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英记楼 匠心烘焙老味道

日期: 2025-09-20 22:04:05|浏览: 5|编号: 137769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英记楼门店

鲁网青岛8月26日讯(实习记者 杨帆)提及糕点,大众或许首先联想到西洋风味的美味甜点,然而并非只有西式点心才是正宗点心,岛城英记楼自清宣统年间起制作的中式点心,同样广受欢迎,食客众多。青岛建城之后,起初有英记楼、顺兴楼、春和楼、聚福楼这四家酒楼,它们凭借独特的经营方式声名远扬,这四家酒楼里头,英记楼地位最高,英记楼主要接待的是达官显贵和知名人士,他们研制的点心曾是那些达官显贵和夫人们的心头好。

英记楼门店内部

七十沉寂一朝醒 英记匠心系岛城

英记楼点心历史可追溯至120年前,青岛英记楼食品有限公司源头始于1906年,彼时有位名叫英达昌的点心师傅,他制作的鸭尾酥在青岛享有盛誉,辛亥革命期间,他在京城御膳房任职的表弟也来到青岛,二人合作创办了茶点社,后更名为英记楼,康有为曾经常去那里品尝。但是,受战事影响,从三十年代开始,英记楼停业了将近七十年,直到2015年才回到岛城劈柴院小吃街,它那传承百年的独特风味,确实让众多食客的舌头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英记楼是承载着岁月印记的点心铺,也是传承着深厚底蕴的甜品店,我们探寻的不仅是中国风,更包含着华夏的过往与文明,英记楼董事长黄学功严肃地表示。英记楼在岁月流逝里静置了七十年,那时我想重修英记楼,却无人响应,众人认为复原一家百年老店极为不易,但我坚信英记楼承载着深厚底蕴,决心要使其重现生机,出于对历史文脉的崇敬与怀念,黄总果敢地投身于英记楼的复兴事业,2008年劈柴院改造期间,在梳理和发掘青岛往昔老字号时,也深入探究了四大酒楼的文化内涵,令人鼓舞的是,我们寻得了英记楼糕点三十二种款式的制作秘方为探寻英记楼专供点心的种类与制作方法,自2010年起,黄先生广寻岛地各点心名匠,至2014年岁末,先后寻获岛地知名点心师龄83岁的高秀常,及其弟子姜培宏年61岁,另有面点名家陈秀英年72岁。经过他们的亲身示范,各式各样的传统中式点心接连完成,非常贴近古早时的风味,因此深受广大食客的喜爱。

糕点师制作糕点

坚持纯手工制作 只为还原老味道

根据消息,为了确保点心味道地道,英记楼一直采用人工方式加工,加工时完全不借助任何机械工具。为了让顾客能够享受到正宗的英记楼传统风味,英记楼在制作所有糕点时都坚持选用天然食材,烹饪过程中只采用花生油作为油料,并且完全不添加任何化学成分,同时严格控制产品的有效期,从产品检测、检验到生产以及销售环节,都严格遵循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QS认证标准,凭借一颗专注的匠人精神,确保顾客品尝到的每一份点心都是安全且保持原有风味的。

已烘焙好的糯米饼

英记楼不仅继承了上乘的制作用法,还设立了专门的试验机构,在沿用旧式做法的同时,尝试研发新的馅料配方,通过对经典配方的深入研究和改进,英记楼联合打造了三十二种点心品类。在产品种类方面,负责人黄总充满信心地表示,他们不刻意追求种类丰富,而是致力于制作具有文化底蕴的糕点,希望顾客能通过品尝,体会到深刻的中式糕点传统。英记楼现已开展线上及线下互动活动,决心创造出令本岛引以为傲的文化美食。

只要拥有这种复原往昔风味的专注态度,中式点心的前景必将更加辉煌。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