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没吃多少
体重却一直在偷偷长?
[]
[id_3[[]]]
你中招了吗↓↓
01
长期不吃早餐
很多人在生活里习惯睡懒觉不吃早餐,有些人甚至觉得,每天省下一顿早餐没什么要紧的,还能顺便瘦身。
不吃早餐者每日摄入的卡路里,其实比吃早餐者要多。早餐所提供的热量占全天总热量的百分之二十二到百分之二十五,这部分能量通常比正餐更容易被身体利用。吃早餐能够使新陈代谢获得良好启动,促进身体内部循环,而不吃早餐者则更容易出现体重增加甚至肥胖的状况。
早餐最好在早上七点到八点之间食用,一顿营养均衡的早餐需要包含四类食物,分别是谷物薯类、瓜果蔬菜、肉蛋奶制品以及豆类坚果。举例来说,主食可以吃全麦馒头、全麦面包、杂粮发糕或者燕麦片,蛋白质方面可以选择鸡蛋、酱牛肉、豆腐干等其中一种,最后再搭配上牛奶、蔬菜或水果,这样就能构成一顿营养丰富的早餐。
02
吃饭速度快
进食速度过快,容易导致短时间内吃进过多食物,在身体尚未感受到饱足之前,就已经摄入了超出所需的热量,这些能量无法被及时分解,长期如此可能造成体重增加。明显的超重会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不仅会提升患脂肪肝的风险,还可能引发消化功能紊乱,甚至诱发急性心脏问题。
吃饭要慢,每一口尽量多嚼二十回,吃个七八分足矣。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早上吃早餐最好花十五到二十分钟,中午和晚上吃饭则需二十到三十分钟。
03
“电子榨菜”配饭
许多人习惯用餐时观看电视节目或综艺节目等电子娱乐内容,缺少这些会感觉饭菜索然无味。这种行为容易让人注意力集中在剧情上,不仅导致品味食物的能力下降,还容易让人忽视身体发出的饱腹信号,从而逐片逐片地吃过量,最终造成不知不觉摄入过多食物的状况。
此外,同时处理两件工作会加重脾胃的运作压力,容易造成消化功能紊乱。脾胃是产生气血的根本,如果脾胃功能不强健,就会导致气血亏虚。
吃饭时请集中注意力,不要观看手机、电视之类的设备,要品味食物的滋味。如果难以戒除依赖电子产品的习惯,那么每顿饭前应该先规定好食量再开始吃。
04
先吃米饭后吃菜
每顿饭的进食次序有密切关系,先吃哪种食物再吃哪种食物,表面上对身体的作用很小,然而时间长了可能会改变体重、腰身尺寸、血液中的脂肪含量等。要是常常首先吃谷物类,不但容易感到不饿,也不利于吃后血糖的稳定,这样人就容易发胖。
应该先吃蔬菜,这可以增强饱腹感,也能辅助抑制食欲,进而降低热量摄取,对于管理体重、防止肥胖和心血管问题都有积极效果。按照食物成分,应先摄入植物性食物,再吃动物性食物或高脂食物,最后享用淀粉类食物。
05
喜欢菜汤泡饭
碗里的汤汁或者锅里的炖菜味道很棒,有些人习惯用它来蘸饭吃。炖菜的鲜味足,是因为里面富含油脂和盐分,米饭浸泡其中会完全吸收这些成分,导致油脂、盐量和热量摄取增加,长期食用容易导致体重增加。
另外,汤泡饭容易下咽,省略了咀嚼环节或者咀嚼不彻底,会加大肠胃负担,导致胃部感觉不好。
最好不吃用汤泡的米饭和盖着菜的饭,如果实在想吃菜汤泡饭的味道,做饭时就要控制油和盐的用量,吃的时候多嚼几下。炖的汤也不要用来泡饭,可以在饭前先喝一碗汤,等半小时再吃正餐,这样血糖变化不大,也能让人感觉更饱。
06
饭后直接吃水果
许多人习惯把水果当作餐后消食的良品,即便腹中已饱,酸甜的果实依然能被摄入。此时胃部已被食物填塞,血糖水平也正攀升,若立刻进食水果,不仅会给胃部增加额外负担,阻碍食物的正常分解,还会促使血糖急剧升高。长期如此,容易引发消化系统方面的毛病,甚至可能导致糖尿病。
应当提前三十分钟享用水果,这有助于适度管理血糖水平,同时能够提升饱腹程度,进而降低下一餐的食物摄取量。又或者,可以在用餐两个小时之后选择食用水果,或者在两次正餐的间歇期进行摄入。
07
痴迷“酥脆”食品
有些人就是偏爱带有“酥”“脆”字样的食品,或者口感清脆的食物,比如像蔬菜脆、脆枣、干脆面、薯片、蛋黄酥、凤梨酥等,这些食物不仅好吃,而且能让人放松。
这些食品普遍富含油脂、糖分,或许还混杂着人造饱和脂肪,其能量含量相当可观。咬碎它们时会发出清脆的声响,颇为动听,让人难以自控,不知不觉中会摄取更多能量。
应该减少这类食物的食用量,可以考虑用冻干蔬菜脆来替代其他的酥脆食品,这样做既能减少热量的摄入,又能够补充日常蔬菜摄入不够的部分。
08
靠吃缓解压力
人在承受压力时,会分泌一种叫做皮质醇的激素,这种激素被称为压力荷尔蒙。它会刺激食欲,特别是让人对甜腻和油腻的食物格外向往。如果总是通过吃东西来排解压力,会导致脂肪不断堆积,“腰围”也会逐渐变大。
应当发掘其他有助于排解压力、稳定心情的途径,防止因情绪失控而大量进食。倘若确实感到饥饿,应该挑选热量较低的蔬菜水果,诸如小番茄、蓝莓、鲜草莓、蜜橘、樱桃、葡萄等,这样既能缓解紧张,也有益身体健康。
09
平时喝水少
“说喝水容易增重,这种说法真的对吗?其实,水本身不含热量,单纯喝水并不会导致体重增加,反而是饮水不足的人,更容易发福。喝水能够带来一定的饱腹效果,有助于控制食量,并且还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活动,这些都有助于体重控制。
通常而言,瘦身期间的人,每日适宜补充1800至2300毫升液体,在用餐前后摄入,能占据消化道空间,减轻饥饿感,进而控制食量;吃完饭喝水,可以稀释口腔余味,降低再次进食的冲动,无论何时饮水,都要少量多次,单次不超过240毫升。
10
长期久坐
长时间静坐的人更容易发福在腹部。脂肪在肝脏部位堆积过多,会逐渐发展为肝脏脂肪病变,这不但会削弱肝脏的排毒作用,还会提高肝纤维化和肝肿瘤等问题的可能性,并且容易导致身体抵抗力减弱,从而增加患上各种疾病的机会。
提醒:不论从事职业活动还是观看影像节目,都应当时常变换姿势。倘若长时间无法脱离坐姿,那么在任务结束后,务必安排至少半小时的动态锻炼,诸如慢跑、疾行、泅水、调身、击球等。
来 源:央视一套、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