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将至,月饼成为社交“硬通货”。
月饼的较量如今已超越味道这一维度,众多品牌着力提升包装品质、构思新意、融合流行风尚等多个层面。除了固有的月饼制作商,许多公司借助跨界合作抢占市场份额。盒马工坊制作了“冷锅串串即时烘烤的月饼”;螺蛳粉品牌螺霸王推出了螺蛳粉口味的月饼;杏花楼与雀巢联手,推出了植物肉五仁月饼。
月饼的销售时间很短暂,总共不到两个月份,却担当了某些餐饮食品公司主要的经济来源。根据财务报表的记录,2020年,广州酒家(.SH)的月饼商品创造了大约13.78亿元的收入,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27.54%,在公司整体营收中占据了42.39%的份额,而月饼产品的利润率达到了58.37%。
中秋乃关键民俗庆典,时节交替之际,糕点礼赠功能愈发显著,糕点兑换凭证应运而生,该凭证先后经厂商与分销商之手,抵达销售渠道,经历曲折流转,常最终落入票贩子手中,随后糕点厂商又从票贩子处购回兑换凭证,循环往复。
倒卖之间,貌似所有参与者都成为赢家,月饼经济学就此成型。
一、毛利率超50%
月饼的赚钱能力超过粽子、年糕这类节日食品。东吴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生产月饼时,直接材料成本大约占售价的三成。这些成本里,原料费用大约占一成五。月饼行业的领先公司,凭借大规模制造,达到了很好的成本稳定和利润率管理效果。
ST麦趣(.SZ)在其2021年半年报告里提到,企业实行分批集中进行生产的方法。月饼的制造时间每年大概在45到60天左右,基本都安排在中秋节来临前的1到2个月。企业会依据当年的销售实况,并参考销售方案以及经销商的订单,来制定下一年的生产安排。生产环节一旦开始,若销售方持续接到更多订单,制造方便会重新规划生产安排,接着着手进行排程和相关准备活动。
根据财务报表资料,2020年,*ST麦趣的节庆食品业务收入为7048.2万元,与上一年相比降低了7.93%,其产品毛利润率为53.16%,并且这一比率在所有产品中是最高的。
元祖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2020年年度报告提及,中秋节令食品因其售价不菲且销售量可观,在营收构成中占据显著比例,多数面包店在第四季度的经营收益通常好于第一季度。
以月饼和粽子为代表的中西式糕点组合是元祖股份的核心商品,2020年,该公司通过售卖这类糕点组合获得了13.88亿元的收入,相比前一年增长了3.24个百分点,其利润率达到了55.96%。
桃李面包(.SH)在2020年月饼业务营收达1.18亿元,相较上一年提升了11.19%。该公司还打算持续拓展月饼这类节庆食品的经营,并且致力于扩充商品种类。
月饼的上游制造环节相对简短,制造开销不大,工艺上的要求也不算苛刻,因此容易招致其他餐饮行业的知名老店产生羡慕心理。
全聚德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布的2020年度财务报告披露,在农历八月十五当天,该公司发售了三十余种包装精美的礼品套装,以及六十余种风味的月饼,其中超过半数属于全新研发的款式,整体销售额较去年同期提升了百分之二十二点一三。
月饼市场的总体体量持续增加。艾媒咨询的研究表明,2020年,国内月饼市场的销售额已经突破200亿元大关,由于疫情防控进入稳定阶段,民众间走访探亲的习俗逐步恢复,预计2021年中国的月饼交易总额将达到218亿元。
随之而来的是,市场份额向头部市场集中,大量中小企业出清。
天眼查提供的信息显示,当前中国境内所有正在运营和已经注册的以“月饼”为业务范围的公司总数达到23000家。2020年期间,新登记的月饼行业公司数量为2522家,与上一年相比减少了11.5个百分点。而在今年上半年的前八个月里,该行业的公司注册数量进一步下降,仅有783家,同比降幅高达51.3%。
月饼的购买力在增强,但人们的消费态度正慢慢转向注重实用和划算。9月18日,艾媒咨询的负责人张毅向时代周报记者谈道,随着行业的迅猛进步,市场消费行为也显现出一些新动向。2021年,国内月饼市场自己吃的需求在增加,而用来送礼的需求则在减少。产品的质量,正成为月饼品牌能否长远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月饼券”引发流通乱象
每年,许多月饼在礼赠领域被原样流转。日积月累,一个罕见的“月饼凭证”远期交易市场悄然兴起。月饼产业展现出日益显著的资本运作色彩。
这个月饼品牌发行面额为100元的月饼凭证,以每张65元的价格售予分销商,分销商以80元的价格转卖给顾客A,顾客A将这张月饼凭证赠送给了顾客B,顾客B又以40元的价格将其卖给中间商,该品牌随后以每张50元的价格从中间商手中回购。
这样一来,月饼兑换凭证就串联起整个盈利环节,那些可以换取月饼的凭证一直在不断流转。时代周报记者在闲鱼这个二手交易平台看到,哈根达斯出品的“玲珑心意”月饼,原本价格是288元,但月饼券只要177元就能买到;杏花楼那款原价268元的“椰皇流心”,相应的月饼券售价也只要179.5元。
中秋佳节将至时,众多黄牛潜伏于月饼领取处,囤积并转卖月饼领取凭证。面值668元的哈根达斯“彩云追月”月饼凭证,在领取地点被黄牛以两折,也就是267元的价格收进,随后又以七折的价格卖出。单次此类操作就能赚取200元的差价。
中秋期间上市的大闸蟹也出现“证券化”现象。
用纸做的月饼和纸糊的大闸蟹,好像让买卖双方都得到了好处。制造商事先估量了销售量,成功节省了开支,购买者用低价得到了月饼,不过用预先支付的卡券来消费,也可能引发不少问题。
二手市场与网络商城上,存在大量月饼相关代金券的流转,其中包含“配送券”与“组合选择券”两种形式,交易活跃。这些券面值与官方渠道发售的券相同,但配套赠品更加丰富,涵盖了大闸蟹、生鲜果篮、旅行箱包、家居电器等品类,购买者可以从中挑选一件作为回馈。商家普遍强调,此类组合券的优势在于可供挑选的商品种类繁多,兑换的有效期也相对较长,通过集体采购的方式,价格往往比单独领取的代金券更为优惠。
但是,这类代金券常常名不副实。要是购买者想用它来换取月饼,多半会被告知缺货,被迫挑选其他物品,而商家便能在这些商品上赚取更大收益。
新闻称,代理商以半价购入这种“任选其一券”,随后以七成价格卖给顾客,客户若挑选月饼,仅能赚取二十四块九的收益,倘若选择其他物品,最多能赚取二百四十九元,两者利润相差九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