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面人画糖画吹糖人 四位手艺人相聚青岛(图)

日期: 2025-09-29 20:04:52|浏览: 3|编号: 144152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开启那间积满灰尘的木箱,拿出已经褪色的细小镊子,制作精巧的面塑作品被一一展示出来……1月18日清晨时分,四位民间匠人悄然在海云广场支起摊位。其中两位是面人塑形专家,一位擅长糖画绘制,还有一位精于吹糖人技艺,他们四人默契配合,一同前来,既切磋各自的精湛技艺,又交流过年的准备事宜。四位匠人专心致志地展示手艺,浑然不觉已经吸引了许多市民慕名而至,寻找那份难得的节日氛围。

捏面人艺人朱庆收、杜华艺:

忙年要蒸面

还得跟娃“补课”

瞧!瞧!那是一些色彩缤纷的小人儿!几个正在广场上嬉戏的孩童被它们吸引,纷纷围拢过来。这些孩子,你们有所不知,这并非彩泥,而是用面团制作而成的。名叫朱庆收的手艺人一边塑造着面人,一边向他们解释。他提到,现在的孩子们已经很少了解捏面人的传统技艺了,而且如今不少制作者甚至使用孩子们熟悉的‘太空泥’,使得这门古老的手艺正逐渐失去其本真。朱庆收表示,一年当中春节前后是最忙碌的时段,主要是因为制作“面”过程复杂,所以很多人开始选用太空泥来替代。

为了今年过年前后制作面人的材料,我已经筹备了很久了。需要准备专门的饺子粉和糯米粉,还要经历混合、加热、静置、蒸制、调色、揉捏等一系列步骤,像今天带出来的这盒面,耗费了我整个下午的时间。过年前后我总共要反复制作超过一百斤的面。

朱庆收最近正忙着学习新知识,就是陪孩子观看当下最受欢迎的动画节目,了解哪个角色在小朋友中最为流行。为了提升销量,他尝试制作一些当前流行的漫画形象。

青岛的冬天温度大约为零度,若不戴手套,手指会冻得发麻。然而,手艺人能在寒风里轻松捏制面人。先搓揉面团,再拉扯塑形,接着用镊子修整,又以小铲子雕琢,短短几分钟,一只活灵活现的“公鸡”便从杜华艺手中呈现出来。

杜华艺做面人的技艺精湛,业内广为人知。同行中的老朋友评价说:同样的材料,经他打造,仿佛被赋予灵性,形象栩栩如生,而且他十分用心。每逢塑造金鸡报晓题材,他做的鸡,连神态都处理得十分到位。

杜华艺的工具箱旁边,放着一个不寻常的小圆形盒子,这是他冬季售卖面人时使用的特殊工具,并非其他物品,实际上是一小罐“口子油”。杜华艺解释道:“冬季天气寒冷,双手容易变得干燥开裂,在开始捏面人之前,我都会在手掌上涂抹一些口子油,这样制作出来的面人,不会因为手部干裂而留下缺陷,整体表面平整美观。”

制作面人需要下足功夫,需要保持耐心,这是杜华艺的看法,他从十五岁起就开始接触面人制作,至今已经坚持了整整三十年。

糖画艺人周丕春:

80后的手艺人

每天都“练功”

18日到场的四位匠人里,年纪最轻的是一位80后糖画师傅,名叫周丕春。他今年才36岁,是头回加入市北区的萝卜元宵糖球活动,因此感到特别激动。

“年前我非常忙碌,毕竟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糖球会,必须确保品质和数量。”周丕春表示,“以往都是自行摸索,提升速度不快。因此每年萝卜元宵糖球节,我都会去现场,观察其他师傅们如何制作糖画。幸运的是,去年节日期间,我结识了一位来自四川的老师傅,跟随他学习了两个月的糖画技巧,技艺才有了显著提高。”

周丕春谈到,制作糖画,熬制糖汁较为简单,但最为考验技艺的是研磨糖块和抻拉糖丝。以绘制锦鲤为例,需要将加热后的糖膏细细研磨成薄薄的片状,作为鱼鳞的材质。而要画龙王,则必须将糖条拉成细如发丝的线条,用以描绘云雾缭绕的景象。冷却后的糖浆变得非常易碎,如何在保持画面完整性的同时确保不断裂,他花费了大量时间进行练习。

“我每天都会抽出时间,用小炉子熔化糖块,接着制作几幅糖画,借此锻炼技艺。”周丕春谈到。据记者了解,他凭借这种执着精神,糖画技艺提升显著,引得众多同行高手对其作品给予高度评价。

吹糖人艺人周明鸣:

春节前后

忙着“赶场”

周明鸣是一名制作糖人的手艺人,18日清晨,他就开始准备制作糖人的麦芽糖。“进入腊月后,我的工作变得繁忙起来。昨天我还出席了崂山区某商场的传统民俗活动。”周明鸣一边搅拌糖浆,一边表示,“为了提升技艺水平,春节时段青岛的各大庙会上我也会去摆摊,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手艺,这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

青岛市区会做糖人的师傅非常少,周明鸣在春节前后经常接到民俗活动的邀请,去展示“吹糖人”这项传统技艺。由于岛城重视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很多中小学和幼儿园也邀请他,教孩子们这门手艺,并讲述相关的民间故事。

制作完成麦芽糖,周明鸣抓了一把糖浆,将其塑造成窝窝头的形态,随即收拢“口袋”,迅速一拉,糖浆的另一头就拉成了又细又长的中空管子。由于18日室外天气寒冷,糖很快就凝固了,周明鸣立刻对着细管的一头开始吹制糖人,几下功夫,一只公鸡就制作出来了,周明鸣熟练地添加了色彩,赠给了旁边观看的小孩。

我学习制作糖人耗费了八年光阴,深切体会到这项技艺相当不易,失败的作品不计其数。起初阶段,连一个基础的葫芦都无法成功制作出来。周明鸣谈到,尽管掌握这门手艺难度颇大,但令他感到宽慰的是,当今的孩子们依然对他表演糖人充满兴趣。不少带着孙辈的祖辈们,也会向孩子们解释这是"吹糖人"这项传统技艺。只要还有人懂得这门技艺,孩子们也喜爱,我认为我就要继续这门技艺,使这门民间技艺得以延续。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