,启动烘烤流程,设定时长为四十分钟。
这里谈谈烘烤时长,我的配方面粉分量是260克,反复试验过,只要发酵状态良好,面包机设定为40分钟烤制最为恰当,不会导致面包烤不透。不过各类面包机存在细微差别,自家使用的设备需要多次操作,参照实际效果进行修正。
香葱肉松面包的香气十分突出,烘烤完成,整个空间都弥漫着葱的气味,趁它还温热时撕开享用,能让人感到十分高兴。
人们常说烘焙能使人心情舒畅,或许是因为可以亲眼见证一捧粉料在手中不断转化,最终变成一个香气四溢的面包,那种滋味和满足感实在难以替代。
制作面包的步骤颇为耗时,通常需要三小时上下,并且要小心避免发酵过分,这就要求操作者付出加倍的心思和专注,尽管如此,这个阶段却令人充满憧憬,等到整个屋子弥漫着面包的香气,内心便充盈着满满的满足感。
我热爱烘焙面包,这些年尝试过众多不同做法,期间遭遇过不少挫折。我还清晰记得初次用面包机操作的情形,那天连续做了三个,结果都不理想,味道很差,口感也粗糙。父亲当时批评我浪费食物,不过那些失败的面包并没有被丢弃,最终都设法吃掉了。
然而,正是在反复的挫折里,持续地吸取教训,才能进步得更快,即便更换不同类型的烘焙机,也都不会感到困惑了。若你喜爱制作面包,并且已经拥有烘焙机,就请不要让它空闲着,动手尝试吧!
分享美味,期待更多人欣赏!这次食谱介绍到此结束,今后还将继续介绍其他美味菜肴的做法,下次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