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经济,成为2016年现象热词之一。
然而,商场竞争中很少存在永远的胜利者,此消彼长才是亘古不变的现实。短视频与直播热潮兴起之后,薇娅、李佳琦在淘宝直播领域逐渐崭露锋芒,网红卖货的模式也因此发生了改变。
2019年3月,张大奕携自产洁面产品现身李佳琦直播现场,目睹了仅用十秒便达成万单销售额的盛况。早先,张大奕大多是在自家店铺上新两天后开展直播销售活动,这与薇娅、李佳琦这类涵盖各类商品带货的主持人存在明显差异。
也许是察觉到行业趋势的转变,2019年9月,张大奕在微博公开表示开始从事网络直播销售工作,紧接着在相近的时间段,2019年8月尾,雪梨也宣告将在淘宝平台开展直播业务。
网络名人现在不只是帮自家店铺推销商品,他们也开始在直播里和更多商家联手。他们过去在微博和淘宝积攒的追随者,能让他们快速打开直播间的人气,无需经历初期推广。另外,直播间吸引的观众,也有机会变成店铺的新顾客,双方都能得到好处。
根据公开资料统计,2020年雪梨在淘宝直播间的总销售额为66.8亿元。作为最早一批网络名人,雪梨比薇娅、李佳琦更早开始直播珠宝产品。在今年4月22日举办的雪梨珠宝节以及5月22日举办的珍珠节上,这两场活动的总成交额超过8亿元。
2021年淘宝直播盛典
当前,在今年的618预售首日,雪梨在淘宝直播间的销售业绩仅屈居薇娅、李佳琦之下。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雪梨起步较晚,不过开播一年多的时间里,其直播间总成交额已经跻身淘宝平台前三甲。
众多网红营销机构开始进入淘宝直播领域,九堡也悄然发生着转变。
去年双十一期间,九堡内的情况跟从前不一样了,以前多是淘系服装电商入驻,现在几乎每栋办公楼都分成了直播基地,每个基地都有主播在直播,楼道里的招聘海报上,印着李佳琦、薇娅这些知名主播的照片,在招人。
去年双11拍摄于九堡
曾经驻扎在九堡的网红电商MCN们也开始转移阵地。
2017年,如涵把直播带货、广告营销等平台业务部门从九堡分离出来,并迁移到钱塘江西岸的高德置地,那里靠近杭州市政府所在地。这次搬迁不仅是出于人力资源在不同区域间合理调配的考虑,也可以看作是MCN机构摆脱了“淘系女装”的固定形象,向着更广阔的发展前景迈进。
依照CK的说法:我们迁居至钱塘江东边杭州最前沿的地带,意图在于招徕更多素质出众的青年群体。
当网红抢摊内容平台
经由社交网络平台推荐的网红商业,后来又转向在大型购物网站进行直播,这些行为本质上都是在同一个电商生态内进行拓展。由于短视频分享网站等新兴内容平台相继问世,网红商业的管理机构将内容营销作为开拓新市场的重点,同时也增加了多种盈利方式。
网红电商MCN机构的经营方式大体有两种,一种是早期在淘宝上的自主经营方式,这种模式需要自行建立产品供应渠道,独立开设店铺并处理销售事务,MCN机构负责所有业务环节,因此利润空间比较有限;另一种是以直播销售和广告推广为核心的平台化经营方式,这种模式主要通过签约和培养网络名人,协助其他企业品牌进行市场宣传,由于业务重心不同,其利润率通常更高一些。
平台模式无需自己构建供应链体系,而是通过签约网红,这种方式比自营要简单得多,并且与当初建立淘宝网红店铺的思路相近,这对网红电商MCN机构而言,是一个很早就进入市场的有利条件。
2017年,如涵已经成立了网红孵化+平台模式的分公司。
如涵公司红人墙(部分)
访问期间,CK向透露,如涵后续将倾力发展平台相关事务,先前自主经营的淘宝网店会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管理,这个决定也能让如涵每年节省超过千万的宣发开销。
如涵2020财年的财务报告也反映了这一情况。报告指出,如涵自主运营的网红团队人数,从2019年3月底的14人降至次年3月的3人,店铺数目也从56家削减到19家。考虑到去年4月张大奕“桃色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如涵增加平台业务投入的部分目的,也带有一些摆脱张大奕影响力的意味。
宸帆的情况也出现了变化。现阶段宸帆同时开展自主品牌运作和整合营销业务,整合营销包含直播环节。该企业旗下已经积累了三十多个面向女性消费的品牌,并且签约了三百多位网红,杨天真经营的大码女装系列品牌也在其中。
宸帆旗下女性消费品牌
直播业务上,宸帆把雪梨和林珊珊安排进了淘宝直播间,负责内容呈现,5月27日,周扬青在抖音平台开启了首次直播,宸帆是这次活动的策划方
缇苏是一家较早进入网红电商领域的MCN机构,它同时采用自主经营和平台合作两种方式,具体涵盖独立运营的淘宝美妆店铺,以及经由网红推广的平台式种草营销活动。
当前,如涵、宸帆、缇苏等机构已经将业务拓展到抖音、B站、小红书等众多内容传播渠道,并且已经展开全面部署。
早期淘系平台的热播内容,让他们把时尚装扮、美容保养当作首要的开拓方向,所以更愿意在小红书这类女性用户占比较重的社交平台上进行内容传播。
缇苏商务的副总裁露兮透露,该公司整体广告收入里,小红书和抖音的份额相当大。缇苏发布的官方数据表明,今年二月到四月期间,该公司连续在小红书MCN机构粉丝收藏榜单和评论榜单上位列第一。此外,缇苏还培养了不少美妆带货领域的抖音网红,他们通过短视频的挂车功能帮助品牌吸引顾客。
今年一月公布的“小红书MCN合作计划”奖励名单里,如涵被评定为S级合作机构,宸帆和缇苏则被归为A级合作机构,杨天真旗下大码女装在小红书的首场直播,是由宸帆团队负责执行的
B站也成了MCN机构重点拓展的平台。根据B站发布的五月份MCN排行榜,如涵在商业号召力排名中排第三位,在内容传播影响力排名中排第十三位。
先前,网红营销的核心在于交易平台,自建淘宝店铺被视为最有效的盈利方式,如今,网红营销的焦点转向了网络名人,主要围绕推荐商品来展开合作,培养出色的网络名人成为MCN机构的共同目标,据了解,如涵、宸帆、缇苏等公司内部均设有网红指导计划。
在行业发展趋势方面存在不同,与微博时期相比,短视频及直播行业的兴起推动了顶尖网络红人的更迭速度加快。
CK认为,尽管每年微博上顶尖网红的名单会有所调整,但多数调整其实很稳定,顶尖位置基本没变,不过短视频平台的情况可能完全不同。有些平台每半年的头部博主更迭极其剧烈,这种极不稳定的重新洗牌,给机构还有网红都带来了巨大考验。
停止制造“下一个张大奕”
MCN是源自海外的概念,通常指代自媒体创作者组织。根据艾媒咨询数据,随着2017年短视频兴起,MCN领域经历了迅猛扩张。
调查中了解到,大约2016年时段,像如涵、宸帆、缇苏这些网红电商平台,其实已经非常接近MCN模式了。换个思路说,杭州那批最早期的网红电商企业,或许能被视为率先实现商业盈利的MCN组织。
二零一九年,如涵凭借“网红第一股”的名号在美国证券市场挂牌交易,尽管彼时网红培养和宣传推广的方式尚需市场检验,如今回望却展现出相当的价值。时间来到二零二一年,如涵完成退市并转变为非上市公司。这三年间的起落,正是杭州网络营销机构演变的一个生动写照。
尽管培育出类似张大奕的顶尖网红极为困难,不过,随着新式内容渠道的兴盛,网红商业组织机构还是能够探索培养全新风格的影响者,以便应对市场变化并持续创新。
最初从微博推荐转向淘宝平台,时尚打扮和护肤彩妆是首批网红代运营机构的核心业务,也是实现盈利最快捷的渠道之一。
CK认为,账号要取得良好进展,必须确保内容创作、平台管理和商业拓展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现阶段,时尚打扮与护肤彩妆类账号在这三个维度上能够做到协调统一,而且每个维度所涉及的工作量也相对有限。但若将视角转向其他类型账号,其商业盈利模式或许不如时尚打扮与护肤彩妆类账号那样显而易见。
例如某个以剧情为主的账号或许能凭借素材吸引一百万关注者,不过却不容易掌握这些粉丝的具体特征,比如涵集团旗下拥有二十多万粉丝的微博博主,由于受众群体高度集中,每年销售服饰的营收在三到五千万之间,然而拥有百万人气的剧情类账号,每月争取到几万元广告合作都十分不易。
那些在MCN领域竞争的其他机构并没有停滞不前,电商渠道依然是网红账号实现收益的重要途径。
最近两三年间,众多MCN机构纷纷在杭州拓展直播销售业务,例如无忧传媒、遥望网络等公司,这对本身具备电子商务背景的本地企业来说,无疑构成了新的竞争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