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窝在美上市,徐茂栋这次能不能翻盘?

日期: 2025-09-18 08:11:57|浏览: 2|编号: 135132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这几天,大陆互联网圈里的大事,窝窝在美上市可以排上一号。

4月8日晚上,按照北京的时间,生活服务电商窝窝(它曾经的名字是窝窝团)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开始了公开交易,发行的价格是每股ADS相当于18股普通股,售价10美元,股票的代码被定为“WOWO”,另外,这家公司也决定使用一个全新的品牌名称,那就是窝窝。可以想到,经历诸多磨难,窝窝公司老板徐茂栋此刻定然松了口气,然而海外发行股票,能否令这个源自团购行业,并在“千团大战”中脱颖而出的网络公司赢得投资人的关注,并在市场中确立自身地位,目前尚难预料。

窝窝的北美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回望窝窝集团的首次公开募股历程,时间可追溯至2011年。那个时期,中国团购行业正处于激烈混战状态,一方面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对团购模式提出诸多疑问,为团购公司转型前景感到担忧,另一方面市场迅猛发展,各类团购平台彼此倾轧,竞争异常残酷,以“团购”为卖点的本土企业在国内国外遭受行业质疑,导致上市机会被取消,窝窝公司也在此列。当时众多媒体广泛报道了窝窝率先启动美国上市计划以及成功融资的情况,由此引来了其他竞争者的强烈反应,各方纷纷将攻击目标转向窝窝,不仅针对公司本身,也直接指向徐茂栋个人,一时间各种审查和质疑铺天盖地而来。

此事真相究竟怎样,现在再追究已无太大意义,徐茂栋没有理由欺骗,新闻媒体也未必有不良用心,从另一个角度讲,彻底审视对投资者和顾客都有益处,对窝窝自身也是促进和提醒,毕竟话语既能伤害人也能造就人,关键在于你的选择。

资本市场最近终止了团购领域进入公开市场的机会,徐茂栋却依然坚持推动窝窝公司登陆美国证券交易所的进程。然而,此次他着重调整了工作方向,将精力主要投入到公司网站的升级改造中,不再像过去那样专注于资本运作相关事务。

确实觉得资本的活动需要以实际为基础,有了稳固的根基,才能吸引有价值的合作者,徐茂栋的“根基”就是让窝窝从团购网站转型为O2O平台,因此等到2012年5月窝窝商城正式上线,原先5000家团购网站中已经不足3000家了,大概徐茂栋这时候会有李宗盛“翻越坎坷”的体会。

对于一般购物者而言,窝窝商城和之前的窝窝团在功能上没有显著差异,优势在于数量众多的购物者无需重新学习就能顺利使用。但O2O平台的核心突破在于彻底重塑了商家的经营方式。

O2O是英文To的缩写,意为将线下商业机会和互联网相结合,使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平台。窝窝商城直接面向商家,邀请餐饮场所、美容美发机构、汽车美容中心等生活服务类商户在平台开设专属店铺,把实体店业务拓展到线上,将店内项目例如组合购买、优惠凭证、限时供应、招牌菜品等通过网络店铺进行销售或推广,让商户能够自行决定价格和销售方式,无需经过团购平台这一步骤。这好比阿里巴巴的天猫在线销售平台,不过跟天猫的商品交易场所不一样,窝窝提供的是本地的服务,把商品、服务、文娱、消费、教育培训等不同领域的交易结合起来。

还有个显著特点是它的本地化与个性化服务。比如它在招股书中阐述的理念——"本地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平台",就是一个专门为本地娱乐和生活商户打造定制化服务的电商平台,帮助商家直接向顾客售卖商品或服务,省去了中间商。做O2O的商家通常都有实体店铺,但搞团购的商家不一定有。这种做法能够促进生活服务领域构建健全的电子交易环境,进而消除了团购活动短暂的性质以及消费者流动的弊端。

徐茂栋在这一阶段的发展中,参考了中共以往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首先,他没有选择在一线城市进行激烈竞争,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广阔的二三线城市,并利用并购手段快速扩大经营规模,其次,在经营方式上,他摒弃了团购网站每日一单的固定模式,转而通过提供丰富的产品种类来吸引消费者通过考察当前团购平台中的大众点评、美团、糯米等平台可以发现,它们在开展团购业务的同时,也在引进类似经营模式。

未来电商平台的走向尚不明确,徐茂栋的这种做法确实使窝窝在残酷的团购竞争中获得存活机会,窝窝是前五大团购网站里唯一没有大公司投资的企业,根据窝窝的上市文件,2012年窝窝团的交易总额大约为25亿元,2013年达到27亿元,2014年前三季度为22亿元。

从2011年开始算起,到今年1月10日,窝窝向美国证交会递交了首次公开募股的申请,然后到了4月8日,它正式完成了上市。这五年时间就像磨制一把剑,这几年的积累可以说经受住了市场的检验。从这个角度来看,“上市迷”的做法并没有什么坏处,按照国际上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这确实是一件好事。

尤为难得的是,徐茂栋这位从经营超市起步的企业家,在窝窝团这次业务调整中,不仅担当了创业者的角色,还扮演了开拓者的身份,据说窝窝商城的运作方式,是他倡议设计的。徐茂栋二十岁刚出头时就开始创业,把齐鲁超市打造成了山东地区规模最大的连锁超市;接着他涉足手机广告领域,创办的公司后来被分众传媒收购;2008年成立的百分通联,他只担任董事长,把具体经营事务交给职业经理人负责。二零一零年三月,四十三岁的徐茂栋购置了窝窝团,对于常规创业者而言,互联网领域既显得陌生又充满新意,他敢于涉足其中,并在遭遇困境时立即调整方向,持续五年直至成功上市,他的个人才干与影响力理应获得认可。

徐茂栋曾经提及,他往后的岁月将与窝窝团紧密相连,如今看来他这话确实如此。徐茂栋在2010年11月将王赟明的窝窝团收归旗下,此后王赟明便一直追随徐茂栋左右。这种情况或许并非孤例,窝窝在过去几年时间里多次招募人才、实施并购,逐渐打造出一支较为稳固的队伍,现在窝窝大约拥有3500名工作人员。

徐茂栋来自山东,他非常认同山东人崇尚儒家文化重视道义的风气,有窝窝的员工透露,他曾经邀请四十多位城市经理到家中做客,并且自己动手烹饪菜肴,他对为员工亲自做饭这件事充满热情。他还有许多类似的善举,这些行为在动荡时期对于凝聚团队力量非常有效。这或许是窝窝能够在行业风波中屹立不倒的重要原因之一。

徐茂栋在致员工的公开信中提及,与窝窝的合作将占据他后半生的精力投入,如果情况属实,那么窝窝在美国进行上市,表明其拥有更为长远的市场规划,不同于徐茂栋的前三次创业经历,那次他只是培育企业后将其出售。

商场不接纳悲泣,自然也无需听信空谈。观察窝窝这次的公开交易历程,美团与大众点评方才结束一次私募活动,并未公布任何公开上市的具体日程,窝窝却已经顺利进入纳斯达克市场,这可以看作是一次得力的“先发制人”。这九十天里,业界有许多议论集中在对窝窝推迟公开上市的决定上,讥诮挖苦的言辞屡见不鲜。但去掉其中相互嫉妒、相互排挤的成分,真正有价值的批评其实并不多。

而且可以察觉到,窝窝这次延后具体是因为纳斯达克上市程序等操作层面的问题,并非因为它的上市资格存在疑问。从这个角度来看,尽管是“中国O2O的开创性股票”,在海外中资股受到欢迎的大环境下,未来的发展前景还是比较被看好的。

审视国内团购及生活服务电商领域当前状况,有人视美团、大众点评、糯米为中国团购市场的顶尖企业,美团虽声称维持自主运营,实则获得阿里资金支持,大众点评得到腾讯资本注入,其总裁已由腾讯委派,糯米则从人人网转向百度,拉手网被出售予宏图三胞,满座归入苏宁旗下,所谓行业巨头皆有了背景依托,在美国资本市场特别看重创始人背景的背景下,其投资前景已可预见。相对而言,如果投资人想深挖O2O网站,窝窝不失为一匹黑马。

互联网热衷于提出新理念,不论创新升级版还是产业智能化,徐茂栋堪称中国最早领会“互联网+”趋势的探索者,当前国内外形势有利,从“团购混战”中历经艰辛存活下来的窝窝,能否借助海外资本市场实现逆转,核心问题在于,能否将“中国O2O领头羊”、“2015年首个登陆美国交易所的公司”、“商务部外商投资法规更新后首批挂牌的企业”等多项头衔落实到位。

中国人注重吉利寓意,公司首次在海外挂牌交易后,常常希望展示一番,所以我们时常目睹内地商界人士在纳斯达克敲击锣鼓的场景。无论是百度的李彦宏,还是阿里巴巴的马云,都无一例外。然而,窝窝公司公开招股当天,徐茂栋既没有敲响钟声,也没有在纳斯达克安排五彩纸屑漫天飞舞、掌声此起彼伏的盛大活动。想来,经历过风口浪尖的争议和激烈的公开辩论,徐茂栋也明白了稳住根基的重要性。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