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因用真奶检出反式脂肪酸”? 真相与科普来了!

日期: 2025-09-17 17:13:27|浏览: 3|编号: 13451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最近,媒体报道了一项检测,将8种知名奶茶送交专业机构检测,结果显示,喜茶、奈雪、茉莉奶白、霸王茶姬、爷爷不泡茶这五种饮品中含有反式脂肪酸。在这五种产品里,喜茶烤黑糖波波牛乳茶的反式脂肪酸含量最高,达到每100克0.113克。对于这一问题,喜茶方面表示,产品中含有真奶成分,因此在检测时出现了微量的反式脂肪酸,而且这种含量满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2011)中关于“0反式脂肪酸”(低于0.3g/100g)的声明标准。喜茶的这个说法是否真实?我们又该如何正确理解反式脂肪酸呢?现在就来深入调查,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真奶原料会导致反式脂肪酸检出?确有科学依据

喜茶所说的因真奶成分引发的反式脂肪酸检测情况,并非空穴来风。中国食品行业专家朱丹蓬表示,众多食品天然含有反式脂肪酸,核心在于其出处和量值是否满足国家规范要求。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所出的《中国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白皮书表明,食品里反式脂肪酸的出处有本源性出处和制作性出处,乳品里本源性反式脂肪酸的平均含量是每百克含0.83克。这表示,牛奶等纯正乳料确实含有一定量的反式脂肪酸。

食品工程博士、科普作家云无心也指出,当前市面上使用“真牛奶”和“轻奶油”的产品,或许会因奶油内含有的天然反式脂肪酸而被检测出来;而采用植脂末、厚乳或奶茶基底乳的产品,则不太容易被发现含有反式脂肪酸。根据生物学原理,牛等反刍类动物在胃部微生物作用下,会对食物中的不饱和脂质实施生物转化,从而生成反式脂质,部分此类脂质会出现在牛奶等乳制品里。因此,喜茶采用鲜奶成分,确实存在产品里含有微量反式脂质的情况

国家标准与健康风险,微量不代表无害

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2011)中关于“0反式脂肪酸”的说明,只要成分含量在每100克低于0.3克,就能够标注为“0反式脂肪酸”。喜茶检测出的0.113克每100克确实低于这一规定数值。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指导意见,要求反式脂肪酸的摄取比例须低于每日能量总量的百分之一,换算成具体数值,每日摄入量不应超出二点二克。如果反式脂肪酸的摄入过多,会导致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上升,进而提升罹患心血管类疾病的可能性。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在2012年所发的《中国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摄入程度及其风险评估》表明,我国大都市居民的反式脂肪酸平均摄取程度,要高于其他类型区域居民的摄取程度。

报告还指出,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同时务必减少加工食品中的反式脂肪,以更有效地维护我国民众的健康权益。

如何在消费中规避反式脂肪酸风险?

了解食品标签内容:购物时,需认真审视食品成分清单和营养信息表。若成分清单里含有氢化植物油、植脂末、代可可脂、人造奶油、起酥油等成分,很可能添加了反式脂肪酸;接着查看营养信息表里的反式脂肪酸数值,如果数值显示为“0”,但成分清单中有前述成分,可能是含量低于国家标准检测下限,或是在制作流程中产生了微量反式脂肪酸。某些奶茶制品,即便标明“不含人造奶油”,只要掺入了巧克力酱、奶油层等附加物,依然有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

审视 “天然” 的宣传说法:当前很多茶饮公司以 “不含奶精”“源于自然”“有益身心” 等口号吸引顾客,顾客不应单凭这些说法就冲动下单。尽管像喜茶那样采用纯牛奶成分值得赞赏,但源自天然的原料并非全无隐患,天然产出的反式脂肪酸同样需要留意。购买饮品时,应当全面权衡企业信誉、成分出处、顾客评价等要素。

合理消费,合理膳食:茶饮之类的饮品不宜作为日常食物的核心,要适量摄取。维持营养均衡的饮食方式,多补充新鲜蔬果、全麦食品、高蛋白食材等,降低对含糖量高、脂肪含量高、含反式脂肪酸多的食物的依赖,如此才能更有效地保障身体机能。

聪明喝奶茶指南

奶茶里可能潜藏的健康风险,大家不必因此彻底停止喝,需要学会更明智地挑选。专业人士提示,挑选不含植脂末、不含氢化油的商品,这样对身体更无害。另外,挑选低糖或者无糖的版本,少加奶盖、珍珠这些附加料,控制喝的次数,每星期不超过两次。

对于家庭自制奶茶,可以参考以下配方:

红茶包 1个

牛奶 200ml(可替换为植物奶)

蜂蜜/糖 1勺(可选)

冰块 少许

制作步骤:

将红茶包放入杯中,加入热水泡3分钟

加入牛奶和蜂蜜搅拌均匀

加冰块,口感更清爽

这款自制饮品每份大约含有120卡路里,其中反式脂肪含量仅为0.1克,可以偶尔作为满足口腹之欲的选择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