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六日,网络烘焙企业“熊猫不走蛋糕”的官方微博通报,该品牌创始人杨振华下落不明,将近千名员工三四个月薪资拖欠,社保和公积金停止缴纳,钉钉工作群组突然被解散。
我们前天正常工作,忽然被移出企业聊天组,负责该官方推特账号的工作人员在留言区说明。
一些消费者在相关社交平台留言称:先前订购的今日中午蛋糕,当前无法联系到送货人员。还有用户反映:本周四预定的中午蛋糕,今日送货也失联,正四处寻找其他可购买的糕点。
熊猫不走蛋糕的官方网站信息表明,该公司是2017年成立的烘焙类电子商务品牌,消费者能够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订购,店家会派遣工作人员免费将蛋糕配送到客户家中,并且会安排舞蹈、魔术等娱乐活动进行现场表演,该品牌已经进入北京、广州、深圳、杭州、成都等二十四个城市开展业务。
3月18日,记者就相关情况多次拨通熊猫不走蛋糕的客服电话,到文章完成时,依然没有获得任何回应。
通过大众点评平台发现,北京地区、广州地区、深圳地区以及杭州地区的熊猫不走蛋糕店铺均停止了业务活动,同时熊猫不走蛋糕的微信小程序也因为触犯了《微信小程序运营规范》的相关条款,暂时无法正常使用。
另外,熊猫不走蛋糕的另一位联合创始人罗春彦在社交平台上提及,他虽然四年以前已经离开了公司,但还没有彻底卖出自己的股份,现在依然拥有公司的部分产权。他回忆说,自己离开时,公司刚刚完成B轮融资,有知名人士的团队加入,并且制定了三年内实现上市的宏伟目标,当时公司气势很盛。罗春彦补充道,他已经联系了公司的总经理和其他合伙人,希望大家能尽快解决股份问题,如果需要的话,可以组建一个清算团队来处理相关事宜。
近些年,众多规模不一的烘焙店铺纷纷停业。业内分析,这其中有前几年疫情干扰线下经营的原因,同时,烘焙产品关键材料如奶油、奶酪、黄油等价格持续攀升,给公司成本管理带来更大挑战。此外,部分食品制作企业,在组织运作、日常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例如物料供应不够稳定,服务水准有所降低,这些情况也促使了这些企业的终止。这些问题或许是因为企业自身的组织协调能力欠缺,又或者是对市场动态的应对不够及时。
(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