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这批货按CNF条件操作,货运代理在催促,我们也在催促。可是客户总是含糊其辞。
目的港开销现已突破七千欧元,与货物价值几乎持平,我深感忧虑客户可能放弃收货。
出口十多年,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毫无头绪。
我身心俱疲,感到十分不安。能做的措施,似乎已经穷尽,只能日复一日地联系购买者,敦促他们尽快取货。购买者却表现得欠债累累,毫不在意,完全没有紧迫感。
后来实在没辙,便致函委托律师,以明确自身立场,多次告知对方取货事宜,对方置若罔闻,由此引发的问题与我无关。
这话听起来,极其乏味。也有经验丰富的货运代理建议我,放弃这批货物,否则到时候要付出更多代价。
最要命的是,货代是我找的,怎么看,我都是在劫难逃了。
向货运代理咨询后发现,若客户放弃货物,需我们全部负责开销,估计总额达十几万元。
先是在群里求救,各种说法。
有人说弃货,有人说直接拉黑不理,也有人说把货拉回来……
感觉头很疼,立刻报名了10月31日Tess外贸Club举办的现场活动,打算马上向TESS咨询解决的办法。
那时Tess正被众多人簇拥着,时间却很紧迫。等我把话说完,她立刻告诫了我一声,
搞清楚客户为什么迟迟不去提货,客户可能不想要货了。
我很迷惑,又问道:客户已经付了全款了呢。
Tess进一步解释道:
货物销售亏损,他不会因为预先付清款项而犹豫,会选择立刻终止交易。
你难道会参与一项从一开始就明白会亏本的交易吗?更何况,目前已经累积了七千多欧的港口费用。
你先去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再去找解决方案。
说完,她就匆匆离开了。
我听完之后,脊背发寒,幸亏Tess的提醒让我明白,该从哪个角度着手处理这个难题。
02
回公司后,认真看了一下交易条款:CNF。
这就表示,我们已尽到应尽之责,对于我们来说,已无任何隐患。
换言之,我们能够支持货贷开展该业务,不过核心风险现已转移至对方,似乎可以这样领会。
只是,货代一句关联责任,就把事情全部算在我们头上了。
找律师咨询之后,也没有明确答复,只是说要看当地的海事法。
与货运代理交涉多次,倘若立刻处理掉货物,经核算成本大约在三千欧元上下。
三千余欧元,属于我尚可负担的代价,因此,我撰写了一封篇幅颇大的函件给相关方,请求对方给出抉择,要么放弃货物,要么前来提取。
客户淡淡来一句:
我有90天的时间,这90天里,谁都不能动我的货。
这路又TM卡死了。
遇到这种渣客户,货代也没招了,只能等。
不过,我也明白,对方可能并非真的要放弃货物,只是想迫使我自己提供一个办法,这个办法还要让对方觉得特别划算。
于是,我直接问客户,你现在有多少钱,我们凑一下,把货提了
他好像一直都在等这句话,说道:
我只有4000欧,给不起7000多欧。
我立刻去寻货贷,探询有无优惠可能。货运代理方寸不乱,坚持分文不降。
那就意味着,我这边要出3000多欧了。
这是我心里最坏的打算,回来找客户周旋:
我们这边能给500欧,你看下什么时候提货。
客户继续扯皮:
500太少了,我没钱啊。
负责人指出限额为八百元,超出部分将不再追加投资。若不提取货物,则按废弃处理。
……
最后协商确定,我们这边支付一千,客户那边提供了六千,超出的那一百多欧元运费由货运代理自行负责了。
这算是一个HAPPY
03
经过这件事,我总结了一些心得:
客户发货之后,仍需持续留意货物的状态。并非只要货物发出就结束了,必须不断通知他来领取货物。
2. 找靠谱的货代。
这次货运代理全程都很配合,原先费用超过七千欧元,后来分解开来,我这边承担三千多元,就算放弃货物,也要花费三千多元,这就让我有足够底气去协商了。
3. 出一份权威文件。
我这次找律师出了一份通知函,每天发,给了客户很大的压力。
4. 积极配合客户。
他要求我支付3000多欧元时,我与上司反复协商,所有沟通均采用书面形式,目的是让委托人了解我的积极态度,最终成功将金额降至1000欧元。
实际上,即便我们减少1000欧元,他依然会提取货物。因为他总共支付了17500美元用于购买商品。
TESS说:
说实话,要不是Mia前些天在群里主动提起这件事,我差点就给忘了。
好多人对她如何解决问题很好奇,我就让她把过程写了出来。
昨天收到了Mia的稿件。
最后说点题外话:
我喜欢有始有终的人和事,最讨厌不了了之。
如果想跟我有交集,或者让我记住你,先从做事有始有终开始。
我向很多人分享过处理难题的方法,不过,主动来询问后续进展的人非常少。
与我接触,切记不要提及所谓“化繁为简,化简为繁”的说法。
如果事情本来就很大,那就按照大事去处理。
我的性情,若是褒扬,可称为知恩图报、有仇必复,要是贬低,便成了气量偏小、针锋相对。
无论如何,这个世界存在多种可能性,个体也展现出丰富的差异性,最终总是会形成相似的群体,个体也倾向于归属于相应的集体,例如,我此刻就相当欣赏M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