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城市特产更受本地及外来游客喜爱?不仅外形美观,方便携带,还要能展现城市特色,这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武汉扬子江食品的“追光武汉”糕点礼盒,位列当地十大特产之一,其包装设计宛如一本书籍,插画师围绕“追光武汉”这一主题,创新描绘了武汉的著名旅游景点,与书本形态的盒子相得益彰,同时融入了传统手工技艺。
扬子江食品“追光武汉”糕点礼盒。
以城市特色与地方小吃为元素的“追光武汉”点心礼盒,广受外来观光客喜爱。统计资料表明,该点心礼盒系列每年的销量突破十万盒,几乎遍布武汉所有的特产售卖点、飞机场以及火车站。三月二十一日,董宇辉在武汉首次进行户外直播销售时,三万份产品在单夜便全部售完。最近,长江日报的记者前往扬子江食品产业园进行实地探访,得知了“追光武汉”糕点礼盒的来龙去脉。
数代传承
技艺悠久
扬子江门店。
武汉传统糕点制作历史非常悠久,是老武汉人难忘的回忆。经过多代人的传承,形成了扬子江食品品牌。扬子江食品现在的负责人梅红运的父辈,早些时候在汉阳养牛,同时兼做些糕点生意。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政府推行公私合营,成立了“武汉国营畜牧场”,梅家的小本生意被纳入其中。1992年,梅红运继承了家业,创建了如今知名的扬子江食品品牌,专门从事传统风味食品的研究、开发和制造。
这个产品质地坚硬,并且享有盛誉,每逢春节、端午节以及中秋佳节这三大节日,便会出现最为忙碌的景象。每天早上和晚上,工厂大门前的店铺变成了武昌地区特色风味糕点的集中地。那里整齐地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点心,包括港式月饼、桃子片糕、芝麻烤饼、奶油法式蛋糕和荆楚汉式糕点等等。此起彼伏的吆喝声、现做的“咕咕”声、锅铲锅瓢的“铛铛”声、油料煎炸的“呼呼”声、鼓风机的“哗啦”声,加上香甜诱人的味道,构成令人沉醉的早晨旋律。武汉居民、经营店铺、长者幼童,悠闲地在这里逛,挑选自己喜欢的点心,坐在武泰闸旁的矮凳、长椅上,享受美味。—幅和谐安详的市井风情画卷,至今忆起,还令人十分留恋。
造饼世家
匠人匠心
扬子江师傅制作糕点。
扬子江传统糕点制作技艺深深扎根于当地,充分融入武汉的历史、文化与社会活动之中。梅红运是中国传统食品工艺的杰出代表、中华糕饼研究院的成员、烘焙领域的国家级评审专家。他刚开始从事相关工作时的首要任务,就是极力邀请湖北糕点行业有一定声望的老一辈师傅加入,其中一位是糕点行业的知名人士李良庆,另一位是“拉糖技艺精湛者”王玉蓉。两位师傅年纪都超过六十,自十几岁起便从事糕点制作,手艺精湛。长年累月的锻炼,让扬子江食品独创出一套工艺,他们制作的粽子、月饼、京果、酥糖、杂糖、绿豆糕等产品,广受市场欢迎,“小法饼”“荆楚汉饼”“麻烘糕”等也享有盛誉。
如今,长江流域的点心制作,在选材和手法上,依然传承着传统韵味和手艺专注。比如传统的绿豆点心,一个小小的绿豆点心从制作到售卖,需要经过绿豆购买、筛选、去皮、晒干、粉碎、包馅、成型、蒸制等工序,其中还要熬糖、静置。制成品完成之后还要降温消毒、机器检查,可以说过程十分艰难。湖北传统糕点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周辉透露,这种工艺已经相当复杂,每道工序都另有讲究——绿豆要自然风干,不能烘烤,否则会失去湿润度;糖必须选用熬制后的绵白糖,不能是普通白砂糖,这样才能确保风味;豆沙内馅要完全包住,不能外露,否则会破坏整体美观;制作绿豆糕的整个过程,都要用软水,这样口感才会更胜一筹。
一个城市里,有个历史悠久的老牌企业,历经四代人的努力与开拓,付出艰辛并推陈出新,百岁品牌正焕发勃勃生机,不断书写着崭新的辉煌历程,2015年,其独特的传统糕点制作手艺,被列为武汉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又成为湖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到目前为止,武汉市武昌区已经成功申报了六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扬子江传统糕点制作技艺便是其中的一项。
传承创新
绽放活力
游客在扬子江门店购买糕点。
要让老品牌焕发新生,既要守护传统手艺,又必须在继承中寻求突破。“追光武汉” 点心礼盒,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发展的生动案例。
近些年,凭借坚实的产业根基和充裕的学术力量,“创新之都”“前卫之都”已化作武汉的显著标识,武汉名副其实地转变为“向往之都”。众多学子选择在汉就业、开拓事业,而长江边这款特色礼品,以深受年轻人欢迎的视觉风格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城市纪念品,契合了年轻群体对纪念品的期待。礼盒的书籍式造型构思精巧。这个构思来自于把武汉的风物写成册子,购买者在开启仿佛书籍的礼盒之后,会察觉里面装着一套精致的点心,这种充满趣味的新颖安排既显匠心,又饱含情意。
孩子们在扬子江非遗文化馆体验糕点制作。侯钰倩 摄
“追光武汉”主题绘画的构思源自“武汉文化和旅游局”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武汉新旧建筑并列照片,例如黄鹤楼与武汉最高建筑绿地606并置、归元寺与鹦鹉洲长江大桥并列等。创作者采用当代手绘手法进行再创作,展现出“历史与当代并列,瞬间穿越古今”的武汉旅游特色画面。城市在演进中与时代风貌相互交织,在这个历史与现代并存的空间里,体现出武汉拥抱光明的独特气质。
礼盒里的非遗手工艺品非常吸引人。所谓“追光武汉”系列点心,总共有十种,既有当地广为人知的传统点心,比如云片糕、桃片糕、麻烘糕、桂花糕,也有黄油海盐曲奇、巧克力曲奇等现代点心。这些传统点心,每一样都蕴含着别致的制作技巧,是武汉饮食文化的集中体现。
期待游客观光武汉时,携带这份带有武汉特色符号的纪念品,借物抒情,让武汉风味常伴身旁,同时这份点心也能唤起游人在此的难忘旅程印记。扬子江方面称。眼下,扬子江在昙华林和户部巷设有自营店铺,昙华林那家店还现场加工,顾客可购得热气腾腾的点心,颇受年轻游客青睐。来年樱花盛开之时,长江方面有意推出樱花主题的食品系列,仍旧将地方特色融入经典小吃,意图让顾客感受到更多新奇体验。