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易发胖的主食,米饭并非榜首,若你爱吃,体重或许“蹭蹭涨”

日期: 2025-09-23 20:12:48|浏览: 2|编号: 139874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依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中的信息,我国超重及肥胖者数量已超过半数,饮食搭配不合理、主食食用过多是造成体重快速增加的关键原因之一。出乎意料的是,日常生活中常被指责的米饭,并非使人发胖最严重的食物种类

体重明显增加的,是一些看似平常却含有大量热量的食物,它们是典型的能量密集型主食。

于康教授,担任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及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职务,强调指出,衡量主食引发肥胖的风险程度,需要综合考量多个维度,包括其升糖指数、热量浓度、糖分构成以及加工工艺等。本篇内容将从医学和营养角度出发,深入剖析某些主食可能隐藏的健康隐患,并且给出切实可行的饮食指导,旨在协助民众维持理想的体重水平。

主食≠米饭,真正的“胖源”另有其主

主要食物,按字面意思理解,是供给身体能量的一大关键食物。在中国人的日常饮食里,主要食物大多由米面类构成,例如米饭、面条、馒头、花卷、玉米、红薯、土豆、糯米食品等等。

米饭:热量适中,冤枉居多

每100克米食蕴含的热量大约是116千卡,其中的糖类成分含量大约为25克,它的血糖反应值大约是73,这个数值表明它引起的血糖波动程度属于中等且略高。

米饭的增重效果并不显著,关键在于食用时的组合方式与食用数量。比如,与油腻的烧菜、甜酸口味的排骨、带酱的菜肴一同食用,再加上一次吃下两大碗饭,这才是导致摄入热量严重超标的原因。

热量榜首的“主食杀手”是谁?

这里介绍几种在平时吃喝时容易错看营养、忽视能量值的主食,它们其实是导致体重增加的真正原因。

1. 油条

每根油条大约有220到260卡路里,这个热量几乎比同样重量的米饭多出一倍多。它因为在高温下油炸时吸入了大量油脂,所以脂肪含量很高,达到了15%到20%。这种食物属于高热量、高脂肪、高血糖反应的食物组合。

哈佛公共卫生学院通过一项研究,发现高脂肪食物作为主要食物来源,和腰腹部脂肪堆积有密切联系。

2. 炸酱面、打卤面

面条的卡路里含量并不大,每100克煮熟的面条大约在110到130之间。不过,问题出在调料和汤汁里,它们包含了丰富的油脂和淀粉勾芡。因此,一碗炸酱面的总热量很容易超过700。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营养科杜欣然博士谈到,许多人在一餐中摄入一碗炸酱面,其热量等同于三碗米饭,然而这种饱腹感维持的时间却非常有限。

3. 糯米制品

糯米饭这类食物,黏性重,消化起来比较慢,升糖指数超过八十七,吃进去之后容易让血糖出现剧烈变化,促使胰岛素大量分泌,从而推动脂肪形成。

《营养学杂志( )》通过一项亚洲人群的临床调查发现,经常吃糯米类主食的人,其身体质量指数通常比其他人高出1.5到2.2个点。

4. 馅饼、葱油饼、手抓饼

这种“面粉+油脂”的搭配,往往需要经过多次油炸加工,每100克所含能量可达到350到450千卡,并且脂肪比例超过20%。过量摄入油脂更容易导致脂肪在腹部和肝脏部位积聚。

5. 白馒头

虽然不是油炸食品,不过它是由精制面粉加工而成的,膳食纤维非常少,其升糖指数达到了88,会迅速推高血糖水平,使人很快感到饥饿,进而引发进食欲望增强。

为什么这些主食更容易让人发胖?

升糖指数高:刺激胰岛素分泌

高GI食物会让血糖迅速上升,接着胰腺会分泌大量激素,把多余的糖分变成脂肪囤积起来。时间一长,人很容易在没察觉的情况下体重增加。

加工精细:膳食纤维缺乏

精米和面粉这类油炸主食,纤维成分非常少,不仅让人容易饿,还会破坏肠道内微生物的稳定,干扰身体分解脂肪的过程。

脂肪搭配:热量翻倍

食物本身并无大碍,问题在于“食物+脂肪+糖分”的搭配方式。像油条、煎饼果子、炸酱面这类食品,热量累积效果非常显著。

控制体重,主食要这样吃

1. 控制分量:一餐主食量≤1拳头

中国营养协会提出,正常成年人每日主食摄取量应维持在250至400克范围;对于需要减重的人士,建议将摄入量限定在150到200克区间。从外观上看,这个分量相当于一个拳头尺寸的米饭或面条。

2. 主食多样化:粗细搭配更健康

推荐将部分主食替换为:

· 燕麦:富含β-葡聚糖,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和延缓糖吸收。

· 糙米:升糖指数低,富含膳食纤维。

· 藜麦、小米、红豆:营养密度高,饱腹感强。

《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期刊在2020年刊载的一项研究显示,若用全谷物替换精制谷物,那么发生肥胖的几率能减少百分之二十以上。

3. 避免高油、高糖主食搭配

煎饼搭配酱料,炸酱混合面条,油条浸入豆浆这类搭配,会使卡路里和脂肪含量成倍增长,应当尽量少食用。

4. 配餐合理:主食+蛋白+蔬菜

在一份膳食中搭配上瘦肉、鸡蛋、豆腐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同时补充绿叶类蔬菜,有助于减缓糖类成分的消化速度,能够提升身体满足感,从而降低对主食的需求量。

5. 餐后适度运动

餐后半小时可以适当行走,或者做些简单的体力活动,这样能够帮助调节血糖水平,促进能量消耗,同时也能减缓脂肪的形成。

中医视角:主食摄入宜“因人而异”

中医觉得,脾胃是“生命之源”,负责消化吸收食物中的精华物质。如果吃太多主食,特别是那些容易长胖、口里黏腻、身体比较重的人,很可能会让脾胃功能失调,从而产生湿气和痰浊,体重也会跟着增加。

推荐中药调理体质:

· 茯苓、山药、莲子:健脾固摄,适合虚胖型人群。

· 决明子、荷叶、薏苡仁:利湿化浊,有助于减脂消肿。

· 枳实、陈皮、厚朴:行气化滞,改善食积胀满。

服用建议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辨证配伍。

结语:认识主食,科学吃饭,体重更稳定

食物并非导致体重增加的主因,重点在于食物的类别、食用的多少以及整体饮食的搭配方式。在平时的饮食里,适量吃米饭、面条这类普通食物,并不会造成身体发福,真正要小心防范的,是那些经过深度加工、油炸、加芡的富含热量的食物。

健康体重的维持需要长期努力,了解每种食物所含的能量,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摄入量。均衡的膳食搭配适度的锻炼,再加上身体的良好状态,三者相互配合,能够有效避免身体脂肪的过度堆积。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