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湖新居是龙岗地区规模最为宏大的客家围屋,堪称当地客家建筑典范,具有极高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在众多客家围屋中脱颖而出,展现了独特的建筑艺术魅力。
每当全球性体育赛事拉开帷幕,主办国会刻意安排,向外界展示本国及区域的传统文化特色。今年大运会将在深圳举行,作为赛事核心承办区,龙岗准备向世界展示哪些内容,又计划让参赛的万名外国运动员和嘉宾欣赏哪些精彩?
客家围屋又称土围子,被誉为东方古堡,承载着深圳本土文化,龙岗地区的客家围屋不仅数量可观,而且极具代表性,如今大运会即将举办,这些历经沧桑的老建筑能否准备好迎接来自各地的游客,向他们展示自身与众不同的风貌呢?
围屋大部分属于私有产权
龙岗迅速崛起,传统围屋日渐衰败,它们深陷于持续扩张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群落里,一位网民因此感叹,这些围屋如同“风中残烛”。
据消息,龙岗境内有客家围屋三百多处,其中保存较完好的有一百多处。这些古建筑主要散布在龙岗、横岗、坪山、坑梓、坪地这五个行政区域,它们同宝安区三十多座客家围屋共同构成了深圳客家围屋的整体。
现在龙岗区声名在外的有鹤湖新居,坑梓镇的龙田世居,横岗的茂盛世居这些,另外还有坪山新区里的大万世居。
据了解,深圳存在最早的围屋,其始建于清朝乾隆时期,例如坑梓街道秀新居委会黄氏族人拥有的新乔世居,便是在乾隆十八年即1753年落成的,这处建筑属于龙岗“复界”之后客家人所兴建的第一批围屋。在鹤湖新居、大万世居、龙田围屋、茂盛围屋这四座获评省级文保单位的客家围屋里,大万世居是历史最悠久的,也是规模最为宏大的,它建于1791年;鹤湖新居则建于1817年,它不仅是龙岗境内最大的客家围屋,同时龙岗还以此围屋为基础设立了客家博物馆。
龙岗区客家围屋多数归当地居民所有,系祖辈遗留的旧宅,然而房主大多已迁居他处,故将空置的房屋出租予外来住户,部分围屋甚至人去楼空,近乎荒废。因此,真正可供接待游客的围屋数量极为有限。区文化局负责围屋保护事务的杨荣昌对此说明。
进行商业开发的寥寥无几
据记者了解,除鹤湖新居外,龙岗多数客家围屋当前未对公众开放,并非商业性观光地,诸如龙田、茂盛等知名围屋也基本停用。
不过临近大运期间,相关开发活动陆续开展。根据消息,去年三月,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推出了若干条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线路,例如包含参观客家围屋的线路,其中一条线路设计了“大运场馆—大万围屋—观澜永丰源陶瓷—观澜版画基地”的全新旅游体验流程。
记者向龙岗区文体旅游局咨询得知,为配合大运会,该区正计划推出若干条凸显地方文化特色的优质旅游线路,客家围屋这类地标性建筑将位列其中。
据了解,龙岗区重点推介的文化遗产地有两个,一个是大鹏所城,另一个是鹤湖新居,这两处都富有传统韵味。杨荣昌谈到,现阶段主要工作是丰富这两处的陈列内容,同时改善它们周边的生态面貌。
曹馆长在鹤湖新居表明,那里正在进行修缮,另外也在努力收集客家方面的传统物件,目的是为了丰富陈列内容,他补充说,展览的筹备程序正在推进,而且街道方面也对邻近区域实施了改造。
而横岗街道办宣传部相关人员表示,当前正对茂盛世居开展维护工作,市政府给予很大支持,计划将其建设为客家文化园,目前正与旅游机构接洽,拟将此园与园山等旅游点进行资源统筹,期望在大运会期间对社会开放。
是否能够把龙岗所有客家围屋集中起来对外宣传,杨荣昌说,时间太仓促了,无法完成这项工作,从长远角度考虑,我们会挑选部分有特色的围屋设定为保护单位,然后逐步进行集中管理。
旅行社:须组团才能成行
记者获知,深圳众多旅行社现已推出包含客家围屋的旅游项目,例如深圳康辉旅行社便设有“大运会主会场外观、中大田园农庄、鹤湖新居一日游”的行程安排。
深圳很多大型旅行机构通常会设置包含围屋的旅游项目,多数是单日游形式。一位旅游行业内部人士透露,深圳进行大部制改革后,文化管理部门与旅游管理部门合并,开始倡导打造能够展现深圳地方特色文化底蕴的旅游项目。在政府部门的扶持和引导下,因此众多旅行机构着手设计这类旅游产品。
记者在网络上也了解到,邻近区域例如珠海的部分旅行机构也推出了涵盖鹤湖新居在内的一日游旅游项目。
然而,那些人同时也指出,现阶段这种团体活动的收益并不理想,原因是前往深圳的外地游客通常更倾向于前往海边,或者选择游览世界之窗、欢乐谷,而在他们心目中,深圳并非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去参观这些围屋的人,多数是深圳本地居民,他们已经去过了欢乐谷之类的景点,有时会来探望这些围屋,不过他们通常自己开车前往,不参加旅行团,所以围屋游览路线是个冷门领域,很少吸引游客。
记者也向相关旅行社做了了解,目前很多包含围屋文化特色的旅游线路,通常只对团队游客开放,比如记者联系了招商国旅推出的涵盖大运场馆、大万世居等景点的单日游项目,招商国旅的林小姐答复说:“需要你们组织40人以上的团队,我们才会安排出团。”
而有关机构正联络旅游公司策划围屋游览项目,他们同时透露,此项事务仍需持续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