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团和京东在外卖业务上大打口水仗,引得一众网友吃瓜。
人们还在集中注意力在外卖行业,美团却悄悄地在另一个领域发动攻势,这次的目标是实体超市。
最新期间,出现相关传闻称,美团旗下小象超市已经恢复实体店铺经营。关于店铺类型,最初是以盒马品牌体系里的社区便利店“盒马 NB”为参照蓝本,而最近,类似盒马鲜生这种大型门店的形态也被提上日程。现阶段,这项业务在美团公司内部依然保持着非常严格的机密管理措施。
美团旗下的小象超市,其前身是“美团买菜”,主要目标是为居民们送货上门,最快能在半小时内完成配送。
小象超市先前并未开展线下实体店业务,转而采用了前置仓模式,具体做法是在居民区或商业区附近建立仓储点,这样就能迅速响应客户需求,多数情况下能在一个小时内,有时甚至更快地完成商品送达。
小象超市采用前置仓模式,这使它能够迅速将订单派送给购买者,实现即时送达。
目前能够看出,美团小象超市并非局限于网络销售,它打算开设实体店铺,以此与盒马进行竞争。
小象超市借鉴的“盒马 NB”和“盒马鲜生”的实体店形式,具体是什么样的呢?
先说说“盒马 NB”这个牌子,它是盒马公司旗下专门做特价销售的店铺类型,大多建在居民区附近,目的是方便街坊邻居平时买东西。这家店特别注重商品价格,保证每天都是低廉的,而且很多商品都特别受欢迎。此外,店里有不少是自家生产的商品,这些商品占据了相当一部分。
这表明,小象超市要借鉴盒马NB的运营模式,必须让商品定价有竞争力,还要在控制开销的同时,确保商品的品质。
据36氪一位小象超市前员工透露,盒马鲜生的新鲜品牌占比较大,采购方面更有主动权,它的配送网络其实不比盒马普通店差,相比之下这是小象的不足之处。
现在,对于盒马的新店类型,美团还拿不定主意。一位小象超市的工作人员讲,盒马的新客户群体过于集中,小象超市希望和他们吸引的顾客不一样,而且,新店中那些位置选得好的店铺,经营状况不错,位置选得不好的,也还在亏本。
目前,美团打算先对标盒马鲜生,主攻高客群。
根据消息,盒马鲜生属于盒马的核心店铺类型,运用了“仓储门店结合”的经营方式,这种方式改变了以往零售业仓库和店面各自独立的状况,把仓储和店面整合在一起,达成了储存、售卖、运输等多项功能合并在一处的效果。
人们既可以到实体店直接购买商品,也可以借助网络渠道下单,能够获得送货上门或者到店领取的便利。
美团之所以优先服务高端客户群体,是因为这些客户对价格因素考虑得比较少,更加看重商品的品质和服务的水平,这为美团创造了更丰厚的利润条件,同时也带来了品牌价值提升的契机。
与此不同,那些市场区域面积很大,但是里面的争夺非常厉害,而且赚钱的比率不太高。
美团以盒马鲜生为参照,瞄准了更高端的消费领域,这样做能够避开低端市场激烈的争夺,从而开辟出独特的经营路径。随着美团持续增强并拓展对优质客户群体的掌控力,将来向基层市场渗透也将变得更加顺畅。
小象超市能否成功拓展线下市场,现在还很难说,前景充满变数,毕竟美团之前就曾多次尝试涉足线下实体店,早在2018年5月,美团就推出了名为“小象生鲜”的实体店铺,早在2017年7月,美团就已经在北京望京区域开设了一家名为“掌鱼生鲜”的生鲜零售试验性门店。
2018年,掌鱼生鲜进行了全新升级,更名为小象生鲜,其经营地点设在北京方庄时代life广场,主要提供生鲜食品销售、餐饮服务、电商业务以及即时配送服务。彼时,关于小象生鲜的传闻称,计划在2018年开设20家分店,到了2019年则打算开设50家分店。
不过,小象生鲜的发展步伐受到了限制,它曾在北京、无锡、常州等地设立了 7 个站点,但最终都选择了撤销。紧接着,美团改变了经营方针,开始尝试自提店模式,于 2019 年推出了美团买菜服务,在此期间,小象生鲜也被纳入了美团买菜的体系之内。
新鲜产品网络销售原本就是需要大量投入的模式,美团在建立自有新鲜产品实体店铺时,既不具备必要的条件,也缺乏全面的思考,结果不理想是意料之中的。
现在美团又参与其中,也许觉得时机已经恰当,应当开发更多的经营项目,并且开拓更广阔的领域。
美团、京东七鲜和盒马较量,新零售混战再起
这一次,美团的线下业务已经进入了紧锣密鼓的开展阶段。
战略部署已经完成,相关职位招聘工作已经启动。据市场信息透露,小象超市正在为实体店业务招募项目工程负责人,首批计划在北京、杭州、广州和深圳设立分店,并期望在今年五月实现第一家店铺的正式运营。
美团尚在筹备期间,京东已经启动并初见成效。京东线下运营的项目名为“京东七鲜”,其宗旨是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自营生鲜卖场。自2017年问世以来,京东七鲜就被当作京东旗下的“盒马”。
京东七鲜超市在市场竞争中遭遇挫折,2022年逐步关闭了长沙、西安等非中心区域的店铺,收缩了在二三线城市的业务范围,从那以后一直保持较小的经营规模。
但是,京东公司仍然没有终止对线下销售领域的尝试。到了二零二三年六月,京东公司着手组建了“创新零售部”,并且宣告将七鲜、拼拼等业务组合为单独的经营板块,这表明京东公司再次对线下销售领域进行了调整,打算借助创新手段和资源整合,使七鲜商店重新展现出生机。
后续调整之后,商品构成和服务水准等层面均获彻底改善,七鲜超市的顾客数量显著增加,去年十月,七鲜超市于上海建立了首个网点,即上海荟聚店,并启动了临时经营,临时经营的头三天,上海荟聚店的日平均到访人数突破了万人大关。
七鲜超市一边照常经营实体店铺,一边尝试开设前置仓,把美团的小象超市作为参照对象。去年九月,七鲜在北京开办了第一家前置仓,并且大力推行地推活动来吸引顾客。
京东七鲜前置仓
京东七鲜超市现阶段主要经营区域为北京和天津,并且正准备加速仓库和店铺的开设进程。根据消息,京东打算在今年上半年于天津增设二十家仓库和店铺,这样一来,天津的店铺总数将至少提升到三十家。
今年三月,京东应用主界面生活类服务板块里的“京东采买”位置已经改成了“京东鲜生”。这两家平台合并,无疑能够推动京东前置仓业务的进步。
从这一连串举措中可以明白,京东意图并行开展小型仓储店和实体店铺的经营。
观察盒马,其新零售业务长期以来一直面临亏损,不过从去年起出现了转机,最终达成了盈利目标。
去年岁末时分,盒马现任最高负责人严筱磊通过一封致全体员工的公开信宣布,该公司在上一年度有连续九个月的全面盈利状况,并且获得了百分之十以上的显著增长,同时消费者数量也增加了超过半数。
盒马鲜生在新增店铺方面,于2024年开设了72家分店,这一数字达到了五年来的最高水平,这些新店分布在21个不同的城市。伴随着这一轮扩张,到2024年年底,盒马鲜生的店铺总数接近430家,其商业活动区域也拓展到了50个城市。
盒马新CEO严筱磊发布的内部信
盒马鲜生的成就并非偶然,严筱磊在内部信中揭示了盒马重振的诀窍,具体来说,在过去九个月里,盒马围绕“回归顾客利益、集中发展目标、加强团队管理”三个关键方向,实施了全面且深入的变革。
盒马未来的拓展重心明确为盒马鲜生和盒马NB这两个中心业务板块。
回过头看,盒马解除了新零售难以获利的困境,发现了新的发展机遇,美团肯定不会错过这个市场。
美团的象超市,参照的是盒马的两个主要模式。可以料想,两者在新商业领域会进行白热化竞争。
作者 |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