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罗湖的金光华广场、福田的COCO Park、南山的万象天地等地方,常常可以看到来自对岸香港的居民,不论是在假日,还是在普通的周末,他们到处活动。
在深圳市罗湖口岸,大批香港旅客入境深圳
这一辈子,深圳人确实没见识过那么多的香港人,这并非讽刺,而是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
“周末占领深圳计划”
香港人有可能比深圳人还了解深圳,这不是一句玩笑。
通过互联网了解到内地高校学生的“特种兵式体验”,香港居民策划了专属方案——“周末进驻深圳行动”。他们戏称自己是“本港居民”,把深圳所有诱人美食、有趣景点、休闲娱乐场所都逐一探访并记录下来。
疫情发生前,许多香港居民就开始频繁前往深圳活动,趁著通关手续简化,前往深圳的人越来越多。
每逢周五晚间,众多港人前往深圳,尽情品尝当地佳肴,并在那里过夜,等到假期尾声,这些香港旅客便急忙返回香港。
香港的线上社交平台涌现许多来自深圳的帖子,网民们纷纷介绍当地的风味小吃与休闲娱乐活动,经过集体评价,认为深圳的商品既优质又实惠。这些内容逐渐吸引更多香港居民的关注,依照“港人周末游深圳”的倡议,他们开始大规模体验深圳的美食与娱乐场所。
这个设计精巧的方案令深圳居民叹为观止,就连本地人都感到不可思议:作为深圳土著,竟然需要通过香港网友的帖子来查询深圳的美食娱乐信息
见到许多香港人,深圳人归纳了他们的共性:常穿运动鞋,常背行囊,习惯用现金,常提鲍师傅,勤查手机支付,这些都是他们的标志。受香港“开关”影响,粤港澳往来愈发密切,不少香港人开始往深圳购物。
香港人标配手信“三件套”
深圳在脸书上的吃喝玩乐板块里,香港朋友积极交流手信“三大件”:盒马的水蜜桃、阿嬷手作的奶茶、鲍师傅的点心,还讨论怎样领取9块9的瑞幸咖啡折扣券,关于带孩子的经验分享也成了点赞率很高的帖子部分香港居民觉得,内地提供的服务远胜于香港,这跟香港人说话直接、社会运转迅速有关,香港有些服务行业以服务态度差而出名,甚至有时连本地人都感到难以忍受。
“国内牌子食嘅地方,服务真系好过香港,呢个系事实。”
一些人在小红书上惊呼:“深圳已经被香港人占领了!”
每逢短暂的假期或常规的周末,大批香港居民前往深圳观光,持续为当地的经济活动增添动力。
香港人的“美食之都”
“深圳真的不是美食荒漠!”——香港人。
深圳被誉为“美食天堂”,其众多知名连锁餐饮企业对香港构成显著优势,无论是太二酸菜鱼、京味张、木屋烧烤还是文和友以及八合里潮汕牛肉火锅,这些深圳的特色餐饮,都吸引着大批香港顾客蜂拥而至,场面异常火爆。
深圳的网红餐饮品牌,被香港人挤得水泄不通
深圳以包容著称,不仅有很多热门的餐饮企业,还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地方风味小吃。
追求更高品位的食客,更偏爱探访深圳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夜市和街边小摊,品尝潮汕牛肉火锅,也喜欢重庆火锅,尝试福建特色小吃,又爱吃东北烧烤,还有钵钵鸡,椰子鸡等等
各地建设者从五湖四海汇聚,各自带来了家乡的拿手好菜,这些风味各异的佳肴,令众多香港食客目不暇接,赞不绝口。
自由食街满满的烟火气
前往深圳品尝物美价廉的美食是许多香港人的选择,他们返程时也常常购买一些特色食品,其中鲍师傅、奈雪、喜茶以及木屋烧烤等品牌最受欢迎。
由于口岸还没有快递柜,这些外卖就只能堆在快递公司柜台上
香港居民对深圳特色小吃的渴望,促使“代购服务”迅速兴起,花费十元到二十元请人帮忙,通过“跨境网购”下单,会有专人按时将食品送到指定区域的快递柜,供港客在通关后自行领取。
有些香港妈妈为了达到极度的节省,会到深圳买水果和蔬菜再带回香港,因此产生了香港居民提着青菜过境的罕见场面,深圳比香港低廉得多的生活费用,让这些阿姨觉得花钱如同赚钱,这种现象越来越常见,不得不承认,香港人确实明白生活的真谛。
提着一袋子菜过关的香港阿姨
每逢周日夜晚,深圳地铁四号线路便担当起连接香港的桥梁作用,许多香港居民会乘坐这条线路,车厢内人满为患,大家用粤语交谈,身上携带的包裹里装满了深圳本地人少有机会购买的特色食品作为纪念品。
深圳到香港的地铁上一车鲍师傅
还有港人坦言罹患了“北上综合征”,每逢休假便渴望往深圳品鉴佳肴,由此可见,港人堪称深圳风味的热忱拥趸。
深圳河挡不住“深港融合”
三十载东流,三十载西转。深圳河依旧奔腾不息,可是港陆的界限却日渐淡化。过去内地涌向香港移民谋生,现在港人主动进入内地观光消费。
香港居民前往深圳购物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其中原因之一在于,连续三年的出行管控,令他们对优质且价格适中的商品产生了强烈需求;同时,便捷的交通也是促使他们选择北上购物的重要原因,仅需十多分钟即可抵达深圳的繁华区域。
聚集网红餐饮的壹方城吸引了香港人前来排队
自今年2月6日内地和香港重新连接后,深圳就吸引了众多香港居民前来消费,成为他们热衷的购物地点。
根据统计资料,深圳口岸自2023年1月8日重新有序开展通关业务之后,累计经过口岸的旅客总数已经达到了六千二百三十四万。根据香港入境事务部门提供的信息,六月份内地前往香港的人数总计超过四百零八万,其中周五和周六的客流量显著提升,与平日相比增加了超过百分之二十。
现在香港和深圳的消费项目正在慢慢合并和替换。香港居民去深圳往北购物,起初是“港人进深三样”——美甲、按摩和牙科,体验深圳的优良服务,如今变成了“伴手三样”,目的是尝鲜和购置商品。
深圳居民赴港的购物习惯,与香港居民来深的消费行为形成鲜明对比,十年前,他们热衷于在香港选购进口商品,享受港式餐饮,品尝丝袜奶茶,而现在,他们更偏爱去香港登山,陪伴家人出游,参与各类活动以及参观展览,难怪有人感叹,香港游客选择在深圳消费,而深圳游客却选择去香港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