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明白,中国各处的「兰州拉面」和「正宗兰州拉面」多由非兰州人经营,兰州本地只售卖兰州牛肉面。
这种「兰州拉面」与兰州当地正宗的「兰州牛肉面」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这可以和在美国广受欢迎的「左宗棠」与标准中餐进行对比,至于在牛肉面中添加西红柿、菠菜、鸡蛋等食材的所谓兰州拉面,与兰州牛肉面的关联,就好比雷锋和雷峰塔之间的联系。因此,身处异乡的兰州居民在品尝「兰州拉面」时,见到他人露出那种神情,请您予以理解。
现在重新讨论,由于在别处吃「兰州拉面馆」的机会很有限,因此这里所说的行话和隐秘说法,只对兰州市内的牛肉面店以及兰州本地人开设的牛肉面馆有效。
我们来谈谈——「如何地道地点一碗正宗兰州牛肉面」
这天天气晴朗,你抵达兰州,同行的人询问午饭安排,你内心早已渴望着:「我想吃牛肉面!」于是你豪迈地一摆手:「咱们去哪里吃牛大碗!」轧,意为吃,与「叠」词义相同。牛大,就是牛大碗的简称。哪哒,指哪里。你掌握了牛肉面圈里的基础行话:轧牛大。
任务一:点餐首先,你在某条小巷,看见一家热闹的小面馆:
一进门,你会看到门口有这样一个柜台
柜台后坐着一位霸气的大妈
不对,其实是这样的
这位大妈就是你在「牛肉面副本」遇到的第一个NPC。
如果是中午高峰期,你要排队。
队伍里你可能会听到队伍前后的食客交谈中,经常出现以下词语:
「我给佛……」——说话的开头,表示顺便说说,不能翻译。
「加对(三声)噶」——感叹语,意为「无语,汗」。
「整么加子地吗!」——意为「soga」,表承接。
一听到这些词句,不必感到慌乱,兰州当地的风俗很厚道,性情坦率,他们并没有谈论什么反常的事情。
等队伍越来越近,心中略微有点小激动。
只见你前面的前面,一个高个美女流利报上:「笑完儿洗以格。」
交钱领票走人,一气呵成。
前面剩一个金链大汉。
你开始惊慌:这说的是啥我听不懂啊!
不要急,现在就以这位金链大汉为例,教你牛肉面馆的点餐黑话。
只见大汉踱步向前,轻抚肚腩,刀眉紧锁,陷入深思…
柜台那位阿姨看到情形,身材高挑,眼睛长而弯,语气显得很急躁,催促道:随便吃点,快点动筷,后面还有人在等着呢!
那个壮汉缓缓吸气,平复情绪,声音洪亮有力:完成擘宽后,要增加柔韧度和胆量,用碟子来挑选
好,卡!
这个大汉到底点了些什么呢?
他的这句黑话,可拆解为三个部分:
1. 擘宽打完。 即兰州话里的「薄宽大碗」。
薄宽,属于牛肉面形态的一种界定,兰州牛肉面按条形由细变粗,具体可分为好几种
毛细(兰州话叫冒喜):是一种非常细的面条,形似龙须面,儿童和老年人食用居多,味道容易渗透进去。
细面,也就是兰州话里的洗涤面,是常见的面食种类,通常情况下,如果顾客没有特别提出对面条粗细的要求,售货员一般会默认顾客想要的是细面这种,因为这种面条比较受欢迎,购买者很多。
三细(兰州话:三洗):细面两倍粗。
二细,即细面四倍粗,是刚才那位高挑女士点的面食,深受兰州本地人喜爱,口感劲道且味道浓郁。
韭菜叶(兰州话:久也子)从字面上看,就是韭菜的叶片,它的宽度跟火锅中的韭叶粉末相仿,不过比粉末要薄一些。
宽阔的,扁平的(兰州方言:擘宽):其宽度堪比陕西油泼面,通常要放大量的辣椒油,非常畅快。
大宽,兰州方言称之为打宽,指的是面条中最宽的一种,是真正男子汉的首选,其宽度堪比火锅里宽粉的尺寸,在面食中的地位如同麦当劳的巨无霸或者甜品中的泡芙塔,简而言之,有男子气概的人就应该选择大宽。
荞麦棱子,兰州方言称为翘买楞子,这种面条形状独特,个性鲜明,是追求个性人士的首选,深受品味独特者的喜爱。
而碗的大小分类,并非所有店家都提供,需参考先前顾客的选择。
注:兰州话里「大碗」读作「打完」,小碗读作「笑完」。
也就是说前面那个美女点的是「小碗二细一个」,get了吗~
2. 加柔加胆。即兰州话里的「加肉加蛋」
好比猪肉搭配粉条,咖喱搭配鸡块那般命中注定的相遇,牛肉面也在苦苦探索中,历经艰辛,终于觅得了与之相称的佳偶:
肉蛋双飞。
肉,即薄片熟牛肉,现卖现片。一次一两,论份卖。
蛋,是卤鸡蛋。
若说牛肉炖煮的汤汁里,再添牛肉,是生命(非牛命)循环,顺应天道的证明,那么牛肉面与卤制蛋的搭配,便似天造地设,远非尘世所能比拟。
蛋壳被敲开,内部的黄体渐渐被液体渗透,取一小瓣,触感细腻而本真,在口腔中缓缓移动。透明的外壳注入芬芳的液体,整枚蛋被拿起,搭配一块烤制过的牛排送入口中,那份丰盈的愉悦,忽然间如同领悟了世间的极致平衡……
想品尝正宗的兰州牛肉面,特别推荐金链大汉的招牌——肉蛋组合!
肉蛋双飞,多么意味深长的名字,多么朴素又深奥的生活哲学…
3. 以碟子采。 即兰州话「一碟子菜」。
那柜台上售卖的各式配菜,通常最受欢迎的是腌制的蔬菜,还有凉拌黄瓜,以及切丝的土豆,部分店家允许自行组合,也有不少地方不允许,此时就必须随机应变。
综上所述,这位大汉点的餐,大概是这样:
画面转向那家面馆,一个佩戴金饰的男子拿着单子离开了,你现在已经掌握点单时的行话,信心满满地走上前
大妈望向你:「吃个撒尼?」
你猜测,这应该是兰州方言里的「吃点啥」,于是略微思量了一下,说:「小碗二细,要多加肉,要多加蛋。」
大妈上下将你一打量,心下道:这个尕小伙子挺懂的嘛!
脸上随即显出些许肯定的神色,迅速地(当地方言所讲)用电话卡比划着,取下两张票,递到你面前。
一手交钱一手交票。
至此,恭喜你已经完成了第一个任务:点餐。
任务二.取面
你手握入场凭证,探身向前张望,发现前方巨大玻璃柜台处人头攒动,形成长长队伍,因此打算随队移动,
慢着!!
肉蛋双飞怎么办?!
这个,一般来说,有两种选择:
先去拿菜,找个位置把菜放在那里当标记,然后再去拿面条。但这样做会有麻烦:你的菜可能会被别人拿走!一转眼原本三片的牛肉就变成了两片!
先取面条,把面条放在桌上再折回来拿配菜,但这又出现了新情况,可能会出现领完面条后找不到座位的情况,于是只能在外面找板凳解决,有时会看到开宝马车的人,坐在马路牙子上吃面。
喏像这样:
(这可是兰州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因此当用餐高峰来临之际,小美主张一同前往品尝面条,可以一人负责点单并预留座位,另一个人则负责排队取面,肉与蛋的组合能够让人劳作时倍感轻松~
不过,兰州牛肉面也在持续进步,现在不少有名的面馆都推出了多种档次的组合,面条、额外加的肉和蛋,全都放在一个盘子里,方便了许多,值得庆贺值得庆贺……
既然是个地道的小面馆,就没有固定搭配的餐点,店里座位并未坐满,因此考虑:还是先要点面条吧!
你拿着票,耐心排队等待。
偶尔有捧着面条的顾客从前头经过,嘴里不住地叫着「让一让让一让」,可以猜到这是当地方言里表示「挪动一下」的说法,确实如此。
终于前面还剩一个人….你悄悄打量着玻璃窗口前几只硕大的碗:
这三个大碗里面,盛着的依次是辣椒油,香草,以及蒜叶,按照兰州的方言,这些分别被称为「辣(三声)子,香草,蒜叶子」。
感受一下….
正被如此大碗的油辣椒震撼时,正好轮到你领面了!
这是第二个考验你黑话的地方了!!
只见拉面小哥递给你一个「吃个啥」的眼神…
这时,你应该麻利地掏出面票给他,说到「小碗二细」
他一言不发接过票,下面,浇汤,加辣椒…
等等,那个,不能吃辣怎么办?
那么,在先前递交凭证时,你需要补上一句「不要辣椒」(西南地区的朋友们请注意L N的发音),接着就要承受服务人员轻蔑的目光……
兰州人偏爱浓烈风味,当地有种观念,烤肉多放些孜然就能增添男子气概。
说到这,小美不禁想起一个有关牛肉面的段子…
那位师傅,确实是兰州人称呼服务人员的方式,点的是小份牛肉面,要求辣椒分量充足,汤水要丰盛,还要蒜苗和肉都给得丰盛些。
「你咋不要个大碗地泥啥!」
哎呀说偏了…总之那小伙子接着就下面,汤菜同时煮,很快一碗牛肉面就送上桌面了。
新鲜出炉的面条,温度很高,你谨慎地捧着碗沿,穿过众人寻找座位,移动过程中忍不住高声吆喝:『热闹热闹!』——你开始懂得如何融入了!
寻得一处空位,将面碗稳稳放下,掏出兜里的肉证和蛋证,接着需到服务台前向那妇人叫一声:「小妹,我要那肉和鸡蛋」,同时举着凭证示意。
那位阿姨终止了处理凭证的工作,送来两个浅盘。你把凭证放在台面上,机警地钻进等候的队伍,拿起浅盘,握住清洁的夹子,随即敏捷地离开。
此刻需留意,你传递餐具的行为,或许会被当作越序,倘若那位面相严肃的男士喊道「来一下(第三声)」,务必迅速回应「只是送个菜而已」,语气要和蔼可亲。
兰州方言中「zua 呢」跟东北方言的「你瞅啥」意思差不多,这一点一定要记住。
你找到位置坐下,心中松了一口气——领面任务完成。
任务三.吃面
你将鸡蛋轻轻敲开,取下外壳,平放在肉汤之中,接着把牛肉也夹过来,用竹签按压使其充分吸收汤汁的味道...
慢着!
还有一个步骤!!
需要到服务台取一个小碟子,然后蹲在切肉师傅身旁的大水壶下方——接一碗面汤。
这碗汤味道发涩,口感平淡,由于面条是用蓬灰调制的,然而,与清冽咸厚、香气醇正的肉汤,以及香浓的辣椒油相组合,搭配起来却非常和谐。
(原汤化原食)
好啦,一切准备就绪。
开动!!
现在你满头大汗,嘴角泛油,眼看碗已经快见底....
这时,你应该抹抹嘴,吼一句:
满(二声)福(四声)!!!
意为:yummy~
任务终。
欢迎下次再来~ღ(๑╯╰๑ღ)
温馨提示:兰州市内的面馆,午后便不再接待顾客,店里的年轻人则去街上闲逛了,确实很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