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港金团金灿灿 年味中透着香甜

日期: 2025-09-26 20:12:38|浏览: 3|编号: 142017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做金团

二十三送灶,二十四扫屋,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买猪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包汤圆,二十九辞旧迎新,三十晚上熬夜,这些是宁波地方的老规矩。如今社会在变,这些习惯虽然有了些改动,不过那些温馨的回忆一直没变过……

1月30日,农历腊月廿五,北仑小港枫林社区下倪桥村有个院落,58岁的陈菊芬在那儿开始忙碌,她准备制作宁波传统美食,包括金团、油包等当地特色糕点。蒸笼里升腾起的热气充满了整个院落,面团散发出特有的香味,伴随着大家的谈笑声,感觉年味越来越浓了。

蒸粉团

“巧厨娘”工作室

传统美食的集结地

北仑小港枫林社区里,住着不少因拆迁安置而聚居的居民,彼此之间平日里关系很近。空闲时段,社区里的中年女性们常常在家中制作各种小吃和糕点,并且经常聚在一起,交流制作更可口食物的心得,探讨开发新式点心的方法。2014年,经由社区协调促成,“巧厨娘”工作室正式成立。自创建时的8位成员,发展到现在的35人,掌握制作当地特色传统美食的厨娘数量持续增加。

过去的佳肴总能唤醒许多人的往事,制作这些传统食物有助于延续和光大这门手艺,巧厨娘工作室就让人怀念往昔的风味。陈菊芬是这个工作室的核心人物,她向笔者透露,各个传统节日都有专属的食品,厨师们会按照季节更替来制作各式各样的美味。元宵日:阖家欢乐品汤圆;清明时:青团、黑饭麻糍诱人味;立夏日:立夏素蛋可口软;腊八日:香浓软滑粥。

为了使传统风味更加正宗,众多食材都由主厨们亲自寻觅采集,例如制作青蛋、青饼、青麻糍,心灵手巧的主厨们会亲自到田间割取“青”。此外,社区也协助工作室配置了各类制作器具,“土灶能助火力更猛,糕点因而更加香甜软糯,磨粉必须借助磨石,方能磨出更为细腻的粉。”

这些手艺精湛的乡村中年女性,大多学识有限,然而每逢重要节日,她们都会运用自身技能,向社区内的困境人士传递一份温暖。在端午节期间,她们精心制作了甜美的软质竹叶裹粽,特别为年长者准备,同时附上美好的祝愿。八月份用稻花制作的灰团,会分送给辖区内的每位长者;到了中秋,厨师们又会将自己亲手制作的甜味、咸味,以及木糖醇的月饼,提供给老年人,让他们自行挑选。新春佳节即将到来,陈菊芬和几位厨师便再度忙碌起来。

捣面团

金团如何不开裂

她找到秘密武器

金团,属于宁波的传统食品,颜色呈金黄色,外形圆滚滚,代表着吉祥如意。宁波人在庆祝生日、新屋落成、婚宴款待宾客以及年终祭拜祖先等场合,都喜欢准备金团和油包。究竟是什么滋味,让大家一直记忆犹新?

陈菊芬家里,摆放着准备做糕点的糯米、多种内馅和器具。她首先用设备将糯米加工成糊状物,滤掉水分后压成块状以备后续使用。随后,用旺火将其蒸熟,再放到杵臼中反复揉搓,直至米团变得细腻顺滑。揉好的糯米块被切成若干个形状一致的团块,包入各式内馅,再用手搓成圆形,随后裹上一层色泽鲜亮的粉末,接着放到带有龙凤、文曲星、吉祥图案的模具中按压,这样一枚漂亮的糕点就制作完成了。

制作金团、油包、灰汁团的技术,陈菊芬自幼跟随母亲学习,自然而然掌握的。年少时物资短缺,母亲仅在关键节日才会制作这些美味食物,每次制作时她都满怀期待地在一旁观看。

陈菊芬为使这门技艺得以传承,付出了诸多努力。以制作金团为例,她悉心探究糯米的选择标准,注重原料的配比比例,精确掌握浸泡时长与蒸制时间,并且反复试验糯米团的揉制方法。她以前碰到过金团刚做好就出现裂缝的情况,后来向村里的长者求教,才知道金团要避免开裂、馅料不外溢,还得借助一种关键材料,把蜂蜡和油按照特定比例混合凝固成块,每次制作金团时用它擦拭双手再揉捏面团,这样制成的金团存放几天都不会出问题。

制作美味的中式点心,十分注重食材的选择。以灰汁团为例,最初是用早稻灰调配而成,风味格外地道。若缺少早稻灰,便改用碱水替代,不过整个制作流程中的其他环节绝不能简化。陈菊芬回想起来,每逢岁末大节,若能品尝到温热软糯的糕点,其中蕴含着黄豆做心的金团,口感香甜而富有弹性,吃时嘴角甚至会挂着糖丝,又或者咬一口油酥,金黄的猪油便流淌出来,满嘴弥漫着诱人芬芳,这般景象才称得上是过年的真切滋味。

年味是美食

更是家人的团聚

起初,陈菊芬和她的厨师团队制作点心,主要供应给家人以及社区里的贫困人家,做得多了些,便分赠给亲戚和朋友们。或许她确有天赋,人们总感觉她做的传统风味点心,与他人的相比,总有那么些不同,格外美味。渐渐地,找她制作点心的人络绎不绝,她也开始公开销售。现在,任务总是堆积如山,必须投入额外时间和精力去完成,去年除夕夜我忙到十点多才收工,今年已经婉拒了许多请求,希望给自己留些喘息的空间。

陈菊芬在闲暇时也钻研宁波其他传统糕点的做法,例如鞋底饼。这种糕点甜中带咸,咸里透香,却让许多年轻人已经不记得它的味道了,她希望能将这种传统风味重新发掘出来。此外,她还亲自制作肉酱,凡是品尝过的人都认为它非常符合宁波人的饮食习惯,既鲜美又咸香,特别适合搭配米饭。

陈菊芬认为年味有时是饮食的滋味,有时是内心的体悟。正月初一不能动刀,要把晾衣的竹竿竖着靠在门旁,象征家禽家畜来年都会肥胖,不会生病。正月初一不能扫地、不能讨火、不能责骂孩子、不能说坏话。要等到夜晚才能扫地,而且只能往屋里扫,意味着财富会进入家门。陈菊芬谈到,年幼时过年的规矩相当多,如今不少传统习俗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节日气氛逐渐转化为一种回忆,还有无论相距多远都要赶回家中的期盼。

陈菊芬的子女夫妇在武汉发展事业,今年选择回宁波老家过年,还没到家就先把行李寄回了。最近只要看到墙边那个行李箱,她就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正慢慢弥漫开来。她回忆说,小时候过年时,常常会下整夜的大雪,走在雪地里会发出吱吱的声响,那种过年的感觉就像是从雪地里一点点散发出来的。现代金报记者吴丹娜报道并拍摄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