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堡县人民政府

日期: 2025-09-28 12:09:29|浏览: 2|编号: 143205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吴堡县地势西北部高耸,东南部低洼,呈现丘陵连绵的地貌形态,沟壑遍布,河谷幽深。该县海拔介于627米至204米之间,两地之间的高度差达到577米。沟壑占据了吴堡县总面积的47.2%,县境内共有沟道3542条,其中超过10公里的沟道有5条。河流自西向东或自北向南流淌,最终注入黄河,形成了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貌。东西两部的地貌组合因侵蚀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东南地区黄河岸边水土流失情况恶劣,岩石裸露在外,山脊顶部黄土层很薄,许多红土层显现出来,石质山体覆盖着土壤,悬崖斜坡大多是土石混合结构,沟壑深邃,山坡陡峭,地表支离破碎。西北区域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现阶段侵蚀程度比东南地区更为显著,呈现典型的黄土峡谷地形,沟壑分布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4到6公里。中部地区水土流失程度不高,尚存部分残塬,塬面已经遭到破坏,分割成东、中、西三条塬。塬面东西较窄,南北较长。三道塬由西到东呈现行书“川”子形。

公元431年,北魏攻灭赫连氏建立的大夏国,随后设置朔方郡,如今的吴堡地区被划归朔方郡的政和县管辖;到了西魏废帝元年(552年),该县被更名为延陵县;到了隋朝开皇十七年(597年),又再次被命名为延福县。政和县、延陵县以及延福县这三个时期的行政区域,都涵盖了现在绥德县义合镇以东的部分,以及清涧县北部地区的部分区域。

五代十国时先属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属北汉,疆域无考。

宋开宝九年(976),定难军节度使李光睿攻占了北汉的延福县,吴堡寨因此归入宋朝版图,太平兴国年间又重新划归绥州延福县管辖。熙宁年间之后,该地被西夏国夺走。元丰五年(1082),宋朝收回了吴堡寨,使其再次归属于石州定胡县。延福县的面积与唐朝时期相同,而吴堡寨的面积则和现在大致相等。

金朝和元朝期间,这个地区的范围变化没有详细记录。明朝和清朝的时候,情况跟现在基本差不多。在吴堡和佳县交界的沙坪上村,东边归吴堡管辖,西边归佳县管辖。李家湾村完全属于吴堡,温家湾村东边归吴堡,西边归佳县。在吴堡和绥德交界的王常家山村,东边归吴堡,西边归绥德。到了清朝末年,李家湾村和沙坪上村都完全划归佳县了。1961年,王常家山村和赵家山村划归绥德县管辖,温家湾则归吴堡县;塌子沟村以天沟为分界线,西边区域属于绥德,东边区域归属于吴堡,这种划分方式沿用至今。

县界的南部边界,康家塌村和绥德县枣林坪乡石岔村相接;西南部,黄路焉村和绥德县石堆山相连;北部边界,岔上镇紧挨着佳县的螅镇、刘家坪;西北部,温家湾村与佳县康家港乡的麻地沟、沙坪上村相邻;西部边界,霍家山村和绥德县大庄里村相依;东北部、东部和南部,黄河蜿蜒环绕,与山西省临县索达干乡、碛口乡,柳林县孟门乡、军渡乡隔河相望。这个县从东到西的宽度达到26.8公里,从南到北的长度为30.4公里,其整体占地面积共计418.5平方公里,相当于62.77万亩。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