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味道”西进大陆市场,火了

日期: 2025-09-13 18:02:53|浏览: 3|编号: 131640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下午三点光景,安徽合肥某商业街的台岛贡丸餐厅,顾客依然川流不息。店主刘威克来自台岛高雄,“本店常有熟客光临,其中许多人曾到过台岛,他们慕名而来,就是为了寻觅地道的‘台岛风味’”。

珍珠奶茶铺子、台湾小吃摊以及火爆的85°C店,康师傅私房牛肉面等速食连锁店,鹿港小镇、西堤牛排等城市商圈里的饭馆,还有鼎泰丰小笼包和成为网络热点的台湾百年老店度小月,台湾风味的餐饮在内地早已不是罕见景象。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到中小城市,一直都能看到台湾餐馆的踪迹。

大陆的台式餐饮为何这么火?

独特风味俘获食客心

二零一七年六月,林素珍和她儿子在贵阳市合伙开办了“宝岛阿嬷”这家台湾风味私房餐厅,主要供应台湾地区海鲜菜肴和特色小炒。林素珍精通四百多种台湾菜式,每天她都会站在一米高的灶台旁边,不停地用大圆勺进行烹饪工作。

林阿嬷烹制的菜肴风味正宗,吸引众多食客驻足品尝,常常可见队伍绵延不绝。每逢节庆,林素珍便邀请那些无法归乡的同乡到店中相聚,精心准备一系列台岛传统佳肴,以家乡的熟悉味道抚慰他们浓烈的乡愁。

实践表明,大陆顾客更偏爱带有海岛风味的菜肴。浏览鹿港小镇的菜单,可以看到诸如三杯鸡、菠萝油条虾、台山猪手煲等台湾特色美食一一列出。其中,菠萝油条虾是餐厅里最受欢迎的菜品之一。

林素珍的店铺为了提升菜肴的地道风味,许多食材和调味品都通过空运从台湾引进。在北京的度小月餐厅,肉臊、虾卷、乌鱼子、醋、豆豉等食材同样源自台湾。度小月餐厅的负责人强调,他们始终坚守的核心是正宗的“台南风味”。由于餐厅主打担仔面,这道菜是台南地区著名的小吃,味道十分鲜美,深受各年龄段顾客喜爱。声誉源于品味,自2012年踏足京城,度小月迅速成为美食爱好者们热议的知名店家。

台岛餐厅的吸引力,并不仅仅来自食材固有的滋味,它们还特别在意超越烹饪本身的艺术,致力于增强品牌形象和构思上的独特性,以此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全新体验。

2001年,鹿港小镇于上海建立机构。彼时内地“休闲餐饮”尚不普遍,注重装潢与格调的场所多为正餐场所。因此,鹿港小镇着重推广“台式休闲餐饮”理念,风格取“海派特色”,菜品承“台岛风味”,从而赢得了顾客青睐。

度小月声名鹊起并非偶然。踏入北京分店,顾客会注意到其中融入了诸多民俗特色:那座华丽非凡的“天灯”,其创意源自台湾平溪小镇,当地居民每年新春都会放飞天灯,以此祈求亲友平安。还有新品阿美人激情石锅,源自岛内阿美人的传统烹饪技艺:将烧红的石头放入锅内直接加热沸水,迅速烹制海鲜,这种古老的烹饪方式给食客带来了极强的鲜活体验。

入乡随俗拥抱大陆市场

保持台湾风味是普遍现象,不过并非完全固定不变。到鹿港小镇用餐时,常有顾客感到意外,有人问“哎呀,三杯鸡其实是我们江西的家乡菜”“藤椒鱼明明是我们四川的特色菜”。鹿港小镇的经营者韩定国说明,他们的菜系核心是“综合”的台湾料理,这种做法与台湾饮食文化的演进趋势紧密相连。

当年有很多大陆同胞移居台湾,他们把家乡的菜肴带到了岛上,此后又吸收了福建菜、广东菜和客家菜的烹饪技巧,接着受到荷兰和日本文化的熏陶,同时融入了台湾本地的食材和饮食习惯,逐渐形成了如今的特色。可以说,融合与创新是台湾菜的核心精神,台湾料理与大陆菜系之间有着深厚的传承关系。

贵州居民普遍偏爱辛辣和浓烈风味,但台湾菜肴却较为温和。林素珍表示,为了适应当地食客的口味,部分台湾菜会特意增强辣味,并且配备了专门的辣椒调料。

林高立是合肥某家台湾风味烘焙店的技术负责人,他谈到:“合肥居民对甜品的喜爱程度,与台湾地区有所不同,甜度要求没有那么强烈,因此我们会适当调整甜度,并且会依照安徽当地的习俗,在传统的台湾甜品中融入一些安徽特色。”

入乡随俗背后,是对大陆市场的重视。

台湾和大陆的饮食习俗存在差异,在宝岛那边,一家店铺只要售卖几种招牌食品,便能够经营数十年;而在内地这边,顾客更偏爱尝鲜,店家必须持续开发新菜式,否则顾客就会转而光顾别处,这是刘威克所阐述的观点。

挨着刘威克贡丸店那边,有合肥市台商协会监事长罗志富开的“老树牛肉面”台岛风味餐馆。说到店名由头,罗志富表示:“我打算用心经营这家店,希望它像大树一样深深扎根在内地。”罗志富1993年从美国来到大陆。2012年,他和几位在安徽创业的台湾朋友聚集合肥开店,把台湾的口味带到了这里。7年来,他的“老树牛肉面”逐渐被当地人认可。

罗志富透露,合肥现有二十多家台湾风味餐馆在营业,他说大陆市场潜力巨大,这让他发现了许多机遇。

2008年,度小月荣获台湾地区对外贸易协会授予的“杰出品牌荣誉”,并得到当地政府相关机构的扶持,开始拓展海外市场业务。在中国大陆进行实地调研时,作为台湾知名餐饮企业的鼎泰丰令度小月创始人洪秀宏深受启发,让他看到了台湾餐饮在大陆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2013年1月,历经一年的精心筹备,度小月在北京侨福芳草地成功开设了其在中国大陆的首家分店。

磁吸效应带来落地生根

鼎泰丰的运营时间并不久远,从1972年开张至今,总共才四十余年。在两岸处于对峙状态期间,这个品牌几乎无人问津。直到两岸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人员交流日益频繁,一些台湾的饮食企业开始进入大陆市场,鼎泰丰就是在这个背景下逐渐声名鹊起的。这表明台湾餐饮店能够在大陆四处开设,根本上是得益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这一大环境。

两岸关系日渐紧密,林素珍的长子邱智良长期在内地经营事业并安家于贵阳,2015年她从台湾移居贵阳照顾外孙,由于厨艺精湛,她决定开设餐饮店,这一决定符合她的专长,许多台湾餐饮店都是这样通过偶然机会在大陆开设分店,刘威克早在2003年就带着全家迁往合肥,2012年创建了贡丸店

发现了巨大的市场潜力,部分在台湾地区经营状况良好的餐饮企业,获得了扩大业务范围的可能性,与此同时,一些在台湾地区发展不甚顺利的餐饮企业,重新找到了事业发展的新契机。

台岛当前的餐饮场所数量可观,即便称得上兴旺发达,也掩盖不了经济复苏困难的事实,微薄的收入是普遍现象,许多人只能依靠餐饮行业谋生。然而,受限于人口规模和地理条件,市场容量有限,几乎已经达到饱和状态。若想取得突破,就必须寻求新的发展路径。

大陆市场的吸引力持续增强,消费格局近年出现转变,创造了有利条件。台湾餐饮业对大陆市场寄予厚望。众多台湾餐馆和台湾美食在大陆广受欢迎,表面看似偶然,实则有其内在逻辑。

台岛东东餐饮集团负责人李日东明确表示,公司未来的发展将主要面向大陆地区。他对集团未来的规划有着非常明确的方向。台岛餐饮品牌若想拓展大陆市场,就必须采取贴近大众的营销策略,不能局限于单一的经营方式,而要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将面向平民的餐饮服务做到标准化、精细化,才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大陆市场潜力巨大,商机诱人。根据相关数据,2017年,内地地区港澳台餐饮公司总收入为2113.11亿元,占当年整个餐饮行业营收的39.77%。换言之,内地将近四成的餐饮份额被港澳台公司占据。其中,台湾企业就占据了相当大的部分。

今后,大陆会涌现出大量具备台式风格的餐饮企业,并且逐步扎根发展。(任成琦)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