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凯勒生于1880年美国,是个命运多舛的孩子,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与听力,谁能料到,那会儿她才刚满一岁半。从那时起,小海伦同五彩缤纷的天地分开了她面对着的是一望无际的昏暗和万籁俱寂她无法喊一声“妈妈”,也无法表达内心的渴望和想法她变得性情急躁,脾气越来越差就在那个时刻,家庭教师安妮·沙利文来到了海伦的身旁沙利文老师开始教导海伦学习盲文,认识单词有一次,她们经过水井房时,沙利文把海伦的一只手放在水龙头上一股凉丝丝的水流从海伦的手心淌过沙利文在海伦的另一只手心拼写出了“水”这个字海伦瞬间明白了,原来“水”就是这种既凉爽又神奇的东西呀!她内心激动不已,觉得生活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在沙利文老师的悉心教导下,海伦掌握了书写自己姓名的方法,还学会了拼写“土壤”“植物”等大量词汇她不分日夜,犹如一块渴求水分的干布,贪婪地吸收着知识的滋养她使劲触摸盲文,不停地练习拼写单词和造句,她如此急切地学习,以至于细小的手指都磨破了沙利文老师疼惜地用布条为她包扎手指就这样,海伦掌握了阅读、书写和计算,学会了用手指进行交流知识开阔了海伦的视野,增强了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她有时在树林里散步,有时和伙伴们在湖面上划船。
她在脑海中体会着这个环境,我时常感到一阵轻风拂过,花叶飘到我身上,于是我把夕阳比作一个无比宽阔的玫瑰园,园里的花叶从空中飘飘洒洒地飘落下来,她用这样充满感染力的方式展现着她心中所“见”的世界,海伦十岁的时候,越来越迫切地想要发声,父母为她聘请了盲哑学校的萨勒教师,萨勒发音时,要求海伦将手放在她的脸上,通过感觉来判断萨勒舌头和嘴唇的震动,借此领悟怎样发音,这种完全依靠触觉学习说话的方式,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海伦后来在追忆自己的这段学习经历时说,为了让我的同伴——哪怕是最亲近的同伴——能够理解我的话语,我不分昼夜地努力,反复念叨某些词语或句子,有时甚至要念上好几个小时,直到自己觉得念对了为止,我每天坚持不懈地练习,练习,练习,当夏天来临之际,海伦在盲哑学校的课程正好学完,她说话的能力也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了,海伦回到家时,高声喊道,爸爸,妈妈,我回来了!瞬间,父亲母亲紧紧环绕着海伦,感动得热泪盈眶,1890年,海伦成功进入高等学府,完成学业后,她立志效仿沙利文导师,帮助众多境遇相似的残障人士,她将毕生热情奉献给特殊群体,海伦·凯勒这种百折不挠的拼搏意志,将永远铭刻在人们脑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