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老牌烘焙,批量关店

日期: 2025-09-23 20:17:53|浏览: 2|编号: 139882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六月二十六日,面包新语四川官方公众号发布过退款说明,文中品牌方解释退款缘由为“企业整体布局调整,对面包新语各分店实施优化工程”。

图源:面包新语四川服务号

但是,等到大规模店铺停业的消息公布之后,很多顾客才意识到这个品牌标榜的“优化调整”,其实根本就是“完全停运了”。

现在,公告里的联系电话形同虚设。当天,内参君在正常工作时段内,反复尝试拨打那个电话,系统始终提示对方通话中。

根据天眼查信息,四川新语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在2021年和2024年,该公司两次收到限制消费的命令,现在这家公司仍然在运营。

图源:天眼查

巅峰时刻,

曾开出了400多家店

面包新语,也有过高光时刻。

面包新语在国内市场刚起步时非常火爆,其上海来福士广场分店单日销售额曾突破百万。这是有顾客在社交平台上透露的。

根据公开资料,面包新语于2000年在新加坡建立,两年后,在新加坡成功挂牌交易,顺利成为“全球面包行业首个上市企业”,被称为“面包领域的星巴克”。同年,面包新语也进入了中国市场。

据《经济参考报》2007年披露,面包新语当时确立了三年内于中国开设五百家分店以上的计划,并开始广泛接纳加盟商。很快,这个品牌不仅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声名鹊起,还拓展到了青岛、大连、武汉、沈阳等区域。

2014年,面包新语在中国开设了418家分店,距离“500家门店”的目标仅一步之遥。同年的财务报告揭示,中国大陆市场营收占品牌全球总营收的31.6%。中国已经发展成为面包新语至关重要的海外市场。

高速扩张中的

隐患重重

品牌在快速扩张的同时,也埋下了不少隐患。

一来,门店质量却良莠不齐,甚至多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常见的食品安全事件,导致面包新语失去了顾客的信赖和拥护,店铺纷纷歇业。

2016年下半年度,该品牌在郑州、南昌、武汉、重庆、福州、大连、青岛、长春等地的加盟网点逐步停业,到了2017年,这些地区的门店数量已经完全消失。由于中国和泰国市场的经营状况变动,2019年,面包物语集团出现亏损,净损失达580万新币;2020年,面包物语集团从新加坡交易所摘牌。

反复以城市为单位关闭分店,也揭示了面包新语合作经营的波动性。

顾先生专注于商业方面的事务,他认为面包新语的合伙方式比较特别,是“城市合伙”。他详细说明:“概括而言,就是你要合伙,整个城市的分店都归你,合伙之后不能再次转让。”这表示,一旦该城市的合伙人结束合作,并且没有新的合伙人愿意接手时,面包新语就只能在那个地区撤离。

成都的集中停业,便是这样。更有代表性的事件,是2021年该品牌退出西安。

2021年,西安面包新语的管理方表示停业经营,归咎于新冠病毒引发的销售困境,以及与加盟经营协议的争议,并为此发布官方信息;紧接着,面包新语中国管理机构也发表文告,指出西安的分店严重违背了特许经营条款,多次提出告诫后对方仍无改进,因此决定终止合作。

在食安问题与加盟模式的双重影响下,面包新语疲态尽显。

从2021年开始,品牌的实体店数量持续减少,今年到目前为止,只新增了一家店铺。到6月11日为止,面包新语一共有173家正在营业的分店,这些分店大多集中在广东、江苏和上海这三个地区。

成都那边的店已经停业了,这事儿跟其他地方的分店没多大关系。听说,面包新语(华南)的控股公司是深圳霸讯集团,这家公司和面包新语在2024年签了个20年的合作协议。现在看,品牌在华南那边生意挺不错的。

去年,霸讯集团总裁陈国富在媒体采访中提及,面包新语在广东和深圳地区经营二十载,头十年是其鼎盛阶段,大约五年前品牌开始显露陈旧迹象。针对这一情况,公司对部分店铺实施了改造工程。陈国富透露,改造后的店铺营业额预计能提升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二十。

曾经的面包顶流们,接连倒下

事实上,不仅面包新语,近些年众多曾经备受瞩目的烘焙网络品牌,纷纷消失。

2024年,几乎每月都有闭店消息传来:

2024年1月,国潮点心品牌虎头局渣打饼行被申请破产清算;

3月,网红蛋糕品牌熊猫不走资金链断裂,全国门店基本全关;

7月,ABC 关闭12家门店,退出中国内地市场;

8月,韩国CJ集团旗下知名烘焙品牌多乐之日退出郑州市场;

10月起,圣安娜饼屋接连关闭10家广州门店;

10月底,广州连锁烘焙品牌勿理堂资金链断裂,破产清算;

11月,在天津有12年经营历史的慢城蛋糕天津门店全关;

12月,“烘焙第一股”克莉丝汀正式退市。

这一系列统计资料,非常有力地说明了烘焙领域的波动状况:到2024年12月为止,烘焙领域新开设的店铺数量达到了10.3万家,而关闭的店铺有9.5万家,整体上的增长数量还不到8000家。

烘焙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进入2025年之后,店铺关闭的现象持续发生,并且有加剧的态势。

年初,皇家美孚于武汉、西安、西宁等地的多家分店相继停业,青岛总部曝出拖欠员工薪资问题;6月,欢牛蛋糕屋在杭州的部分经营点突然停摆,同时公开致信顾客宣布退出市场,该企业早前已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主体,其法定代表人亦被限制高消费行为。

鲍师傅的创始人鲍才胜说过一个看法,烘焙领域存在一个奇特的说法,每五年就要经历一次大洗牌,如果始终没有改变,最终会被淘汰出局。

如今看来,这场洗牌的节奏,正变得越来越快,也越来越残酷。

烘焙品牌长虹

为何如此难?

烘焙领域经验丰富的权威人士纪严冬向内部信息透露,该行业当前正经历分崩离析、格局分野、格局重塑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许多新兴品牌和商业模式不断出现,与此同时,众多品牌选择退出市场。烘焙行业,正逐步形成全新的竞争态势。

首先是新品牌快速涌现。

近些年新中式烘焙逐渐冷却,众多现烤品牌迅速崛起。这些品牌注重品质,例如祐禾、石头先生的烤炉、趁热集合等,它们都主打即时烘焙,并且开设了完全开放的生产区域,让顾客能亲眼看到制作过程,证明产品的新鲜度。凭借这种方式,它们成功进入了大都市的核心商业区,并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顾客排队现象。

下沉区域,出现了许多工厂式面包店,它们凭借价格实惠,迅速占领了县城和五环以外的市场。

其次,“老网红”持续升级,加速扩张。

好利来踏足华南地区,在深圳、东莞、珠海等地设立首个门店。据消息,好利来华南地区开门纳客当天收入高达120万元,换算下来每小时就有10万元进账。到今年六月为止,好利来旗下店铺总数已增至930家,距离千店大关仅一步之遥。

2013年成立的泸溪河发展比较平稳,截至2024年底,其全国店铺数量已经达到600个以上。今年3月,品牌在成都建立了制造基地,进一步优化了西南地区的供应链配置。

再者,商超、餐饮品牌卷向了烘焙,开始“跨界打劫”。

早先,奈雪的茶和乐乐茶曾凭借“茶水搭配点心”的经营思路进入行业,紧接着,喜茶和裕莲茶楼等企业也陆续推出了烘焙类商品。如今,不同领域品牌结合烘焙的现象持续发展,市场热度不减。

今年五月,拾㧚耍在杭州开设了分店,该烘焙品牌专注于提供价格实惠的现烤产品,其中最便宜的面包售价为五元八角;与此同时,茶颜悦色也推出了名为“茶颜饼坊”的新业务,售卖包括可颂、蛋挞、酥饼、吐司在内的中式和西式点心,种类丰富,强调手工现烤,价格区间在三到六元,同样展现出极高的性价比。

大型连锁卖场和仓储式购物中心的兴起,给众多面包点心生产商造成了很大挑战。统计资料表明,在2024年糕点类商品的主要购买场所里,实体零售店所占份额为37.7%,位列第二位。

在竞争愈发白热化的当下,诸如面包新语之类的品牌,若想“东山再起”,变得愈发困难。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